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早熟、具有玫瑰香味的鲜食葡萄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了解各类香气组分及相关代谢途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把握香气组分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早熟葡萄品种品质调控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达’嫁接的4年生早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为试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在幼果发育期(花后第3周)至过熟期(花后第12周)果实中挥发性组分的变化。根据各组分的变化探究相关代谢途径的更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发育阶段与各类香气组分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瑞都香玉’葡萄在花后第5周即可进入果实转色/软化期,花后第9周进入果实成熟期。里那醇、橙花醇、香叶醇、香茅醇、萜品醇等主要呈香型萜烯类组分峰值出现的时期不同,橙花醇、香叶醇含量在成熟初期达到最大值,里那醇、萜品醇含量在成熟中期达到峰值,香茅醇含量在成熟期具有波动性。E-2-己烯醛、己醛为成熟期主要的C6化合物,其含量在转色期以后即可达到峰值,成熟期时含量降低;Z-3-己烯醛主要出现在幼果发育期,转色期时含量处于较低水平。β-紫罗兰酮、大马士酮等降异戊二烯衍生物及苯甲醛等芳香族化合物在成熟期时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或消失。综合各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变化可得,萜烯类组分在各发育期均有积累,过熟期含量降低;酯类物质集中出现在幼果发育期,成熟初期含量有所升高;醛酮类物质集中出现在转色初期;C6化合物在转色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成熟期后含量有减少趋势;醇类物质在转为成熟期后含量开始减少;芳香族化合物集中在转色期以前;酸类物质在转为成熟期后有所增加。转色期以前为酯类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变化的关键时期,转色期为醛酮类物质变化的关键时期,转色期至成熟期为成熟期特征萜烯类物质、C6化合物、酸类物质变化的关键时期。【结论】果实发育早期亚麻酸裂解途径Z-3-己烯醛支路活跃,进入转色期后,脂肪酸代谢其他支路与萜烯类物质合成路径活跃性增强;成熟期发育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积累都有减弱,转色期转为成熟期时为果实香型形成的关键时期。‘瑞都香玉’主要呈香型萜烯成分的积累具有差异性,里那醇、萜品醇含量在成熟期仍有增加,综合考虑C6组分与萜烯类成分的变化,果实香气成熟期稍晚于生理成熟期,适当延迟采收有助于其特征香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CO2)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首次对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的鲁北冬枣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成熟期的鲁北冬枣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及酸类等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中分别含有13种、23种、8种和1...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宁阳大枣不同品种品系的果品质量。[方法]通过检测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香气组分,对宁阳4个枣品种品系果实营养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泰山圆红’枣含有16种氨基酸,37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84%。‘泰山长红’枣含有14种氨基酸,含有25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3.44%。各品种品系枣果香气成分主要分为醇类、酮类、醛类、酯类和酸类化合物5大类,其中含量最高、种类最多的为醛类化合物,占总含量的43.13%~64.80%。[结论]‘泰山圆红’枣的综合营养品质最佳,‘泰山圆红’枣和‘泰山长红’枣的营养品质均优于其对照品种圆红枣和长红枣。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鲜枣自然干燥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枣果实进行了干制研究,结果表明:枣果实在干制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鲜枣,可溶性酸含量略有提高,维生素C的损失最为严重,干枣的维生素C损失了93.0%以上;不同品种的制干率明显不同,金丝4号的制干率为63.6%,金丝3号和阳信大枣的制干率分别为47.2%和46.3%;采收期对枣的制干率和病果率也有很大影响,全红期金丝4号果实的制干率和干枣的好果率分别比半红期的果实高18.2%和9.4%,并且,全红期金丝4号果实的病果率也比半红期的病果率低。结论认为,在全红期采收枣果实进行干制,干枣的商品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探究番石榴不同成熟期果实香气组成,旨在为番石榴果实适时采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蜜、珍珠、本地、西瓜、红宝石5个番石榴品种始熟期、成熟期及完熟期的果实进行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水蜜始熟果、成熟果、完熟果中分别鉴定出19、12、8种化合物,珍珠鉴定出22、11、5种化合物,本地鉴定出14、11、11种化合物,西瓜鉴定出17、11、5种化合物,红宝石鉴定出21、19、12种化合物.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均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始熟果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77.13%~94.85%,红宝石含量最高;完熟果均以醛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82.56%~96.79%,珍珠含量最高.从始熟期至成熟期,白肉型品种(水蜜、珍珠、本地)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大幅增加,萜烯类含量急剧下降;红肉型品种(西瓜、红宝石)的果实萜类、醛类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各品种始熟果中萜烯类物质均由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组成,倍半萜类种类较丰富,白肉型品种始熟果中倍半萜类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单萜类,红肉型两者差异不大;始熟果的单萜类主成分为β-罗勒烯,倍半萜类主成分为石竹烯,白肉型品种石竹烯含量高于β-罗勒烯,红肉型品种反之.完熟果中醛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醛或3-己烯醛.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固相萃取法分别提取欧李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并利用GC-M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比较了4种提取香气成分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分别可提取到18、22、21和75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醇类、醛酮类、烯烃类、酸类和酚类物质是构成欧李果实香气成分的几大类主要物质.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7.
