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究紫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不同溶剂提取物及主要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DPPH·法测定紫雀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物以及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维生素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紫雀花的乙酸乙酯(IC_(50)=0.016 2 mg/m 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045 9 mg/m L)显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水提物其次,石油醚提取物最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正丁醇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芒柄花苷的抗氧化活性微弱。紫雀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而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不是两个提取物清除DPPH·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红车轴草异黄酮的生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车轴草所含异黄酮成分,以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素(Daidzein)等4种为主,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红车轴草异黄酮的生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整理,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防止骨质疏松、抗癌、促进动物生长、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在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有不同之处,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调控动物神经内分泌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关于异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和大豆黄酮)对动物(大鼠、猪为主)一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神经内分泌参与的研究.建立了芒柄花素的放射免疫方法;经放免受体分析表明,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可与动物的乳腺、垂体、下丘脑的胞浆雌二醇受体竞争性结合,表现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诱发血中催乳素、生长激素和IGF-1水平升高,从而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量;使雄性动物血中辜酮水平升高,促使胎儿和产后生长加速;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妊娠母猪的特异免疫反应和新生仔猪特异性抗体水平;对雌性动物抑制LH的释放;此外,对反刍动物研究表明,可直接影响瘤胃代谢.并对其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16个不同产地黄芪样品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中总黄酮及4种异黄酮含量均存在差异,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份样品中有5份样品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符合药典不少于0.020%的要求。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山西代县得分最高,其次为山西广灵、山西浑源泽清岭,且均为蒙古黄芪。SIMCA-P主成分分析可将16个不同地区的药用黄芪分为3类。[结论]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均可作为药材黄芪的基原物种。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国家要求的地区进行黄芪的区域化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野葛的根样为试材,依次通过总黄酮提取、有机溶剂分级分离和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4种异黄酮糖苷组分,依据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结果分别鉴定为葛根素、大豆苷、芒柄花苷和染料木苷。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有机自由基体系和超氧阴离子(O2-·)的无机活性氧自由基体系,对上述4种异黄酮糖苷化合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异黄酮糖苷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O2-·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清除能力的大小与处理浓度均成正相关关系,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染料木苷、大豆苷、葛根素和芒柄花苷,抑制O2-·自由基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和芒柄花苷。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在早期妊娠和生育的母牛饲料中添加苜蓿植物三叶草的异黄酮提取物对母牛激素平衡的影响,选取荷斯坦母牛26头,平均分到两组。试验1组饲料中添加三叶草异黄酮,试验2组饲喂玉米青贮饲料。检测两种饲料中的4种异黄酮苷配基含量(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鹰嘴豆芽素A和刺芒柄花素)。试验持续约20周(5个月),2周采集1次血液样本以确定母牛的代谢情况。14 d使用双前列腺素F2α(PGF2α)刺激发情,12 h后检测人工授精的发情迹象。在人工授精当天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浓度,并计算P4与E2比值。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中异黄酮含量高于试验2组,且异黄酮含量最高是鹰嘴豆素A,最低的为刺芒柄花素。饲料的种类对代谢情况无显著影响(P0.05)。与试验2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中E2、P4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在妊娠早期(人工授精后7~21 d),试验2组血清中P4含量增加,而试验1组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P4、E2比例极显著增加(P0.001)。饲喂三叶草使荷斯坦母牛受胎率较低(P=0.054),发情比例提高(P=0.062)。因此,在妊娠早期饲喂三叶草明显扰乱荷尔蒙平衡,导致母牛生育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蒙古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观生长量(株高、地径、根粗、根长、地上鲜质量、地下鲜质量、冠根比)和根系药用成分(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多糖)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N3的株高、根粗(R0,R1)、地下鲜质量与N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和CK(P<0.05),N2的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质量分数显著最高,多糖却最低(P<0.05)。不同磷素水平,除根长、冠根比外,其他表观生长量差异不显著(P>0.05);P3的毛蕊异黄酮苷质量分数显著最高,毛蕊异黄酮和多糖质量分数P2显著较高(P<0.05)。不同钾素水平下,株高、地上鲜质量表现为K2与K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1和CK(P<0.05),根粗、地下鲜质量、多糖质量分数K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其他药用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N、P、K配施条件下,株高、根粗(R1)、地下鲜质量主要受N素影响显著,而根长生长受K素的影响最为显著;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质量分数受N、K元素影响显著,而多糖质量分数受N、K、P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影响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K、P。单元素施肥时, N2、P2、K2对蒙古黄芪植株生长及药用成分积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三元素配施时,处理5(N2P2K3)有利于蒙古黄芪植株生长及根系多糖积累,而处理9(N1P2K2)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建议种植生产中,根据目标收获物进行定向施肥管理。  相似文献   

8.
