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内四种贮藏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进行了含量测定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树种在蛋白质含量上都是球蛋白为最高,谷蛋白次之;清蛋白比较低;醇溶蛋白为最低。在含量上每一种蛋白质的种间差异不明显。在电泳图谱上,球蛋白不存在种间差异;清蛋白只能区分出新疆落叶松,其余三种无差别;谷蛋白存在种间差异,能区分出这四种落叶松;醇溶蛋白电泳图谱模糊,无法分析。  相似文献   

2.
汪波  张彬  龚元  于翔  吕军仪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23-3425
采用垂直平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我国7种常见水蛭的组织细胞可溶性蛋白成分进行电泳图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7种水蛭组织细胞中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图谱中多数条带相同,但也存在差异。其中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 Whitman)蛋白条带最多,达28个,并且吸血蛭类的蛋白条数要明显大于非吸血蛭类,而3种不同地理分布的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 Lesson)间表达蛋白图谱无明显差异。该研究为在分子水平分析我国水蛭不同种类、同种不同地理分布及不同食性间的差异积累了新的生物学数据,对其分类和药材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种鲇形目鱼——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 Nikolsky et Soin)、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uss uriensis(Dybowsk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的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4种鱼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在不同pH条件下蛋白水解酶的分布和活性差异: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胃和前肠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有科属差异,同科鱼中存在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而不同科鱼中未见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怀头鲇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最多,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均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鲶鱼体表黏液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鲶鱼体表黏液活性成分、抑菌特性进行研究,并对蛋白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使用G-200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对鲶鱼体表黏液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无法得到纯化的单一物质,在以后的试验中需要寻找新的分离纯化方法。(2)鲶鱼体表黏液对藤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抑菌效果不明显。(3)鲶鱼体表黏液中含有的蛋白类物质含量占黏液干重的40%左右,多糖类物质约占黏液干重的4.2%。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了对多菌灵、乙霉威表现不同抗性的番茄叶霉病菌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的电泳图谱。4种类型的菌株分别为: 对多菌灵、乙霉威均表现敏感(SS); 对多菌灵产生抗性, 而对乙霉威敏感(RS); 对多菌灵敏感, 而对乙霉威产生抗性(SR); 对二者均表现抗性(RR)。结果表明, 对多菌灵、乙霉威产生抗药性的田间突变菌株, 其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中谱带数均比敏感菌株明显减少; 抗乙霉威的菌株, 其酯酶电泳图谱类型均与其相应的敏感菌株的酯酶电泳图谱类似, 两者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个别酶带强弱的变化, 酶带种类及酶带数差异极小; 对多菌灵抗性菌株酯酶电泳图谱中都存在一些抗性菌株特有的酶带, Rf0 .39、Rf0 .47、Rf0. 61, Rf0. 65、Rf0. 61五条酶带为抗多菌灵叶霉菌株所特有, 这些酯酶带的出现可能与抗性的产生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了人和5种动物(鸡、牛、兔、羊与猪)血清的蛋白组分,结果表明,人和兔血清的电泳图谱为5条带,从正极到负极分别为清蛋白和α1,α2,β,γ球蛋白;鸡、牛和羊血清的电泳图谱为4条带,从正极到负极分别为清蛋白和α,β,γ球蛋白;猪血清的电泳图谱为3条带,从正极到负极分别为清蛋白,α与β球蛋白混合带,γ球蛋白。且不同种类血清相对应条带的带宽、着色深浅也不同。说明不同动物血清蛋白组分与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雌雄鲶鱼肌肉和皮肤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雌雄鲶鱼(Silurus asottts Linnaeus)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雌鲶鱼肌肉和皮肤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19.57%、27.56%)均显著高于雄性(16.85%、26.34%,P〈0.05),雌雄鲶鱼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79.77%、79.86%)显著高于皮肤(73.00%、73.50%,P〈0.05),但雌雄鲶鱼肌肉之间、皮肤之间水分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鲶鱼肌肉和皮肤均含有18种氨基酸,雌鲶鱼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风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18.4J4%、7.81%、5.87%)显著高于雄鲶鱼(13.02%、5.33%、4.21%,P〈0.05),雌鲶鱼皮肤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风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27.81%、5.49%、14.03%)显著高于雄鲶鱼(22.66%、4.75%、10.63%,P〈0.05).雌鲶鱼肌肉和皮肤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优于雄鲶鱼,表明雌鲶鱼较雄鲶鱼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8.
小麦醇溶蛋白电泳分析及其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率亲缘关系的远近,各品种间醇溶蛋白 电泳图谱差异均明显。凝胶的光密度扫描图亦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醇溶蛋白组分有显著区别。本法可用于鉴定不同小麦品种甚至亲缘极近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改进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A-PAGE)技术,对18个品种的高羊茅盐溶蛋白电泳图谱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盐溶蛋白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7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可电泳出7~12条带,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在0.294~0.941,以相似系数0.635为标准,可将所有品种聚为3类。各品种的电泳图谱可以相互区别,表明种子盐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可作为高羊茅品种鉴定的蛋白质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0.
土鲶(Silurus asotus Linnaeus),鲶科,又名鲶鱼、塘角鱼、土虱、怀子、鲇鱼、江鳅,全国各主要水系均有分布。因其刺少肉多,脂肪多,营养价值较高,对身体瘦弱者、老人、手术后的病人恢复体力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产妇食用可起到催乳增乳作用。近年来,土鲶市场需求较大,价格较高,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七彩神仙鱼体表黏液在繁殖周期中组分的变化规律,测定七彩神仙鱼体表黏液中皮质醇、免疫球蛋白M、总蛋白、乳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七彩神仙鱼体表黏液中皮质醇、免疫球蛋白M、总蛋白、乳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均受亲鱼性别和繁殖时期显著影响,且繁殖时期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幼鱼平游期,5种组分含量在雌雄亲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七彩神仙鱼开始"喂奶"后其体表黏液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雄鱼会分泌更多的营养与免疫组分来满足幼鱼需求。  相似文献   