肥城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香气组分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1年生‘白里’肥城桃为研究材料,运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肥城桃果实绿熟期、白熟期和完熟期的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中共检测到63种香气成分,这些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醛类物质主要为C6醛类和芳香醛类化合物;醇类物质主要为C6醇类和C5醇类化合物,芳香醇类化合物含量极少,C6醇类化合物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降低。随果实的成熟,酯类物质的含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由乙酸乙酯含量增加所致。γ–己内酯、γ–庚内酯、δ–辛内酯仅在白熟期和完熟期能检测到。己醛、(Z)–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2–环己烯–1–醇是未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E)–2–己烯醛、乙酸乙酯、γ–己内酯、γ–庚内酯、δ–辛内酯是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利用植物调节剂调控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对葡萄植株全部果穗进行喷穗处理,设置坐果期喷施100 mg/L ABA、转色期喷施清水(ABA处理),坐果期喷施0.4 mg/L EBR、转色期喷施清水(EBR1处理),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0.4 mg/L EBR(EBR2处理)和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清水(对照处理,CK)4个处理,取成熟葡萄果实酿造葡萄酒,测定不同处理葡萄果实的穗质量、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及葡萄酒的残糖、pH值、干浸出物、酒精度和挥发酸;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成熟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ABA和EBR处理能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加速葡萄成熟,并提高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酯类、醇类等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CK、ABA、EBR1、EBR2 4种处理葡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28,34,31,31种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酮类、萜烯类、酸类和酚类等。与CK相比,ABA、EBR1和EBR2处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4.50%,11.16%和17.17%。3个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且以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葡萄果实酯类物质总量较CK提高了27.82倍,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2.29%和24.13%。【结论】外源激素ABA和EBR处理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提升及香气物质的合成。ABA处理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及EBR1和EBR2处理醇类物质含量均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9.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草莓‘宁玉’及其亲本果实发育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宁玉’及其亲本果实中共检测出97种芳香物质,主要包括酯类、烷类、酮类、酸类、醛类、醇类、呋喃类;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草莓香气物质的数量和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果实的成熟,酯类物质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从‘宁玉’、‘幸香’和‘章姬’成熟果实中分别检测出香气物质55、57和56种;‘宁玉’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丁酸甲酯、乙酸己酯、己酸甲酯是共同遗传自父母本的,DMMF是遗传自父本‘章姬’的,而γ-葵内酯、DMHF是‘宁玉’自己特有的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0.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草莓‘宁玉’及其亲本果实发育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宁玉’及其亲本果实中共检测出97种芳香物质,主要包括酯类、烷类、酮类、酸类、醛类、醇类、呋喃类;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草莓香气物质的数量和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果实的成熟,酯类物质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从‘宁玉’、‘幸香’和‘章姬’成熟果实中分别检测出香气物质55、57和56种;‘宁玉’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丁酸甲酯、乙酸己酯、己酸甲酯是共同遗传自父母本的,DMMF是遗传自父本‘章姬’的,而γ-葵内酯、DMHF是‘宁玉’自己特有的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成熟度冬枣常温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熟期和半红期冬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贮藏条件下不同成熟度冬枣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白熟期冬枣贮藏品质较佳,腐烂少,呼吸速率低,但后期乙烯释放量高。  相似文献   

12.
以 2种成熟度 (全红和半红 )的赞皇大枣为试材 ,研究了采后常温下贮藏时果实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的褐变度、SOD活性、MDA和糖的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 ,与半红果相比 ,全红果的褐变度、MDA和糖的含量较高 ,SOD活性差异较小 ;贮藏前期 ,全红果的POD和PPO活性、蛋白质和总酚含量高于半红果 ,而在贮藏后期又低于半红果。  相似文献   

13.
