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巴贝斯虫病旧称为牛焦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牛的血液原虫病,以急性型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属(Babesia)的多种寄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我国已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有3个种: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前2个种流行广泛,传播媒介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危害较大;后1个种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现,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3.
牛巴贝斯虫病是媒介蜱传播的梨形虫纲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多种病原体寄生在动物红细胞、网状内皮细胞而所发的血液原虫病,牛巴贝斯虫病会对养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病症状主要以血红蛋白尿、贫血、发热为主,由于当前对牛巴贝斯虫病的预防还没有比较好的实用方法,因此,加强牛巴贝斯虫病初期感染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某地区牛巴贝斯虫病感染情况为例,采用牛巴贝斯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牛巴贝斯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地区有牛5000多头,近年来连续暴发牛焦虫病,发病率在20%左右,尽管每年给牛打牛焦虫疫苗,对发病牛进行治疗,死亡率仍高达1%。牛焦病病原有3种,分别为牛环形泰勒焦虫、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其传播媒介分别为璃眼蜱、牛蜱和硬蜱,3个属的虫体发育史不同,在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为了查明克拉玛依地区牛焦虫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5.
家畜的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病原体是多种无色素血孢子虫——焦虫,通常寄生在红细胞内,引起各种家畜的焦虫病。牛焦虫病包括牛巴贝斯焦虫病、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牛焦虫病通过适宜的蜱传播引起,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  相似文献   

6.
<正>牛梨形虫病是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梨形虫在牛血液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病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杂种牛、外来纯种牛易感性高,病情重,死亡率高。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的各种哺乳动物的巴贝斯虫有67种,泰勒虫有13种。在我国的马、牛、羊、犬中,已发现8种巴贝斯虫和4种泰勒虫。我国牛梨形虫主要有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4种。2003年至2005年,我们诊治辽宁省锦州市周边地区牛梨形虫病213例,由于诊治及时、措施得当,仅死亡2头,死亡率为0.94%,其余均已治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巴贝斯虫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可导致红细胞裂解从而出现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可导致牛的死亡。该病的流行情况与其传播媒介硬蜱的消长、活动规律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流行性,对于世界的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够及早地检测到巴贝斯虫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牛巴贝斯虫病的检测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焦虫病是由多种无色素血孢子虫-焦虫引起的蜱传染性血液原虫病。牛巴贝斯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双梨籽型虫体以其尖端相连呈钝角。普通牛最易感,特别是新引入的品种。西门塔尔牛属于温带牛,抗蜱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9.
牛焦虫病又名牛巴贝斯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牛的血液原虫病,其临床症状以急性、稽留性高热、食欲减退、黄疸、贫血及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为主,部分伴有便秘、腹泻等症状,病程一般为4~8d,死亡率高达50%-90%。2000年以来,我们对焦虫病在安格斯牛群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奶牛焦虫病可分为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病与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三种。奶牛和各品种的黄牛、肉牛、役牛等可被感染。  相似文献   

11.
用药物帮助引进易感牛群建立对焦虫病的免疫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哨牧场位于昆明东郊,属于牛蜱的高度污染区。全年均能在牛体上找到寄生的微小牛蜱,在6~9月份还有二棘血蜱的出现。据我们1992年对小哨示范牧场进行的蜱传染性血液原虫病的调查,发现有4种病原即:牛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牛巴贝斯焦虫(B.bovis)、牛瑟氏泰勒焦虫(T.serg  相似文献   

12.
牛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其流行范围广,呈全球性分布。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导致牛死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种类、传播媒介、流行概况、诊断与防制等,为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牛巴贝斯虫病 该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以及东方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瘤牛血液红细胞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为红尿热。流行病学。巴贝斯虫病流行过程中需要蜱的传播。本病在一年之内可以暴发2-3次。从春季到秋季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在我国南方本病常发生于6-9月份。在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死亡率高,特别是老、弱及劳役过重的牛,病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巴贝斯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巴贝斯虫rap-1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巴贝斯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巴贝斯虫,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牛环形泰勒虫和弓形虫的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3×10~1拷贝/μL,是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10倍,是常规PCR的1 000倍。对50只扇头蜱和微小牛蜱DNA进行检测,套式PCR、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2.0%和0。本实验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牛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蜱传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牛瑟氏泰勒虫病(T.sergenti)是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iconis)。传播的牛血液原虫病。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胀等症状。近年来牛的瑟氏泰勒虫病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外地引进的牛危害更为严重。国内对治疗牛巴贝斯虫病一。和环形泰勒虫病的药物研究较多,然而却忽视了防治牛瑟氏泰勒虫病药物的研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咪唑苯脲是目前治疗牛巴贝斯虫病的特效药物,而对牛瑟氏泰勒虫病的疗效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6.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17.
牛梨形虫是对牛危害较大的血液寄生虫,侵袭牛的梨形虫主要是牛双芽巴贝斯焦虫(Babesia bigemina)、牛巴贝斯焦虫(B.bovis)和牛泰勒焦虫(T.annulata)。牛梨形虫病是由牛梨形虫感染而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亚洲、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有此病,我国主要发生于西部及南方各省,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  相似文献   

18.
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进展概况周金林,沈杰(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牛巴贝斯虫病(BSbeSIOSIS)是由巴贝斯虫(Babes!asPP.)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动物原虫病。目前,已经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有8种[‘’,但被公认的只有...  相似文献   

19.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2009年7月23日我县某养牛户饲养黑白花母牛9头,其中4头突然发病,1头死亡,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牛焦虫病是由双芽贝斯虫或牛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内,需经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牛血液原虫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稽留,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精神沉郁,呆立不动或卧地不起,反刍停止,食欲减退,且排出血红蛋白尿,机体明显消瘦,贫血不断加重,并引起黄疸。该病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