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的驱虫效果与对牦牛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应用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牦牛150头,设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4、0.5和0.6 mg/kg体重剂量组和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对照组,进行驱虫效果评价;按0.5mg/kg体重剂量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检查防治效果和考核防治效益。结果:药效试验中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5 mg/kg对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9.3%,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7.8%;0.6 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及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0%;0.4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为83.0%,减少率为90.4%,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76.7%和88.9%。在冬季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按0.5 mg/kg体重剂量对牦牛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近期防治示范群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为96.7%,虫卵减少率为97.7%;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3.3%和97.6%。远期防治效果达88.5%。同期检查未防治对照组牦牛虫卵EPG和幼虫数略有增加。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5mg/kg剂量试验组给药后第1d牦牛体表的牛颚虱活力减弱;第3d牛颚虱大部分死亡干瘪,部分虫体处于麻痹状态,活力较差;第7d检查牛颚虱全部死亡干瘪,杀灭率达100%;0.4mg/kg剂量,第3、7d检查杀灭效果次于上述剂量。而未防治的对照组牦牛上述外寄生虫活力旺盛,感染情况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检查技术示范群比未示范群每头成年牦牛平均多增重或少减重5.76kg、幼年牛成活率平均提高2.5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低残留,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制定埃普利诺菌素(EPR)休药期及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检测埃普利诺菌素(EPR)注射剂在牦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2mg·kg^-1剂量,EPR在牛奶中分布浓度较低,在给药后54.00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7.38±2.61ng·mL^-1,该值低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和欧盟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4mg·kg^-1剂量,EPR在牛奶中分布浓度较低,在给药后42.00 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8.42±4.62 ng·mL^-1,最高值低于欧盟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 ng·mL^-1),略高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在给药后56.00 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6.98±2.98 ng·mL^-1,该值低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和欧盟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国产药物试验组与进口商品化制剂对照组的两种EPR浇泼剂在牦牛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分别于1.67±0.2d与1.83±0.61d(Tmax)在血浆中达到最高药物浓度(Cmax)7.88±2.68ng·mL^-1与5.94±2.80ng·mL^-1,两种EPR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国产和进口两种制剂的残留均低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所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研究结果表明,EPR注射剂0.2mg·kg^-1、0.4mg·kg^-1,EPR浇泼剂0.5mg·kg^-1推荐剂量用于泌乳牦牛无需弃奶期,牦牛乳用时无需休药期或建议休药期为1d。为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伊维菌素浇泼剂、注射剂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示范效果,选择放牧饲养的牦牛,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5mg/kg体重剂量沿背中线浇泼给药,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2mg/kg体重剂量颈部皮下注射给药,同时留未防治的对照群,分别在3、5月份采用触摸法抽样进行防治效果检查。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防治示范组牦牛2次检查的皮蝇蛆感染率在1.61%~3.23%之间,平均感染率2.42%,查出瘤疱和皮肤虫孔总数7个,平均感染强度1.75个,感染范围0~2个。2次检查未防治的对照组牦牛皮蝇蛆感染率在33.33%~38.89%之间,平均感染率为36.11%,查出瘤疱和皮肤虫孔总数152个,平均感染强度4.22个,感染范围0~14个。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浇泼剂防治示范组牦牛皮蝇蛆病治愈率为98.39%,驱虫率99.08%~99.54%,平均驱虫率99.31%;伊维菌素注射剂防治示范组牦牛皮蝇蛆病治愈率在98.39%~100.0%之间,平均治愈率为99.20%,驱虫率98.62%~100.0%,平均驱虫率99.31%。2种剂型的推荐剂量均达到了高效安全,可在高寒牧区牦牛皮蝇蛆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态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的热点,我国由高新技术拉动的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地增长。本项目的研究能够通过对体验馆与生态农业结合发展的SWOT分析,充分论证大自然声像体验馆成立发展的可行性,引导人们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更多创新。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伊维菌素注射剂的驱虫效果与对放牧绵羊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绵羊150只,设伊维菌素注射剂0.1,0.2和0.3mg/kg体重剂量组和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组,进行驱虫效果评价;在冬季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2mg/kg体重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检查防治效果和考核防治效益。