以10年生的中宁圆枣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后期(白熟期 ̄全红期)生理和生化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中宁圆枣果肉硬度变化具有明显的2个阶段,从白熟期至初红期,果肉硬度大幅度降低;从初红期至全红期,硬度维持在12.0 ̄12.5kg/cm2。(2)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686;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54。(3)果实发育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均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葡萄糖含量和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中宁圆枣果实在白熟期前以积累单糖为主,果实糖份累积总体表现为“果糖 蔗糖”型。(5)随着果实发育成熟,果实相对甜度不断增加。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果糖含量与果实相对甜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0.9827、0.9750和0.9259;葡萄糖含量和果实相对甜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117。  相似文献   

14.
冬枣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冬枣用PE打孔袋包装后,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贮后2个月,半红果的贮藏效果明显好于全红果,0℃半红果的软果率和腐烂率分别比0℃全红果低36和23个百分点,Vc含量损失减少47.1个百分点;0℃的贮藏效果好于-2℃,0℃半红包装果的软果率和腐烂率分别比-2℃半红包装果低16和6个百分点,Vc含量损失减少175个百分点;PE包装有利于冬枣的贮藏,0℃半红包装果的脆果率高达71%,而对照为0。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烤烟类胡萝卜素降解组分、降解香气成分含量及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烘烤时间的推进逐渐降低,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和紫黄质在定色期的降解幅度均为:慢速升温(1℃/2.0 h)>中速升温(1℃/1.5 h)>快速升温(1℃/1.0 h),慢速升温处理类胡萝卜素总量降幅达76.1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物质含量以慢速升温处理最高(39.73μg·g-1),其次为中速升温处理(35.07μg·g-1).烟叶各颜色参数在定色期开始后的18 h前后均有一个高峰,定色过程中亮度(L*)、红度值(a*)与烟叶类胡萝卜素及其各组分含量均呈负相关,其中a*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好.可见,定色期以1℃/2.0 h升温利于烟叶类胡萝卜素的充分降解和外观质量及香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变黄末期变黄程度对翠碧一号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变黄末期烟叶变黄程度对三明CB-1烤烟品种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末期烟叶变黄程度的提高,烤后烟叶中的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分含量在中部烟叶中先升后降,以"黄片青筋"时最多;在上部烟叶中持续增加是在"基部青筋基本消失"时最多;但无论中部烟叶还是上部烟叶,酸性香气组分含量都是先升后降,碱性香气组分含量都是先降后升.试验认为,三明烟区烘烤CB-1烟叶时,中部烟叶变黄末期变黄程度以"黄片青筋"为宜,上部烟叶以"基部青筋基本消失"为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和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色期和干筋期的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够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8.
烤烟密集烘烤变黄期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变黄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组分、酶活性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变黄期烤烟类胡萝卜素各组分降解、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均随烘烤过程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低温低湿变黄(T1)和低温中湿变黄(T2)β-胡萝卜素在变黄结束时含量较低,其值分别为17.14 μg?g-1 FW、19.00 μg?g-1 FW。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在各处理中随温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变黄处理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的比例和烤前相比均有所升高,高温变黄处理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叶黄质与叶黄素的比例和烤前比均升高,而新黄质和紫黄质则与之相反。烤后烟叶T1、T2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尤其是T2处理,其值为76.31 μg?g-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87.5634 μg?g-1,其次为T1处理,为81.1192 μg?g-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变黄期T1、T2处理有利于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充分表达,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更充分。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变黄期POD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变黄期低温和相对较低的湿度条件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性,使LOX与POD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并在36—48 h适当延长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充分降解类胡萝卜素物质和改善烟叶香气品质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酚类物质对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以''黑比诺''葡萄为试材,通过在酒精发酵前添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对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主要香气物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酒精发酵的进行,样品中香气物质的含量逐渐积累,并在苹-乳发酵阶段达到最高。同时,与对照和迷迭香酸处理酒样相比,咖啡酸处理可明显提升发酵阶段各类香气物质浓度。进一步的香气轮廓模拟、主成分和聚类热图分析表明,咖啡酸处理酒样与乙酸乙酯等酯类,以及香叶醇等萜烯类香气物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推测其可赋予酒体浓郁的花果香味。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研究了密集烘烤干筋期不同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筋阶段的湿度状况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干筋后期(60℃以后)湿度能够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中以处理T3(干球温度54~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