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比较常见深色表皮农产品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场内常见的20种深色表皮农产品中6种花青素(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矮牵牛素、天竺葵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种深色表皮农产品中花青素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花青素种类为1~5种不等,含量在2.6~1144.2 mg/kg,其中黑果枸杞花青素含量最高,蓝莓、巨峰葡萄果皮和黑加仑葡萄干中检出花青素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不同花色铃儿花中花青素组分及其含量。样品经处理后,分析柱为C18柱、流动相为4%磷酸水溶液与乙腈、等梯度洗脱、检测波长520 nm、外标法定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玉色、白色、浅粉色、粉色、红色5个典型花色中,浅粉色铃儿花的花青素种类最多,为24种。随着铃儿花颜色的加深,花青素总含量逐渐增加,红色铃儿花花青素含量最高,达411.19μg/g。不同花色的铃儿花中,HPLC峰面积与峰高比值与芍药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色素和锦葵色素含量成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花色是植物的重要观赏性状,花色苷在花色呈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花色苷种类及其含量进行分析,可以为解析花瓣呈色的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以映山红亚属3个杂交组合的双亲及其子代共36份样品为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定性定量检测花瓣中花色苷的组分,并分析花色苷在亲子代中的分离变化规律。  结果  本研究中共检测到17种化合物,其中芍药色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O-半乳糖苷和矮牵牛素3-半乳糖苷首次在映山红亚属植物中检测到。映山红亚属植物中的花青素以矢车菊素和芍药色素为主,且主要以阿拉伯糖苷的形式存在。其中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红色着色相关。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紫色着色相关,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与花瓣紫红色着色相关。花色苷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矢车菊素类和芍药色素类糖苷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特性,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表现出偏向父本遗传的特性。  结论  本研究从花色苷种类和含量角度解析了映山红亚属花色呈色机制,同时也为花色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果皮颜色中国野生刺葡萄(Vitis davidii)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为中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白色及黑色果实的中国野生刺葡萄、欧亚种葡萄‘白比诺’及‘黑比诺’为材料,利用HPLC-ESI-MS/MS分析不同发育期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序列检测分析几种刺葡萄VvmybA1基因序列的不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锦葵色素葡萄糖苷(Malvidin 3-O-glucoside)仅在黑色果实转色后被检测到,其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和‘黑比诺’中的含量分别为0.12~7.14 mg/kg与4.90~180.79 mg/kg,其他花色苷如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5-O-glucosid)、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elphinidin 3-O-glucoside)、花葵素3-O-葡萄糖苷(Pelargonidin 3-O-glucoside)、矮牵牛色素3-O-葡萄糖苷(Petunidin 3-O-glucosid)等在黑、白色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均能检测到,其含量为0.01~49.28 mg/kg。VvmybA1a等位基因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白色果实中都存在,且序列与欧亚种一致;VvmybA1c等位基因只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中可检测到,与欧亚种相比其序列有33 bp的插入片段和47 bp的缺失片段。MybA1基因只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合成花色苷的关键结构基因UFGT在供试葡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在黑色果实成熟期显著高于白色果实;F3′5′H、GST及OMT等结构基因也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上调,而其他结构基因的表达则在中国野生刺葡萄和欧亚种之间表现出了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刺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具有特殊结构,与欧亚种葡萄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究锦绣杜鹃花瓣颜色与色素及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锦绣杜鹃紫花品种‘紫蝴蝶’、粉花品种‘粉鹤’、白花品种‘玉蝴蝶’为试验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法,对其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等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紫蝴蝶’和‘粉鹤’中花青素的类型为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不同花期花青素含量均随着花瓣的衰老逐渐降低。其中,‘紫蝴蝶’的主要花青素是芍药色素,其花蕾期花青素含量为20.543 mg·g~(-1),‘粉鹤’的主要花青素是天竺葵色素,其花蕾期花青素含量为4.153 mg·g~(-1)。