芒柄花苷为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表成分,有促进皮肤生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不定根培养是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以膜荚黄芪不定根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对芒柄花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处理显著增加了芒柄花苷的积累,最佳条件为向培养32 d的不定根中加入0.2 mmol/L MeJA、处理6 d,与对照相比增加了540%;SA处理虽然不能直接诱导芒柄花苷积累,但0.1 mmol/L的SA有助于MeJA诱导芒柄花苷的积累,较MeJA单独处理提高了39%。  相似文献   

9.
以豆科牧草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为试验材料,研究6 h内连续刈割后‘炫丽’和‘海发’两品种的叶片和茎秆中抗逆物质异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和茎秆的异黄酮总含量在刈割后均明显增加。4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品种和部位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鹰嘴豆素A、芒柄花素含量在‘炫丽’叶片、茎秆刈割3 h后显著增加,而在‘海发’的叶片中表现为下降趋势。大豆苷元含量除在‘炫丽’叶片中保持不变,在其余样品中增加,在茎秆中增加显著。染料木素含量最低,刈割后在‘海发’叶片中增加,‘炫丽’茎秆中显著增加,其余均呈下降趋势。综上可知,异黄酮是红三叶受到刈割后的主要应激响应物质之一,与植物体的再生和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芒柄花黄素对实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试验组和对照组,连续注射芒柄花黄素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小鼠脾细胞凋亡率及转化率、小鼠血清中溶菌酶、IgG、IFN-γ及IL-4的含量。[结果]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脾细胞转化率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血清IgG含量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中、高剂量芒柄花黄素组小鼠血清中IL-4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芒柄花黄素可以提高小鼠的固有免疫功能,抑制脾细胞凋亡并提高其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氮磷肥施用量对红三叶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磷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生育时期、不同生育时期青干草中异黄酮含量和各异黄酮组分的影响,以及不同生育时期红三叶青干草中异黄酮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氮磷肥分别使分枝期、现蕾期和成熟期最多推迟6、4和5 d。岷山红三叶全株中异黄酮含量分枝期最高(5.096μg/mg),随着生育时期推移,异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A2B2(N 50 kg/hm2+P2O5120 kg/hm2)和A2B3(N 50 kg/hm2+P2O5240kg/hm2)为红三叶不同生育时期获得较高异黄酮含量的最佳施肥处理。氮磷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中各异黄酮组分有显著影响,刺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是岷山红三叶中2种主要的异黄酮组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苷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B):0.4%甲酸水(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苷分别在0.091~1.824、0.015~0.308、0.092~1.848、0.036~0.728、0.082~1.656μg/mL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定量限分别为0.091、0.015、0.092、0.036、0.082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27、0.005、0.028、0.011、0.025μg/mL。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试验的RSD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为99.68%、99.40%、100.24%、101.04%和100.88%。所建立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分析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当归补血汤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秦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46-2647
建立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红车轴草提取物中大豆黄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大豆黄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分别在0.0068~0.027、0.0145~0.058、0.021~0.084、0.008~0.032m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99.2%、100.1%、102.9%,RSD分别为3.7%、4.8%、4.3%、1.6%。