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激素因子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效应(摘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适宜激素因子。[方法]采用铁皮石斛茎段离体培养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的不同浓度梯度)和多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6-BA以及NAA的不同组合)的比较试验,研究激素因子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效应。[结果]单因子激素处理中,PP333、TDZ的适宜浓度和其诱导的花芽形成率分别为0.2mg/L和8.5%、0.06mg/L和15.5%;多因子激素处理对开花诱导的效应依次为:PP333+6-BA+NAA+TDZ组合处理﹥PP333+6-BA+NAA组合处理﹥PP333+6-BA组合处理和PP333+NAA组合处理;适宜的激素组合为PP3330.3mg/L+6-BA0.5mg/L+NAA0.5mg/L+TDZ0.06mg/L,其花芽形成率和花开放率高达80.4%和90.3%。[结论]PP333和TDZ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具有重要影响,TDZ的效应大于PP333。适宜的TDZ浓度与其他激素的合理配比,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源激素因子对桑树组培无菌苗继代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以桂桑优12号为材料,从外源激素的不同种类、浓度及组合对桑树组培无菌苗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以IBA 0.1 mg/L+6-BA 1.5 mg/L+TDZ 0.03 mg/L激素组合对芽增殖效果最好,芽增殖倍数达到5.28。 NAA对生根诱导的效果优于 IBA和 IAA;以 NAA 2.0 mg/L+PP331.0 mg/L的激素组合对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根数为7.01条,根长为1.38 cm。[结论]该研究为桑树种苗的离体培养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喉石斛在自然条件下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为了研究黑喉石斛的开花过程,缩短开花年限,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黑喉石斛试管内花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株的成熟度与花芽诱导率相关性明显;(2)植物生长调节剂TDZ+PP_(333)组合可诱导黑喉石斛花芽形成,以0.2 mg/L TDZ+0.3 mg/L PP_(333)组合诱导90 d苗龄的黑喉石斛幼苗试管开花率最高,为40.00%;(3)TDZ+PP_(333)+NAA组合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和试管内壮苗培养,以比例1∶5∶2和1∶8∶4的处理效果最佳。由此推测黑喉石斛试管内开花不仅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有关,还与植株的生理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激素因子对桑树组培无菌苗继代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以桂桑优12号为材料,从外源激素的不同种类、浓度及组合对桑树组培无菌苗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以IBA 0.1 mg/L+6-BA 1.5 mg/L+TDZ 0.03 mg/L激素组合对芽增殖效果最好,芽增殖倍数达到5.28。NAA对生根诱导的效果优于IBA和IAA;以NAA 2.0mg/L+PP3331.0 mg/L的激素组合对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根数为7.01条,根长为1.38 cm。[结论]该研究为桑树种苗的离体培养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晔  王运娥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42-10243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皮石斛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及其配比对铁皮石斛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 6-BA+ 0.4 mg/L NAA,此时外植体生长健壮,芽分化数和诱导率较高;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0.5 mg/L IBA +0.5 mg/L NAA.[结论]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种苗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西番莲快速高效的离体再生系统。[方法]采用西番莲一年生茎段、叶片及叶柄为离体培养材料,对诱导部位的选择、不同取材时间、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继代增殖、生根诱导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MS+6-BA 1.0 mg/L+NAA 0.2 mg/L+TDZ 0.05 mg/L组合较优,其嫩茎尖诱导率为96.6%,嫩叶柄为88.4%,嫩叶片为83.5%;MS+6-BA 1.0 mg/L+NAA 0.5 mg/L+TDZ 0.05 mg/L组合为最优组合,分化丛生芽率为92.8%;MS+6-BA 2 mg/L+NAA 0.2 mg/L+TDZ 0.05 mg/L组合不定芽诱导率达90.9%;MS+6-BA 2.5 mg/L+NAA 0.2 mg/L组合芽增殖倍数为2.91;1/2MS+NAA 2 mg/L+PP3330.5 mg/L组合平均生根数为1.3条;1/2MS+NAA 2 mg/L+ABT 0.5 mg/L组合生根率为95.4%;1/2MS+NAA 2 mg/L+IBA 0.5 mg/L组合平均根长为1.23 cm。[结论]该研究为今后西番莲的选育及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鸡冠花顶芽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对试管鸡冠花的芽诱导以及花诱导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0.6 mg/L+NAA 0.1 mg/L诱导的芽数量最多,而且芽生长表现较好,为最适芽诱导培养基;改良MS + 6-BA 0.2 mg/L + NAA 0.01 mg/L + PP333 0.5 mg/L诱导的花大且都集中在主茎上,花型紧凑美观,为最适的试管苗开花培养基.在组培的基础上采用多效唑(PP333)调控花芽的形成,将为目前市场上试管苗开花的商品化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火龙果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适宜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2.0mg/L 6-BA+0.1 mg/L NAA 适宜继代扩繁的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1 mg/L NAA 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0.3 mg/L NAA。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原球茎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出6-BA、NAA、KT最佳的浓度配比,并考察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率的影响。[结果]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2.0 mg/L 6-BA+0.5 mg/L NAA+1.0 mg/L KT。[结论]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及其有效成分,推进铁皮石斛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露水草组培快繁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露水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诱导露水草茎段愈伤组织较适宜的激素配比为MS+1.0mg/L6-BA+1.0mg/LNAA,诱导率为83.3%;不定芽诱导培养较适宜的激素配比为MS+1.0mg/L6-BA+0.1mg/LNAA,不定芽形成率为80.0%;生根培养较适宜的激素配比为MS+0.5mg/L6-BA+1.5mg/LNAA,生根率为76.6%。[结论]该研究建立并优化了露水草离体培养体系,为露水草离体快繁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蒙爱东  闫志刚  梁定仁  胡东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64-15565,15567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月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et Migo)试管苗生长及成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种植月龄铁皮石斛试管苗的茎高、茎粗、平均鲜重和多糖、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状况。[结果]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试管苗茎高及生物产量逐渐增加,而茎粗反而变小,其多糖含量先升后降,在第12个月达到高峰,氨基酸总量及主要氨基酸含量都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各阶段升高幅度不同。[结论]该研究揭示了栽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及含量变化规律,可为合理利用铁皮石斛试管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佳雯  鲍佳路  吕耀平  钟仙龙  项丽  徐安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6+10884-10856,10884