结果:药效试验中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对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3.3%,99.3%,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6.1%;0.3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及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0%;0.1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76.7%,88.6%,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66.7%和86.1%。防治示范群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为93.3%,虫卵减少率为96.8%;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6.2%。同期检查未防治对照组虫卵EPG和幼虫数略有增加。技术示范群比未示范群每只成年羊平均多增重5.47kg、幼年羊成活率平均提高2.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放牧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苹果miR396家族鉴定及在不定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苹果miR396家族进化特性及其在苹果不定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苹果miR396家族有4条成熟体和7条前体序列(pre-miRNA)。Mfold预测显示Pre-miR396家族7个成员序列均可形成典型稳定的茎环二级结构,最小折叠自由能介于–62.9 kal ? mol-1(pre-miR396b)~–51.9 kal ? mol-1(pre-miR396g)之间。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pre-miR396家族亲缘关系可分为3个亚组(G1、G2、G3),每个亚组内基因数量不同,分别含有11、9、19个。靶基因预测显示,苹果miR396靶基因包括MdGRF1、MdGRF2和MdGRF5等,降解组测序进一步验证了miR396对其候选靶基因MdGRF1、MdGRF2和MdGRF5的剪切关系。苹果miR396家族成员在侧根和果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其候选靶基因表达量则在花芽和腋芽中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不定根发育过程中,miR396家族不同成员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呈上调表达趋势,其候选靶基因呈下调表达趋势;外源IBA处理显著诱导miR396家族成员的表达,尤其是在不定根诱导期和根系生长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将6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1~3组为试验组,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按照分组对试验牛逐头称重、编号、记录,1~3组分别按5、10、15mg/kg体重剂量经口投服阿苯达唑片剂,第4组给予安慰剂。给药前1d,给药后7d和14d各组试验牛逐头直肠采粪,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统计消化道线虫1g粪便中的虫卵数(EPG)。根据投药后7d和14d EPG的变化情况,奥斯特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86.5%,90.4%,100%,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9.2%,93.8%,97.0%;马歇尔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73.1%,96.2%,94.5%,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4.9%,98.0%,100%;细颈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83.2%,90.4%,93.8%,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1.5%,93.3%,95.1%。结论:根据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WAAVP)推荐的虫卵减少百分率95%置信域来判定虫体是否产生了抗药性,得出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和马歇尔线虫对阿苯达唑均未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防治示范应用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牦牛40头,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按0.2 mg/kg体重剂量进行牦牛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规模防治技术示范,设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防治组和未防治的对照组,进行防治效果检查。结果:技术示范群牦牛防治后7、14、21、28、35d对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0%,近中期防治效果佳;对牦牛原圆科线虫幼虫的转阴率分别为61.5%、92.3%、100.0%、10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67.2%、96.2%、100.0%、100.0%和100.0%,近期防治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在21d后均达100.0%。防治后146d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达75.0%和88.7%;对牦牛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达90.0%和87.4%,远期防治效果显著。防治后第7d牛颚虱全部死亡干瘪,转阴率达100%,对牛颚虱有高效驱杀作用。结果表明应用本项技术防治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低残留,能有效降低牦牛寄生虫病的危害,在冷季保膘、保重和提高牦牛成活率等方面效益显著,牧民乐于接受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双主干并棒(Bibaum?)树形‘富士’系苹果在中国渭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长和结果表现,以 M9-T337 矮化自根砧长枝型‘富士’系‘富姬酷’(‘Fujiko’)为试材,调查了并棒形(1.2 m × 3.5 m)与高纺锤形(1.0 m × 3.5 m)幼树树体生长、枝(梢)类组成、成花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并棒形树高、干径小于高纺锤形,砧木粗度大于高纺锤形,2016 年东西方向冠幅(行间冠幅)及平均冠幅小于高纺锤形;单株枝量及单位面积枝量 2016 年高纺锤形较高,2017 年无差异;并棒形2016—2017 年间树高、干径、砧木粗度以及单位面积枝量的年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并棒形 2016 年中枝(5 ~ 15 cm)比例、果台副梢长枝比例高于高纺锤形,2017 年营养长枝(> 30 cm)比例低于高纺锤形,同时并棒形 2018 年枝梢成花率高于高纺锤形;两种树形果实品质及单位面积产量无差异,并棒形单株果实数量、2017 年单株产量以及 2016—2017 年单位面积产量在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综合认为,矮化自根砧‘富士’系幼树采用并棒树形,可以显著削弱树体高度,减小行间冠幅,树体生长及枝量增长速度快,长枝比例低,易成花,果实产量上升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