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黄芪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为确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黄芪黄酮(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芪黄酮得率与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固比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88.3%,液固比25 mL/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黄芪黄酮得率为0.977 mg/g,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探究低温环境下不同浓度刺芒柄花素联合酪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添加对小鼠肝脏产热能力的影响。低温刺激前使用不同添加成分对预饲一周后的小鼠进行为期28 d的灌胃处理。常温对照组每天始终保持在26±2℃环境中饲养,冷暴露组每天置于4℃人工气候室中冷刺激3 h,四周后采集小鼠的肝脏组织。通过HE染色法评估肝脏组织形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分析肝组织中UCP1蛋白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产热因子PGC-1α、PPAR-γ和UCP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酪氨酸和半胱氨酸联合刺芒柄花素显著缓解了由冷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内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并且三者联合显著上调肝脏中产热因子PGC-1α、PPAR-γ和UCP1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小鼠肝脏产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去花对牛大力生物量和药用部位块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上疏花、疏荚果对牛大力块根的发育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年生热选1号牛大力苗为试验材料,根据"库—源"调控原理在花期进行去花处理,测定处理后70 d植株的叶片数及处理后7个月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干重、根条数、根长和根粗等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大力块根中芒柄花素、高丽槐素和刺桐碱含量.[结果]与不去花对照相比,去花处理可极显著增加牛大力的叶片数、地下部鲜重和根粗(P<0.01,下同),同时地下部干重、根长和侧根数也显著增加(P<0.05,下同),各指标分别增加40.68%、72.56%、31.71%、105.35%、33.59%和49.25%,但根条数却显著减少37.74%.去花处理后牛大力块根中的有效成分刺桐碱含量极显著降低25.45%,芒柄花素含量显著降低40.42%.[结论]在牛大力栽培前期(1年生),去花处理可通过增加叶片数(增大光合面积)、根长度、粗度和侧根数进而增加产量,但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石松非生物碱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松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层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α-芒柄花萜醇(I),26-去甲-8-氧代-α-芒柄花醇(Ⅱ),十六烷酸(Ⅲ),阿魏酸甲酯(Ⅳ),4-羟基肉桂酸甲酯(V).其中,化合物Ⅲ、Ⅳ、V为首次从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甘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但目前尚未探清其功效的作用机制。以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光甘草定、异甘草素、刺芒柄花素、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为研究对象,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以及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法测定这些成分的抗氧化能力;采用酪氨酸酶抑制试验测试酶抑制活性,并用Autodock软件研究这些成分与酪氨酸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是槲皮素、光甘草定和异甘草素,且抗氧化作用与酚羟基的数量成正相关;甘草提取物中起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主要是光甘草定和槲皮素,光甘草定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其可能是通过影响酶活性中心的构象而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甘草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的分离鉴定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反相担体柱层析从大豆中提取分离到大豆甙元糖苷、染料木素糖苷、大豆甙元、染料木素4个异黄酮单体。大豆异黄酮主要由糖苷组成,含有少量的甙元。大豆甙元糖苷和染料木素糖苷具有几乎相同的极性,因此很难分离这两种化合物。利用分离到4个异黄酮单体进行抗指质过氧化(MDA0测定,得出抗氧化作用主要决定于染料木素异黄酮,其中染料木素作用强于其糖苷。  相似文献   

20.
在同德地区高寒旱作条件下对5种高禾草生产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贫花鹅观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扁穗冰草、无芒雀麦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贫花鹅观草、同德老芒麦、无芒雀麦、同德短芒披碱草、扁穗冰草。无芒雀麦的稳产性较差,同德贫花鹅观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扁穗冰草的稳产性好。除无芒雀麦外,贫花鹅观草、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扁穗冰草对青海省高寒草地建设和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有推广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