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抗原的中试生产及使用宁宜宝冀锡林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抗原用于诊断鸡场中鸡毒支原体感染用。目前国内除SPF鸡场外,一般鸡场甚至于种鸡场尚未进行鸡毒支原体彻底消除的工作,因此抗原用量不是太大,而制造工艺又比较...  相似文献   

2.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一种由鸡毒支原体引起家禽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发病即会对养禽业造成较大地影响,必须注意快速准确诊断和预防,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角度对其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地防治措施,具有较强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等禽类的慢性呼吸道病。鸡毒支原体具有一般支原体形态特征,格兰氏染色阴性,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从尿素取得能源,对毛地黄皂苷敏感,还原四氮唑,吸附鸡红细胞,溶解绵羊红细胞。鸡毒支原体具有缓慢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能与其某种特殊超微结构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支原体主要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由于MG和MS经常发生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快速诊断MG,特别是致病性鸡毒支原体,本研究针对MG的pvp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灵敏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快速高效检测MG的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强且CV<3%,具有很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5.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鸡与火鸡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鸡毒支原体引发,会导致鸡表现出气喘、咳嗽、气管炎等呼吸道症状.而且,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在鸡群内长期存在及蔓延,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诊断和防控.文章在全面阐述鸡毒支原体感染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其诊断和防控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鸡毒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经常和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可发生于整个饲养周期,呈慢性经过,复发率很高。作者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和防制措施作一综述,供生产实践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根据草种鸡血清中鸡毒支原体抗体水平变化和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变化,验证牧乐星对种鸡鸡毒支原体阳性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ELISA方法测定草种鸡血清中鸡毒支原体的抗体,通过草种鸡血清中鸡毒支原体抗体水平变化和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变化,评价牧乐星对草种鸡鸡毒支原体的防控效果及给药疗程,为牧乐星防治草种鸡鸡毒支原体病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给药后鸡毒支原体抗体水平在给药前两周在降低,后两周升高趋向于未给药的正常水平。牧乐星对草种鸡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给药后两周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从第三周起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逐渐增高。综上,种鸡给药牧乐星后,能明显降低血清中鸡毒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反映出牧乐星对肉种鸡鸡毒支原体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抗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包被酶标板作为捉抗体,以4株鸡毒支原体特异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二抗体和酶标羊抗鼠IgG作为指示体建立了一种检测鸡蛋卵黄中鸡毒支原体的双夹心AC-ELISA。该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等优点,从采样到获得结果6小时内完成,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且重复性良好,该方法的建立鸡群毒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和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鸡毒支原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鸡毒支原体 (MG)会引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火鸡传染性窦炎 ,是最主要的禽病原菌之一 ,它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方法。血清学方法有平板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 ISA、PPA-EL 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也逐渐应用于鸡毒支原体的诊断 ,如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等。鸡毒支原体的防治主要有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从目前来看疫苗预防仅能提供有限的保护 ,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消灭 MG。MG发病机制的研究、先进的诊断方法的探索、高效疫苗的研制、推广及应用是禽病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可引起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且传播途径广泛,易与其他病原合并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鸡毒支原体病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鸡毒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病原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疫苗研发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为鸡毒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混合感染中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冀南地区某养鸡场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鸡群采集5份样品(气管和眶下窦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到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两种病原体。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细菌L型检验、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鉴定,证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与国际标准株S6的血清型一致,副鸡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A型,动物试验表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说明该病鸡群同时混合感染了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2.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禽类主要病原菌之一,其感染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和火鸡传染性窦炎。目前预防鸡毒支原体感染仍主要依靠抗菌药物,但长期广泛应用抗菌药物造成鸡毒支原体耐药性不断发展。有调查表明,鸡毒支原体临床株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造成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失效。由于支原体分离培养困难,国内外对动物源支原体耐药性研究十分有限,至今未见有鸡毒支原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鸡毒支原体S6株为模式菌,研究红霉素和替米考星在体外诱导鸡毒支原体的耐药情况,并分析耐药菌株23S rRNA基因V域的耐药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2012年3月至12月,黄羊镇及周边地区有许多养殖户养的鸡发病,前来我院就诊,尤其是冬春季节就诊数更多.2012年9月24日,有一养殖户的鸡发病,大部分被诊断为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少数被诊断为单纯的鸡毒支原体病或鸡大肠杆菌病.本文根据本次发病情况、诊断、治疗,提出相对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支原体可使家禽饲养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从家禽中已至少分离到16种支原体,其中以鸡毒支原体(Myc叩办。gallisePticum)和滑液支原体(Mxconlasmasynoviae)最为重要,可引起鸡和火鸡严重的呼吸道病。通常,对支原体的防治策略是直接扑灭种禽中的致病支原体。因此,需要确定种禽是否受到致病支原体的感染。但现行的支原体的鉴定方法其准确率和灵敏度均不高,需要发展新技术。本研究设计了两种rDNA寡核昔酸探针,通过直接滤膜杂交法(directjilterhybridizationexperhoent)分别用于鉴定鸡毒支原体和滑液支原体。借助计算机软件分析,将鸡…  相似文献   

15.
