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石灰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内蒙古呼集线的膨胀土为研究对象,用掺入石灰的方法来改良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并重点研究石灰对膨胀土强度及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本文所用的膨胀土的掺灰量为10%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为最优。  相似文献   

2.
以哈尔滨红旗大街道路工程为例,分析了二灰碎石作为路基层的强度形成机理和路用性能,对提高二灰碎基层早期强度的实际应用微了验证。在养生期和缩裂特性等方面与水泥稳定硝砾基层作了比较。竣工通车1a后的检测数据表明,二灰碎石基层的路表平均弯沉,基层顶同当量回弹模量及基层材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等项指标标均优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结构。  相似文献   

3.
固化风沙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固化剂稳定风沙土做底基层试验研究中,从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方面对固化风沙土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击实试验结果表明:掺8%固化剂风沙土最大干密度要比纯风沙土最大干密度增大很多而最优含水率略有下降。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风沙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固化剂掺量增加强度提高不显著,那么在固化风沙土中掺入20%-50%砂砾后,固化风沙土和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很显著。在固化剂掺量小于8%、砂砾掺量50%的固化混合料试验中,砂砾和风沙土混合料强度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成线性增加。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调整砂砾和固化剂二者掺量关系,固化砂砾和风沙土混合材料既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底基层、基层强度要求又能达到降低成本、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材料,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道路建设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分析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性能及其水稳定性,通过改变沥青集料的掺量、温度及养护条件,研究了掺量、温度及养护条件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通过改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及其水泥含量,研究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其含水量和水泥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对温度和养护条件的敏感性较大,并随着集料掺量的变化显著增加;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随着其含水量的降低而显著增加,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最佳的水泥含量一般在1.5%~2.0%。  相似文献   

5.
二灰碎石的骨料外露问题是影响沥青路面不平整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二灰碎石中骨料振实空隙率确定“基体材料”的含量,在路面结构层间加大摩阻结合力,采取提高混合料组成设计、加强力学分析,以及加大路面结构层间摩阻结合力的具体措施,增大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煤区堆有大量废弃煤矸石的现状,对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燃煤矸石等主要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用水泥和二灰稳定煤矸石的合理配合比,并对煤矸石混合料做了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其强度增长规律。该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降低通县乡公路造价,推动矿区周边通县乡公路建设进程,同时解决了煤炭工业区煤矸石的占地和污染。  相似文献   

7.
复合固结黏性土强度及抗裂性能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对用ZL-1土质固化剂、石灰、水泥作为固化材料的复合固结黏性土进行了试验设计,采用极差、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是对固结土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石灰,固化剂的影响较小。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虑了强度、造价以及施工难度等因素,确定了固结土的优化配合比,即固化剂用量0.015%、石灰用量6%。此优化配比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22MPa,与传统石灰土(石灰10%)7d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相等。对优化配合比条件下的复合固结黏性土与传统石灰土的抗裂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固结土的温度抗裂性能与干燥抗裂性能均优于传统的石灰稳定土。  相似文献   