12.
A phenotypic male of Mollienesia formosa, a gynogenetic fish, has been collected at Brownsville, Texas. The male and female fish are essentially similar, and their morphology supports a hypothesis that the species is of hybrid origin.  相似文献   

13.
3种鱼对鱼粉酶解动力学及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 3种肉食性鱼类长吻、大眼鳜、斑点叉尾对鱼粉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⑴ 3种鱼胃、肠道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均以长吻最大 ,其次为大眼鳜 ,再次为斑点叉尾 ,且长吻和大眼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t=1.136 <2 .30 6 =t0 .0 5)肝胰脏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则斑点叉尾略大于长吻和大眼鳜。⑵对鱼粉干物质总体离体消化率斑点叉尾 >长吻 >大眼鳜 ;而粗蛋白离体消化率长吻 >大眼鳜 >斑点叉尾。⑶相同或相近体重的长吻、大眼鳜、斑点叉尾消化道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肠重斑点叉尾 >长吻 >大眼鳜 ;比肠长以大眼鳜最小 ,长吻、斑点叉尾基本相近 ;比肝重和比胃重大眼鳜 >长吻 >斑点叉尾。从总体消化能力来看 ,长吻和大眼鳜的消化能力与斑点叉尾相近 ,证实了长吻和大眼鳜人工养殖和配合饲料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板(PAGE)电泳,对黄颡鱼雌、雄个体血清蛋白、酯酶同工酶(EST同工酶)及血红蛋白(Hb)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B1区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多1条MI带,B2区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多1条MA带,少2条MⅡ带,B3区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多1条MA带。另外在B2区雌、雄个体间MA带和MI带排列次序也有差异。血清EST雌、雄个体也有明显的差异,雄性黄颡鱼血清EST的酶谱出现了3条酶带无中强带,而雌性黄颡鱼EST的酶谱出现了7条酶带,有4条中强带。雌、雄个体胁只能分离出1条谱带,并且雌、雄之间基本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亲和层析纯化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备针对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采集常见经济鱼类血清25种,利用优球蛋白法纯化血清,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筛选与兔抗鳜鱼Ig反应的鱼类血清,结合变性还原条件与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的蛋白印迹试验显示:制备的兔抗鳜鱼Ig识别鲈形目中鳜鱼、加州鲈鱼、卵形鲳鲹、尼罗罗非鱼、花鲈、红罗非...  相似文献   

16.
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遗传标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及其杂交后代奥尼杂交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5种组织(眼、脑、心、肌、肝)的MDH酶谱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罗非鱼不同组织的MDH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3种罗非鱼肌肉组织MDH同工酶表现出种间差异,即细胞质型(s-MDH)在电泳时迁移率的不同可以作为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大眼鳜和斑鳜肌肉的营养成分。[方法]以翘嘴鳜为对照,对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蛋白质含量、含水量、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71%和18.99%,含水量分别为76.06%和76.16%,肌肉中脂肪含量虽然不高,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都在20%以上,特别是具有丰富的EPA和DHA,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能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其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也非常丰富。[结论]大眼鳜和斑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值得人工养殖的鳜鱼品种。  相似文献   

18.
温度变化对鱼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多数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因此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重要的非生物因素。在温度发生变化时,鱼类不会进行适应性基因变异,而是会通过忍受、抵制或偏好等热调控行为来降低环境压力。通过总结近年来鱼类热调控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不同种类、同种异龄、同种同龄鱼在温度变化中生境选择、游泳、摄食、生殖洄游等行为差异,分析造成该差异可能的内在机制,以及温度突变中热调控蛋白和表观遗传学对鱼类生存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鱼类的热调控行为是其根据外界条件和自身需求做出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行为,其目的是获得最大化的热调控优势。为了更深入解读全球气候突变对鱼类生存的影响,需要对鱼类热调控行为及调控机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几种淡水商品鱼背、腹肉一般成分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