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一条高效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竹叶抗氧化物提取均具有显著影响,优化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0.3098 mg/mL,提取物中含有总酚3.34%,总萜2.89%.为鸡毛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选锥栗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试验因素,以锥栗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对锥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锥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超声提取20min,固液比为24,提取温度为50℃。按此工艺提取,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0685%;且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石榴皮多酚,乳化交联法制备石榴皮提取物微球,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壳聚糖沉积时间、乳化剂用量和海藻酸钠用量对微球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皮最佳提取条件下干浸膏得率为50.5%,其中干浸膏中多酚质量分数为47.8%;采用二项式方程拟合微球实验结果,相关性较好(r=0.994),海藻酸钠用量0.98%、壳聚糖沉积时间2.56 h、乳化剂用量17.83%、固化时间5 h,戊二醛1 m L为优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此条件下微球载药量为12.19%,与预测值偏差较小。最优条件下微球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6.92%,四联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2.70、2.78和2.72 cm。37℃,75%湿度下放置一星期后的石榴皮提取物和及其微球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8.53%,91.26%。  相似文献   

4.
为给石榴皮中有效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理论基础,以石榴果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提取总黄酮的最适工艺参数。得到总黄酮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优化工艺提取的石榴皮总黄酮得率高达56.25%,纯度高达23.42%。  相似文献   

5.
目的]印度黄檀叶含有多酚及类黄酮物质,研究印度黄檀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可为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印度黄檀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设计,检测在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功率120 w时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印度黄檀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鉴定印度黄檀叶乙醇-水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低浓度印度黄檀叶多酚能发挥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提取液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约为3.2 mg·L~(-1),略大于Vc的2.5 mg·L~(-1);不过,其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印度黄檀叶内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石榴皮中多酚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运用正交试验对石榴多酚的乙醇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影响石榴皮中多酚提取效果的4个因素。结果显示,石榴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2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L)1∶20,温度50℃,提取时间1 h,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时,多酚粗提物的得率44.98%,纯度50.12%,即石榴多酚得率达到22.86%。  相似文献   

7.
阔瓣含笑叶片总酚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阔辩含笑叶片为原料,定性鉴定了其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并时酚类物质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影响总酚提取率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液具有典型的酚类化合物特性,定性反应现象明显;阔瓣含笑叶片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酚提取率为10.57%.  相似文献   

8.
对东北原生种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乙醇提取法、超声波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3种不同的方法,从东北原生种猕猴桃果实和茎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结果如下:①对乙醇取法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为60%、提取4h。②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超声温度30℃、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60min,的条件下进行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最高。③对CO2萃取法中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00min。④比较几种方法的提取率,可知超声方法提取最好,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延胡索生物碱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中药延胡索的利用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延胡索生物碱得率以及生物碱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116 min,提取温度49℃,乙醇体积分数80%,乙醇用量10 mL/g(以延胡索计)。在此条件下提取3次,生物碱得率为0.598%,其纯度为17.38%。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蓝靛果抗氧化成分提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液料比、超声波作用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乙醇体积分数5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以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波提取蓝靛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蓝靛果鲜果2.5 g,液料比26∶1(mL∶g),提取温度52℃,超声波功率160 W,乙醇体积分数53%。此优化条件下,DPPH.清除率为67.13%。  相似文献   

11.
以花楸果为原料,对花楸果多酚进行乙醇提取,分别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对花楸果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研究花楸果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过氧化氢等的清除能力,同时与相同浓度的抗坏血酸进行比较,对其进行抗氧化性的研究。由结果可知,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40%乙醇浓度,40℃下提取90 min,该条件下多酚得率达6.73%。通过比较花楸果多酚提取物与相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性,确定花楸果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抗坏血酸要弱,但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抗氧化活性优化金花茶花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3-17
以金花茶的花为研究对象,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金花茶花超声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花茶花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金花茶花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1%、料液比1∶48 g·m L-1,提取时间53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是阳性对照药DL-α-生育酚(0.218 mg·m L-1)的1.5倍。金花茶花提取液中三大抗氧化物质总酚、总黄酮、皂苷的得率分别为:6.25%、17.18%、13.26%。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乌饭树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优化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提取溶剂,液料比65∶1 mL/g,超声时间80 min,超声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量为23.41 mg/g。该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法提取黄精总黄丽,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时间(C)、超声温度(D)进行单因素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 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应用 DPPH、ABTS及还原力测定等分析各组分抗氧化 能力 。结果表明:黄精总黄丽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48. 42mL.g - 1,提取时间50. 00min,乙醇浓度53. 33% , 温度54. 66节,在此条件下黄精总黄丽的提取率为30. 12土0. 03mg.g - 1,接近预测值,表明该响应面模型预测性较好;黄 精总黄丽对 DPPH和 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0. 25~3. 00mg. mL- 1 范围内呈递增趋势,具有剂量依赖性,且在质量 浓度为2~3mg. mL- 1 时,清除 ABTS自由基能力与维生素 C效果相当,显示其抗氧化活性较好,可作为良好的天然抗氧 化剂。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超声波-酶法提取油茶粕中的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加酶比、料液比、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对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对油茶多酚的提取条件做进一步的优化。通过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比1∶2、料液比1∶23(g/mL)、乙醇浓度55%、温度50℃、时间0.85h,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18.94mg/g。与理论值相比偏差较小,相对误差2%,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作为油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桃稠李果实花色苷的提取及抗氧化,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牡丹江产山桃稠李果实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花色苷得率为指标,探讨乙醇浓度、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得率的影响;体外抗氧化模型研究其抗氧化能力。结果:乙醇浓度60%~75%,固液比1∶15~1∶20,超声波时间35~40 min,超声功率在400 W左右,提取温度在30~40℃左右时,可以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参数条件,其浓度在1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在27%左右,其花色苷平均得率为:0.8 mg/g以上。结论:超声波法能快速提取山桃稠李果实中的花色苷,其花色显示一定抗超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刺五加茎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对其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0 g/ml,超声功率240w,提取时间50min,乙醇浓度85%,在此条件下提取物DPPH清除率为72.35%。此外,将最佳条件下获得的刺五加茎、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分别测定其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NO2-离子和还原能力,并与抗氧化剂V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茎叶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氧化功效,同浓度条件下,抗氧化剂Vc的清除率远远大于刺五加叶和茎提取物,刺五加不同部位醇溶性有效成分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叶茎。  相似文献   

18.
以石榴皮为原料,在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料液比、沉淀时间做了均匀设计试验,得到乙醇沉淀法提取石榴皮中多糖类化合物的非线性回归方程为:y=1.650—0.295x1-0.006x2+0.103x1^2,进而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沉淀时间2h,离心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9.
枸杞中抗氧化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对枸杞中抗氧化性物质进行了提取,碘量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了提取物与VC、VE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确定了提取枸杞中抗氧化物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的特点;枸杞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性物质,其抗氧化性低于合成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和VC,但高于VE和柠檬酸。其中,用60%的乙醇对枸杞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其抗氧化性最强。同VC、VE的协同实验证实:无论是VC还是VE同枸杞提取物均能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其协同效果高于BHT的抗氧化性,其中,VC的协同效果高于VE。因此从枸杞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并同VC使用可替代BHT。  相似文献   

20.
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优化工艺,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挖掘正交试验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和优化,获得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