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利用率,研究种衣剂对杂交水稻裂颖种子的影响,采用6种市售种衣剂20.5%吡·咪FS、30.5%吡·咪FS、23.0%噻·恶·咪FS、锐胜WS、适乐时FS和亮盾FS包衣含裂颖实粒的杂交水稻组合隆两优华占和T优272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结果表明,裂颖实粒占混合种子的10%时,20.5%吡·咪能提高隆两优华占混合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4.33%,而成秧率没有下降;30.5%吡·咪没有提高T优272混合种子的发芽率,但成秧率有所提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7.66%。裂颖实粒占混合种子的20%时,20.5%吡·咪和30.5%吡·咪均提高了T优272混合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50%和4.83%,成秧率并没有下降。试验结果说明,种衣剂可能对裂颖种子有修复作用,20.5%吡·咪和30.5%吡·咪包衣含少量裂颖实粒的隆两优华占和T优272种子后,可提高种子效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种衣剂在杂交水稻苗期的应用效果,采用2.5%吡窑咪、3%恶窑咪、锐胜和适乐时包衣深两优5814 种子,测定发芽率,调查成秧率、秧苗素质及稻蓟马防效。结果表明院锐胜与3%恶窑咪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但4种种衣剂 处理的种子的成秧率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的株高、叶面积和总根数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锐胜处理组的株高大 于3%恶窑咪处理组、叶面积大于2.5%吡窑咪处理组、总根数大于3%恶窑咪和2.5%吡窑咪处理组、苗干重大于2.5%吡窑咪 处理组,秧苗的综合素质以锐胜处理组为佳;各种衣剂对稻蓟马均有防效,其中锐胜和2.5%吡窑咪处理组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分析不同颜色桔梗种子发芽情况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种衣剂包衣桔梗种子,以此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和利用率。通过观察并测定10个产区桔梗种子的外部形态,根据颜色分类考察其含水量、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并用不同的种衣剂包衣种子,以此确定优质桔梗种子发芽的标准和筛选一种适合桔梗种子包衣的种衣剂。结果表明,桔梗种子主要分为黑色种子、黄色种子、绿色种子三类,发芽率分别为82.3%~88.3%,50.3%~57.0%,38.7%~44.0%。桔梗种子用B种衣剂T3浓度包衣后,种子在纸床中的发芽率比对照提高约7%,发霉率降低约13%,种子在沙床中的出苗率比对照提高约10%。因此,黑色组桔梗种子最好,而且用B种衣剂T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攀西地区水稻种子包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种子包衣试验表明,种子包衣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分蘖率、成秧率、单株干重等秧苗素质;包衣处理有效穗、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均较对照为高;包衣处理在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上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达到增产增收;同时能够减少用药量,减少农药的污染,省工提高功效。  相似文献   

5.
直播稻专用种衣剂的研制和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种基础种衣剂的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测定,以直播稻适宜的基础种衣剂配以活性成分形成不同配方,用人工包膜的方法包衣直播稻种子,研究包衣处理对直播稻种子发芽、幼苗素质和田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种衣剂5号是直播稻种子包衣比较理想的基础种衣剂,对种子发芽安全.由此形成的种衣剂配方4、5号包衣处理对直播稻品种嘉育948、中组1号发芽率均无不良影响,并能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生长,降低苗高,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种衣剂配方5号还能显著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配方4、5号包衣处理中组1号,能提高田间成秧率,显著降低稻蓟马危害,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7.48%和23.52%.次年,两地的田间试验均表明种衣剂配方4号包衣处理能提高中组1号和嘉育948的田间成秧率,显著提高中组1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水稻出芽率是影响水稻种子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3个水稻品种正常种子和裂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现裂颖种子随储存时间增长,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速度比正常种子快。生产应用中裂颖种子和正常种子自然混合的种子发芽率受裂颖种子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种子整体的发芽质量。在发芽试验中,裂颖种子比正常种子更易被霉菌侵染形成畸形苗。裂颖种子由于种壳包被不完全,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裂颖谷粒的稻米品质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8.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种衣剂“适乐时”对杂交稻生产的应用效果,2000年以2.5%悬浮剂按1:150,1:250,1:350,1:500药种比对三系杂交稻金优402,两系杂交稻香两优68和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进行了种子包衣,并储存10,30,90,180,360和540d,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包衣对90d内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180至540d较对照显著提高,储存540d后,3品种对照发芽率分别降至0,14%,17.5%,而适乐时包衣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仍然可达81.5%,96.9%和84.2%;(2)各处理区与对照区比,秧苗株高、鲜重、茎基粗等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情况下不显著;(3)适乐时包衣和浸种都能有效控制秧田恶苗病,以包衣效果为好,包衣比1:250和1:167处理防效分别为84.3%和84.8%;(4)适乐时包衣处理的有效分蘖数、每穗实粒数都有所增加,但千粒重变化不大,最终产量以适乐时药种比1:167处理增产最显著,增产7.58%。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种子包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种催芽型水稻种衣剂包衣杂交稻种子,种子能够用塑料编织袋、有孔和无孔聚乙烯塑料袋、纸袋等包装物包装。包衣种子干籽直播可以提高出苗率9.11%,成秧率16.46%;浸种催芽能够提高发芽率5%~8%、成秧率10%~20%,节约种子7.5kg/ha,平均增产率为4.01%。  相似文献   