鸡毒支原体不同地区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四川和北京等地疑似鸡毒支原体感染鸡中分离并利用种特异性基因(fMG-2)PCR方法鉴定了51株鸡毒支原体,并测定了这些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个地区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对泰乐菌素仍然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三个地区的鸡毒支原体对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性显著下降,广东、四川两地分离株对强力霉素也有明显耐受性,部分广东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阳性血清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阳性血清的研制宁宜宝,冀锡霖(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前已报道(冀等1984)[1]为了将国内生产的鸡毒支原体诊断抗原检测方法与国际接轨,于1982年制出国内参考抗血清,每毫升抗血清含有3000国际单位,每2.5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奥福欣对鸡毒支原体的抑菌和治疗试验宁宜宝,高和义(中国兽药监察所100081)利用奥福欣(氧氟沙星水溶液)对鸡毒支原体分别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试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当饮水中药物浓度达到25ppm时,能较好地防止由于鸡毒支原体病引...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1):80-83
为了解山东省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肉鸡场鸡毒支原体的感染情况,2013年至2014年从山东地区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商品肉鸡场采集发病鸡,记录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进行鸡毒支原体分离鉴定。对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的分离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加以鉴定,共分离鉴定出36株鸡毒支原体。3~20日龄肉鸡采集23场,分离出3株鸡毒支原体,分离阳性的样品疑来自鸡毒支原体单纯感染的病例;21~40日龄肉鸡采集78场,分离出33株鸡毒支原体,分离阳性的样品均来自混合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9.
鸡毒支原体病毒主要在活鸡的呼吸道内存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如气管炎),因此在历史上曾一度将鸡毒支原体病看作"鸡的慢性呼吸道病"。除气管炎、气囊炎等症状外,鸡毒支原体病毒还会给活鸡造成传染性窦炎,该疾病在国内外都十分常见。由于鸡毒支原体病是由病原体引发的,因此如果能够及时有效杀死鸡毒支原体病毒,就能够有效阻止该病的进一步扩散。本文从鸡毒支原体病的形态特征出发,探讨了防治鸡毒支原体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对山东泰安地区鸡毒支原体的流行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纯化,并针对该分离株筛选体外敏感的中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从病鸡组织样品中分离、培养和纯化鸡毒支原体,并通过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筛选到对分离菌株敏感的中药。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鸡毒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后,培养基颜色由红变黄且呈半透明状态,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呈典型的"煎蛋"样儿菌落,均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菌体形态符合鸡毒支原体的特征;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所扩增的核酸序列与鸡毒支原体匹配度高达99%;MIC测定结果显示,中药黄连和黄柏对分离的鸡毒支原体的抑菌活性较强,属敏感范畴,其MIC分别为≤0.98和0.39 mg/mL,而中药金荞麦和鱼腥草对鸡毒支原体中度敏感,MIC均≥125 mg/mL,板蓝根、白鲜皮、当归、艾叶对鸡毒支原体均不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鸡毒支原体,并且筛选出4种对该菌株敏感的中药,分别为黄连、黄柏、金荞麦和鱼腥草,为后期进一步研究防治鸡毒支原体病的中药组方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