‘玉蝴蝶’中未检出花青素成分,但其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高于‘紫蝴蝶’与‘粉鹤’。随着花瓣衰老,锦绣杜鹃花瓣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锦绣杜鹃花瓣以花青素为主、类黄酮为辅而呈现鲜艳颜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果皮颜色中国野生刺葡萄(Vitis davidii)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为中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白色及黑色果实的中国野生刺葡萄、欧亚种葡萄‘白比诺’及‘黑比诺’为材料,利用HPLC-ESI-MS/MS分析不同发育期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序列检测分析几种刺葡萄Vvmy-bA1基因序列的不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锦葵色素葡萄糖苷(Malvidin 3-O-glucoside)仅在黑色果实转色后被检测到,其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和‘黑比诺’中的含量分别为0.12~7.14mg/kg与4.90~180.79mg/kg,其他花色苷如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5-O-glucosid)、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elphinidin 3-O-glucoside)、花葵素3-O-葡萄糖苷(Pelargonidin 3-O-glucoside)、矮牵牛色素3-O-葡萄糖苷(Petunidin 3-O-glucosid)等在黑、白色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均能检测到,其含量为0.01~49.28mg/kg。VvmybA1a等位基因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白色果实中都存在,且序列与欧亚种一致;VvmybA1c等位基因只在中国野生刺葡萄黑色果实中可检测到,与欧亚种相比其序列有33bp的插入片段和47bp的缺失片段。My-bA1基因只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合成花色苷的关键结构基因UFGT在供试葡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在黑色果实成熟期显著高于白色果实;F3′5′H、GST及OMT等结构基因也在黑色果实成熟期表达上调,而其他结构基因的表达则在中国野生刺葡萄和欧亚种之间表现出了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刺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具有特殊结构,与欧亚种葡萄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建立紫玉米中花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紫玉米中的花青素经过酸化乙醇溶液超声加热提取,使花青素水解为一些常见的花色素。选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1%甲酸水溶液和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530 nm 波长处对6 种常见花色素(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2 mg/L~100 mg/L 范围内,6 种花色素与响应值呈线性关系,分别获得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r2>0.99; 6 种花色素的平均回收率在88 %~106 %,RSD 值在0.5 %~3.9 %。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品系草原龙胆的花色素苷组成、含量及与花色表型之间的关系,以12个草原龙胆(Eustoma grandiflorum)品系花瓣为研究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L*a*b*系统描述花色,定性定量分析花瓣中花色素含量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色素苷组成。结果表明:通过花色描述12个草原龙胆品系可分为4个色系:蓝紫色系、粉紫色系、橙红色系和白色系。定性分析中,所有草原龙胆品种的花瓣色素提取液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不含或含有少量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除两个品种外均含有花色苷,但不同品种之间花色苷组分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个品系草原龙胆花瓣中共检测到6种花色苷成分,推定成分为: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乙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乙酰葡萄糖苷及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草原龙胆花瓣颜色的呈现与花色苷种类有关,花瓣色彩度与花瓣中花色苷总含量成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草原龙胆新品种培育、花色改良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特征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薄层层析和纸层析初步研究了云南紫薯蓣块根紫色素的化学本质和含量.结果表明:紫薯蓣块根紫色素属于花色苷类;块根皮和肉的色素可能均为飞燕草色素3,5-二葡萄糖苷和矢车菊色素3-(2葡萄糖-葡萄糖鼠李糖苷);皮的色素含量低于肉的,但总黄酮含量高于肉的.研究结果可为紫薯蓣块根紫色性状的机理探索及紫色素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蓝莓酒糟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微波辅助提取蓝莓酒糟中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ESI-MS方法对分离提纯的花青素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含量(体积分数)62%,柠檬酸含量1.25%,液固比601(V/m),微波功率420 W,微波提取时间83s。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从1.0g蓝莓酒糟中提取到1.905±0.038mg花青素,首次提取率达86.87%。从供试的蓝莓酒糟,中共鉴定出9种花青素单体,其中主要的单体为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和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1.