11.
梁少民  李春发  张小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11-6612,6626
[目的]为提高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泥鳅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方法]对生态孵化模式与传统人工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畸形率以及亲本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孵化率比传统孵化方式高32.60%,差异极显著。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幼苗成活率比传统孵化模式高22.32%。传统孵化模式和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幼苗的畸形率分别为26.50%和24.14%,差异不明显。传统孵化模式与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雌性亲本的死亡率分别为89.72%和5.91%。[结论]采用生态孵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泥鳅的孵化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减少亲本死亡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符合泥鳅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发展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共计8批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4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算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个指标两两间均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粒性状与结实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高温胁迫下汕优63及超级稻(培矮64S/9311F1)花粉活力指标与结实率进行初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在36℃高温不同时间处理下,花粉的I-KI可染率和TTC染色率与结实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处理后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柱头上的萌发率以及柱头上的花粉数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因而这3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的育性。  相似文献   

14.
鸵鸟屠宰性能测定及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剖两只14月龄的雄性鸵鸟,可知其屠宰率煤8.28%-71.64%,产肉率为38.25%-38.98%,瘦肉率53.39%-57.04%。另外对鸵鸟肌肉的分布、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的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1年生元宝枫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和时间延长,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降低.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Pn的降低既有气孔因素又有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严重胁迫条件下,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轻度水分胁迫下,元宝枫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中度胁迫下呈双峰曲线;WUE日变化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均呈双峰曲线,这既与元宝枫自身生理特性有关,同时也受控于气温、光强、相对湿度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结果的属性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结果是真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的问题,从测定过程上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对该法直接测定的结果是真光合速率,而不是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以昆明种小白鼠和Wistar大白鼠为试验动物,用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样品液对其进行灌胃或腹腔注射处理,以腹腔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不注射菌丝体样品液为阴性对照,研究该菌丝体对试验动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对动物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率的影响。[结果]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对大、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g/kg;该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不同剂量处理组小白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变率及大白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试验动物的脏器均未见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变。[结论]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对大、小白鼠未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平均始重(6.42±1.09)g的虎龙斑(Hulong grouper)进行不同频率的投喂,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投喂频率对虎龙斑存活的影响较大,投喂频率对虎龙斑的摄食率(Feeding rate,FR)和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末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虎龙斑的科学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蚕丝的精制工艺,提高脱胶率。[方法]以N1白、杂交种和N2为材料,以蚕茧脱胶率、丝胶溶解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酶脱胶、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3种工艺,探索蚕丝的最佳脱胶方法。[结果]采用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脱胶率增加;在相同时间内,3个材料的脱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1白>杂交种>N2。采用高温高压水脱胶时,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7.80%~37.80%、14.67%~35.00%和12.33%~29.67%。在pH值为7、温度为60℃的木瓜蛋白酶液、浴比为1∶50的条件下脱胶2 h,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8.50%、14.85%和12.50%。[结论]高温高压水脱胶工艺的脱胶率最高,此法由于无化学品引入,是获得纯净的丝素、丝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园生态系统中行道树的生态效应,为校园绿化提供理论指导。以延安大学校园内两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以该校先锋广场水泥地为对照,定点定时地观测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湿度,分析比较行道树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裸露的广场相比,3条道路的行道树均有明显地降低光强、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功效,平均遮光率、降温率和增湿率分别为80.2%、21.2%和37.6%。两种树木中以国槐的生态效应最佳,油松次之。这主要与树种的长势及冠幅等有关。因此,应该加强行道树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使有限的校园绿地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