[目的]测定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1(NO3)3-NaOH显色,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O.0111~0.0667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2);样品溶液在12h之内稳定性良好,RSD值为0.15%;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其RSD值为3.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铁皮石斛新品种桂斛1号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并从基质选择、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原始记载、形态特征以及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我国境内分布的铁皮石斛是由K.Kimura et H.Migo于1936年正式发表的新种,其花萼和花瓣呈黄绿色,唇瓣浅白色,中上部有紫色斑块;该药用植物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已有广泛种植生产和市场流通;而在我国很多著作中记载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是于1838年由Wall.在John Lindley的著作中正式发表的新种,其花萼、花瓣和唇瓣均为白色,唇瓣无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印度锡金-喜马拉雅和梅加拉亚地区。说明我国珍稀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的合法学名为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相似文献   

15.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铁皮石斛的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成功建立了无菌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椰子水(CW)、马铃薯泥和NAA等影响因子对铁皮石斛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MS +φ(CW) =10%+NAA 0.1 mg·L^-1的培养基上,原球茎增殖效果良好,增殖系数高达145.28;铁皮石斛组培苗在壮苗培养阶段对外源IBA,NAA和IAA的质量浓度变化均不敏感,在0~2.50 mg·L^-1范围内,植株的长势长相差异不明显,其中,IBA质量浓度为0.75 mg·L^-1和NA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植株的长势相对要好一些,而且个体间相对较均匀;1/2 MS+w(香蕉泥)=10%+NAA 1.0 mg·L^-1的培养基生根壮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石斛的生物量和在不同月份的多糖及总生物碱含量,为确定最佳采收期提供指导,为评价不同石斛品质和人工种植的前景提供依据。以上一年生长的石斛茎为材料,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株高乘以茎粗粗略估计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石斛的多糖含量均在3月时较高,但不同年份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石斛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时期各不相同;在3月份采收时,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束花石斛的生物碱含量最高,紫瓣石斛和金钗石斛二者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均较高,且其生物量也较大。以多糖含量为主的石斛类药材在广州种植时3月份进行采收较佳;以多糖含量来评价石斛品质时,铁皮石斛最佳;以总生物碱含量来评价石斛品质时,束花石斛最佳;而以多糖、总生物碱和生物量来综合评价时,紫瓣石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标准化技术示范成效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野生种植是达到药材自然化生长、集约化生产的主要种植技术。广西国有黄冕林场进行了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的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18个月后每丛采收鲜品150g。建成林下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区,对广西区推广林下栽培铁皮石斛技术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鲜茎和枫斗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植方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种植成活率影响不大,但优质苗栽后成活率、生长势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合格苗,床架栽的生长势、生长量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地厢栽;地厢栽产品中检测到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床架栽因远低于限量标准而未检出;1年生、2年生鲜茎及枫斗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9.72%、18.54%、29.41%;在生长年限不超过2.5年范围内,石斛碱含量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增加。【结论】在广西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优质组培苗、搭床架栽植及生态防治病虫害是实现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关键。实际生产中,可以鲜茎多糖含量≥18%、枫斗多糖含量≥2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无公害食品规定标准作为无公害铁皮石斛产品质量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鲜茎和枫斗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植方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种植成活率影响不大,但优质苗栽后成活率、生长势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合格苗,床架栽的生长势、生长量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地厢栽;地厢栽产品中检测到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床架栽因远低于限量标准而未检出;1年生、2年生鲜茎及枫斗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9.72%、18.54%、29.41%;在生长年限不超过2.5年范围内,石斛碱含量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增加。【结论】在广西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优质组培苗、搭床架栽植及生态防治病虫害是实现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关键。实际生产中,可以鲜茎多糖含量≥18%、枫斗多糖含量≥2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无公害食品规定标准作为无公害铁皮石斛产品质量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