‘凤丹’牡丹花色变化过程中花瓣色素及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丹’牡丹在开放过程中花色由紫红色变白的现象,以‘凤丹’5个不同开放时期的花瓣为试验材料,分别运用色差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定量PCR测定花色表型、花色素成分及质量分数和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分析花瓣色素与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花的开放,红色大幅减退,明度变大,彩度降低;‘凤丹’花中检测出2种花青苷(芍药花素-3,5-二葡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糖苷)和8种单体酚。花开放过程中,总花青苷和总黄酮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总花青苷质量分数降低幅度更大。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PAL、DFR、ANS和转录因子MYB22、bHLH1的表达模式与总花青苷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这些基因的表达量与总花青苷质量分数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研究发现,‘凤丹’花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总花青苷质量分数大量减少。PAL、DFR、ANS是参与‘凤丹’花青苷合成的关键结构基因,转录因子MYB22及bHLH1可能对结构基因DFR和ANS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嫩梢的芽、叶和茎均为紫色的茶树品种“紫娟”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花青素和其他类黄酮含量比其他大叶种茶树鲜叶含量高。本文建立了“紫娟”茶的黄酮醇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了不同成熟度新梢的杨梅素类、槲皮素类、山柰酚类和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杨梅素类以一芽三叶新梢含量最高(2.29mg/g),一芽二叶新梢、一芽一叶新梢和成熟叶的含量依次分别是2.08mg/g,1.69mg/g和1.05mg/g;槲皮素类含量变化趋势与杨梅素类基本一致,一芽三叶新梢含量最高,为4.39mg/g。山柰酚类含量则呈现出成熟度越高含量越低的趋势,含量依次是一芽一叶新梢(1.29mg/g),一芽二叶新梢(1.28mg/g)、一芽三叶新梢(1.12mg/g)和成熟叶(1.03mg/g);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与新梢的成熟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研究“紫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机理和高黄酮醇含量的“紫娟”茶新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ic compounds occurring ubiquitously in plants and are commoncomponents in human diet.Over 40 0 0 differentflavonoid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this list isstill growing.Flavonoids possess multiple bi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virus,anticancino-gens,antidecrepitude and so on(Hollman,et al .1 996 .) .Besides,flavonoids have been em-phasized widely for the antioxidantactivities of inhibiting oxidation of lipid and gross food ef-fectively,pledging the s…  相似文献   

14.
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叶片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蛋白酶酶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蛋白酶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3个烤烟品种中的4种酶分别在陈化6或9个月时酶活性达到47.7 u/g、54.27 u/g、12 mg/g和4.74 u/g的最大均值。不同陈化时期3个品种烟叶中酚类物质和色素类物质的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陈化初期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12.92%和17.85%;3个品种烟叶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低,与陈化初期相比其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8.07%和45.47%。  相似文献   

15.
16.
HPLC法测定葡萄与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甲醇和超声波提取酿酒葡萄‘Granoir’中的花色素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该葡萄及酒中的花色素苷。在测得的9种花色素苷中,均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成分的39.71%和69.55%,其次为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构成了Granoir葡萄及葡萄酒中的主要呈色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土壤温度与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形成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成熟期地温变化对烟叶色素、多酚和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双层遮阳降温处理使上部烟叶色素含量降低28.1%,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升高16.6%,使中部烟叶色素、多酚含量分别降低20.3%、27.9%;双层覆膜增温处理使上部烟叶多酚和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分别降低35.9%、47.9%,使中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含量分别降低27.1%、35.9%,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升高40.1%;单层遮阳处理和单层覆膜处理对烟叶上述3种致香物质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成熟期地温对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境和年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的SFE-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我国北方沙区7种不同生境(固定沙地、流动沙地、阳坡、阴坡、凸地、人工林和凹地)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进行了SFE-HPLC分析,结果表明:(1)7种不同生境(按上述顺序)间沙地柏茎中鬼臼毒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512,2.031,2.328,1.993,2.567,2.029和2.493mg/g,无显著性差异;而在7种不同生境(按上述顺序)间沙地柏叶中鬼臼毒素平均含量分别为8.613,8.451,8.303,8.134,8.012,6.748和6.2823mg/g,存在显著差异;(2)7种不同生境沙地柏叶中鬼臼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茎;(3)不同年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茎中含量最高5.211mg/g,最低只有0.3589mg/g,叶中最高为9.268mg/g,最低为5.186mg/g;按鬼臼毒素含量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1年生叶>2年生叶>1年生茎>2年生茎>3年生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石榴杂种后代不同叶片颜色的成因,采用分光光度法对8个石榴杂种单株和2个亲本(母本豫大籽、父本突尼斯软籽)对照单株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叶片表现红色的4个单株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5号单株花青素含量最高,达到4.12mg/g;叶片表现黄绿色的4个单株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其中4号单株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值最高,而3号单株叶绿素a/b最低。在生长旺盛期,8个石榴单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经方差分析,不同石榴单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石榴单株间花青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石榴单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值无显著差异,可以初步得出石榴杂种后代间叶片颜色不同是由于生长期花青素、叶绿素含量和比值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