8.
基于固化稳定法(S/S)在重金属污染场地处理方面的技术和研究,将硝酸镉(Cd~(2+))掺入土体模拟污染土,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掺入不同含量水泥、粉煤灰、石灰组成的固化剂,压实成型后分别养护7、28、60、90 d,通过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淋滤浸出重金属浓度和固化孔隙范围比例,探讨不同镉离子浓度、固化掺量配比和养护龄期对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增强,重金属浸出率降低,趋于稳定;水泥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性最大,水泥-粉煤灰-石灰掺量为8%-6%-6%时对抗压强度较为有利;28 d固化土其孔径主要分布于0.01~1μm,结构致密;10μm以上孔隙比例增加,导致强度降低,淋滤浸出浓度偏高,不利于固化水化产物填充。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寒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考虑矿料的骨架作用、沥青用量、矿粉用量,以劈裂强度(15℃)、冻融循环后残留强度比(-18℃-28℃)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抗冻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沥青混合料内部粗、细集料的比例,采用合适的矿粉用量,选取适当的粉胶比等措施,可以使混合料的抗冻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0.
掺砂对崩岗土壤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混合的砂土崩积堆发生二次崩塌时的力学特性,进行不同类型崩积堆室内模拟试验,探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崩塌特性。方法本文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实验,设计2种掺砂方式(分层掺砂和混合掺砂)和5种掺砂水平(0%、25%、50%、75%、100%),模拟不同掺砂方式和掺砂量对崩积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掺砂量越大,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小,掺砂量从0%增加至100%,强度从71.1 kPa下降为14.6 kPa;分层掺砂的试样,下层极不稳定,试样的强度小且破坏严重,同一掺砂量,混合掺砂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掺砂量为25%、50%、75%时,混合掺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比分层掺砂分别提高了53.28%、106.33%、21.13%;掺砂量低且混合掺砂时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大,上下层混合均匀的试样发生二次崩塌的可能性小。结论掺砂量显著降低了崩岗岩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掺砂量低时试样呈块状塌落,掺砂量高时呈碎屑状。同一掺砂量,混合掺砂较分层掺砂提高了无侧限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配合比实例出发,从应用的角度做了配合比设计,并应用两因素等重复方差理论系统分析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无侧压强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在8度地震区的受力变形性能,通过对C45细石混凝土27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15块棱柱体抗压强度试块、6块弹性模量试块以及2块应力-应变全曲线试块的试验,分析了立方体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C45细石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为0.68;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理论计算值相比,其弹性模量试验值较大,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峰值点应变以及极限压应变较小。最后,提出了C45细石混凝土弹性模量和简化三直线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立体绿化环境特点,旨在研制出适用于立体绿化墙面和屋面绿化施工用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并筛选出抗逆性强的植物。结果表明,水泥的理化性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当水灰比在0.25、集灰比为3∶1、碎石作为粗集料,可以制得有效孔隙率大于20%并且抗压和抗折强度较高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研究发现,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的抗压与抗折强度与集料尺寸大小成反比,随着集料尺寸的增大,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都随之降低。通过植生试验发现,垂盆草与佛甲草在植被砖上长势较好,盖度高且抗逆性强。研制出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已成功应用于立体绿化中,具有快捷、低成本的特性,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变击实次数,获取不同击数下的击实功,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不同击实功对新疆非耕地固化戈壁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新疆日光温室固化戈壁土墙体填筑施工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123-199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程》(JTG E51-2009)的测试要求,采用颗粒分析试验、击实试验测定土体的颗粒级配、类别和击实性能,研究戈壁土固化前的物理性能,进一步测定固化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1)随着击实功的增加,固化戈壁土最优含水率减小,最大干密度增大。(2)固化戈壁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养护龄期7~60 d期间随击实功的增加而增加,当养护龄期到60~90 d时标准击实数及以上的击实功所得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不大。(3)固化戈壁土在同一养护龄期内随着击实功的增加抗压回弹模量增大,在同一击实功下,抗压回弹模量随着固化戈壁土养护龄期的增加呈增长趋势。【结论】25%的标准击实功的固化戈壁土在养护7 d龄期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5.34MPa,满足日光温室墙体对强度(5.0MPa)的需求,可以节约施工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5.
柯昌君 《长江大学学报》2007,4(3):111-114,126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高铝粉煤灰进行了分析,在不同蒸压制度下通过未反应CH量的测定、结合水量的测定、冷热盐酸中溶出量的变化以及XRD、SEM等方法对该粉煤灰的蒸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刚玉、莫来石、赤铁矿和少量玻璃相,不含二氧化硅。在不同蒸压制度下,该粉煤灰石灰蒸压试样中水化产物主要为C-S-H(I)和水石榴石,水石榴石的量较多,蒸压试样的强度很低,其原因与粉煤灰中可参与反应的硅的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7 d和28 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水胶比、粉煤灰、纤维和引气剂;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对7 d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但对后期强度贡献较大;粉煤灰掺量为15%和30%时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