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豆腐柴野生资源丰富,因其果胶含量较高而蕴含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草酸铵法提取豆腐柴果胶,分析测定了其商品品质及不同流变条件下的凝胶特性变化,并以果冻产品为载体,考察了其凝胶应用特性。结果表明,提取的豆腐柴果胶属于高甲氧基果胶,商品化指标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凝胶特性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增大,黏度降低,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黏度略微增加;当豆腐柴果胶与卡拉胶比例为1∶2、复配胶添加量为1.6%,果冻的综合性能最优。本研究为豆腐柴果胶在凝胶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野生植物豆腐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为了了解豆腐柴不定根生长潜力与诱导特性.于冬季在室内对豆腐柴进行了基质培养和溶液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豆腐柴枝条在冬季具有生根潜力,是否生根与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同温度和光照下,土培豆腐柴枝条只长侧芽,不长根;而水培豆腐柴不仅长出了侧芽,还有10%的植株(清水培养)诱导出不定根.在水培条件下,平衡矿质营养能够促进根系诱导和发育,1/10Hoagland营养液中的豆腐柴比清水培养下提早6d出根,至44d时其长根的植株是清水培养的3.3倍,出根率达到33.33%.水培豆腐柴根系粗壮,呈爆炸状,很少分枝.生长素对豆腐柴不定根诱导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豆腐柴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野生植物资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但因自然状态下不能通过种子繁殖,再加上过度利用,使得其资源匮乏。该文在此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以期为豆腐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21,(10)
正豆腐柴又名腐婢(中药名),为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是制作绿豆腐的原料植物。绿豆腐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及周边常见的传统小吃。制作原料之一是一种野生灌木,在温州地区俗称"豆腐柴",这种灌木在浙南闽北一带是常见之物。近年来,泰顺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豆腐柴的利用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1.植物学特征豆腐柴植株属于直立灌木,幼枝有柔毛,  相似文献   

5.
野生豆腐柴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柴是一种新型的食药两用型植物,还可以作为提取天然果胶和过氧化物酶的原料。本文介绍了豆腐柴的利用价值、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豆腐柴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柴全身是宝,集食、饲、药用于一身,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借鉴采收茎叶类作物的种植技术经验,经过实践探索,初步总结出豆腐柴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为研究野生豆腐柴茎叶的解剖结构。[方法]运用植物解剖技术对豆腐柴的茎、叶作解剖观察。[结果]结果显示茎为辐射对称的轴器官,初生结构均有表皮、皮层、维管柱三大部分组成;叶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束构成;表皮一层细胞,外具角质膜和表皮毛;阳生叶为两面叶,叶片具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阴生叶几为等面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豆腐柴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豆腐柴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是一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绿色野生植物,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其人工繁殖较困难而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综述了豆腐柴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繁育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人工驯化繁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野生豆腐柴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测定法,分别对秦巴山区野生豆腐柴中的总黄酮及铁、钙、锌、镁、铜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秦巴山区野生豆腐柴含总黄酮为6.06%;含5种微量元素为Ca 12 574μg/g、Fe 1 830.5μg/g、Mg 4 312.5μg/g、Zn 41.5μg/g、Cu29.5μg/g。截至目前,豆腐柴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尚未见有类似的报道,故这一测定结果对开发利用豆腐柴这一野生资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大豆和山芋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山芋豆腐,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以及钙质、淀粉酶、脂氧化酶等。这种豆腐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儿童的食用。其加工方法是:先将大豆进行水洗并浸泡于水中,大豆在冬季的浸泡时间约24小时。用粉碎机边加少量的水边将浸泡的大豆粉碎成泥浆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豆腐柴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超声辅助和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豆腐柴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豆腐柴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40∶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豆腐柴总黄酮提取率为83.1 mg/g。[结论]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工艺能够显著提高豆腐柴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2.
豆腐柴枝条水培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豆腐柴不同枝龄茎段为繁殖材料,通过在不同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A进行通气培养,研究豆腐柴茎段水培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豆腐柴二、三年生枝条的水培生根率显著高于一年生枝条,最高能达到95.0%;1/10 Hoagland营养液与清水相比,更有利于豆腐柴茎段生根。在1/10Hoagland营养液中低浓度的NAA能显著促进豆腐柴茎段生根和根系发育,但在清水中NAA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学》2001,(12):45-45
加工豆腐、腐竹、生产豆奶的饮料厂全国各地都有很多,但剩下的副产品——豆腐渣,除了作为畜禽饲料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利用价值没有真正被利用。豆腐渣中的微细颗粒,富含各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可以将其利用,制作一些营养丰富的方便食品供人们食用。  相似文献   

14.
单有名是河北省平山县南甸镇柏里村的豆腐加工户,他独创的千奇百怪的豆腐模型,为他拓宽了销路,收入猛增。他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开发出了花生乳与黄豆巧妙搭配、绿豆与黄豆巧妙搭配的各种合成豆腐,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他还在消费者中开展豆腐食用意向调查,将自己生产的豆腐利用模型加工成雪花形、长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使他加工的豆腐拥有了一大批固定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豆腐树(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是浙江省西南部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其枝叶富含蛋白质、果胶、维生素、氨基酸等,可以制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绿豆腐.还可以提取果胶等。  相似文献   

16.
<正>豆腐坊首富传奇在辽宁普兰店市庙山村,提起豆腐加工,村民会首先想到村里的加工大户刘传富:一位在豆腐加工产业中摸爬滚打了15年的中年男子,如今他已是集豆腐加工与畜牧养殖业为一体的"农场主"了。刘传富从1995年开始从事豆腐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适宜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细胞悬浮培养条件,以豆腐柴叶片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分散、悬浮培养的研究,建立了摇瓶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豆腐柴叶片诱导得到的愈伤组织形态各异,其中诱导最适合悬浮培养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0.4 mg/L 2,4-D+0.4 mg/L NAA+3%蔗糖+0.8%琼脂。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散愈伤组织块可以得到较好的分散细胞系,最适合悬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条件为MS+0.4 mg/L 2,4-D+0.8 mg/L KT+3%蔗糖,其悬浮培养细胞鲜重增加量平均每7 d可达6.46倍,暗培养相对更适合细胞的增殖。经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21 d的豆腐柴悬浮细胞中果胶和蛋白质平均含量达6.57%和0.12%,远低于豆腐柴天然叶片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棉柴袋料栽培真姬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柴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大多数棉柴被烧掉或废弃。殊不知棉柴也是种植食用菌的好材料,把棉柴转化成食用菌可使其价值提升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现介绍一种棉柴种菇的实用技术。一、栽培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01,(3)
竹是一种多用途植物,但目前主要是用其茎竿作建筑和装饰材料;食用竹笋及竹笋加工。挖掘竹的潜在价值,开发系列产品是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甘薯复合食品的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甘薯食品的研究开发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甘薯和许多其他原料结合生产的一些复合食品的生产发展较快,这些复合食品的营养比单一甘薯食品更丰富,口感更佳,风味更独特,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现介绍几种甘薯复合食品的加工技术。一、甘薯豆腐甘薯豆腐是以甘薯和黄豆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豆腐。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还含有丰富的钙质、淀粉酶、尿素酶、脂肪氧化酶等,这种豆腐的消化吸收率极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加工方法:先将黄豆用水洗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