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双孢蘑菇进行低温、低盐、真空保鲜试验,得出初步结果,双孢蘑菇保鲜期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孢蘑菇的保鲜温度和真空环境,在2~4℃的低温环境下能够将复膜真空袋装的双孢蘑菇保鲜期延长到8~10 d。试验表明了低盐、低温、真空保鲜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稳定态二氧化氯进行双孢蘑菇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稳定态二氧化氯(ClO_2)进行双孢蘑菇保鲜试验发现:50ppmClO_2结合0.1%的CaCl_2溶液对采后的蘑菇浸泡清洗1分钟.能有效地提高双孢蘑菇的商品外观品质,在14℃下能保藏4天,2℃下能保藏6天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常温下,通过核果类专用保鲜袋、核果类专用保鲜袋加核果类专用保鲜垫、核果类专用保鲜袋加果蔬生理调节剂、PE食品保鲜袋处理,以直接放入纸箱存放作对照,对酥李进行保鲜贮藏试验,调查不同处理下酥李硬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不同处理随时间的硬度变化曲线,分析不同处理对酥李硬度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酥李常温保鲜存放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核果类保鲜袋配合果蔬生理调节剂处理效果明显,保鲜期比对照延长15 d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牛至精油-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复合膜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介孔纳米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Ps)和牛至精油(oregano,OEO)为原料制备抑菌复合膜,对双孢蘑菇进行包装,以未添加OEO-MSNPs的纯海藻酸钠膜为对照组,未经包装的双孢蘑菇为空白对照,研究其在4℃条件下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OEO-MSNPs/海藻酸钠复合膜可以保持双孢蘑菇良好的品质,显著抑制子实体的呼吸速率,并对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失重率、氧化褐变、菌落总数的增加以及硬度、抗氧化物质的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4℃贮藏条件下OEO-MSNPs/海藻酸钠复合膜可将双孢蘑菇的保鲜期延长至12 d,对延长蘑菇的货架期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保鲜剂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双孢蘑菇为材料,研究其适宜的贮运温度、包装材料和保鲜剂种类。结果表明,0℃是双孢蘑菇贮藏的适宜温度,泡沫箱为双孢蘑菇适宜的贮运包装材料,3种强氧化性保鲜剂,对双孢蘑菇具有很好的保鲜效果,分别为二氧化氯(50 mg·L-1~200 mg·L-)1、次氯酸钠(20 mL·L-1~50 mL·L-)1和过氧化氢(3%~5%)。贮藏20 d,经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处理的双孢蘑菇,其褐变指数分别为0.269、0.4和0.469,分别较对照CK低73.1%、60%和53.1%,其开伞率分别为20%、35%和35%,分别较对照CK低80%、65%和65%。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利用,以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有机肥为对照,采用直接还田施用的方法,研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鲜食糯玉米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工厂化废料含有的养分可以满足鲜食糯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可以代替常规有机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7,(6)
研究了在22℃、15℃、4℃下PE保鲜膜包装、PE保鲜袋打孔包装、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和PE保鲜袋真空包装四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对滑菇感官变化、失重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下,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其保鲜期可达到4 d,失重率为2.1%,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期在第3天出现,峰值为25 U/m L,丙二醛含量为0.547μmol/L。在15℃时,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可保鲜6 d,失重率为3.9%,其失重率仅为PE保鲜膜包装失重率的22%,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期较其他三种包装滞后1 d。在4℃下,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保鲜期可长达20 d。综合考虑4℃贮藏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类。一般栽培使用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只在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2010—2011年度,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夏秀2000",为双环蘑菇,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5℃,适宜出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7,(6)
采用相同环境的出菇方式,对四个双孢蘑菇品种进行了出菇,试验结果 :双孢蘑菇品种192、2000分别比对照品种2796增产14.4%和10.8%,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阙玉林  陈先西 《食用菌》2008,30(5):37-39
近年来,随着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意识的逐步提高,单用稻草作原料栽培双孢蘑菇远远满足不了种植户对生产和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要求。为此我所在福建省科技厅星火办、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所、省农业厅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及相关部门支持下,于2007年开展的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试验表明,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表现产量高、品质优且采收期提前6-7d等优点,既可解决稻草原材料紧张局面,又可减轻原材料农药残留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并对液氮菌种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栽培试验比较各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双孢蘑菇菌种的产量较理想;液氮菌种经活化处理后的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玉米杆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及技术。玉米秆适宜于发酵法进行食用菌栽培,发酵技术关键是较常规(例如麦草发酵料)培养料缩短发酵时间3 d~4 d,适宜栽培主要种类包括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等;同时,也可采用熟料法(常温灭菌)栽培食用菌,适宜种类包括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但玉米杆必须粉碎并经过5 d~6 d的发酵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蚕茧保鲜剂在双孢蘑菇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加珍珠岩的蚕茧作为固体保鲜吸附剂,分别在常温、低温、低温MA气调3种情况下进行处理。试验效应以双孢蘑菇的组织细胞膜渗透率、褐变度、感官品质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4.
棕色蘑菇主要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分析了棕色蘑菇(Agaricus brunnescens)ACCC50031的出菇温度、抗病性、子实体农药残留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供试棕色蘑菇正常出菇温度为2~26℃,对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2796为12~26℃;接种疣孢霉病菌21d后,双孢蘑菇2796的发病率达36%,而棕色蘑菇无病菇出现。10种农药施用后的检测结果表明,棕色蘑菇的子实体中无农药残留或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指标。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新鲜棕色蘑菇的粗蛋白、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4%、3.28%和1.26%,均高于双孢蘑菇2796。  相似文献   

15.
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摇瓶培养双孢蘑菇液体菌种的最佳条件,以期为高效制备双孢蘑菇液体菌种和还原型液体菌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加富培养基中,培养料浸提液添加量为50%,过氧化钙浓度为0.0100 g·(100mL)-1,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80 mL时,双孢蘑菇液体菌种的生物量达到0.95 g·(100mL)-1,比加富培养基提高了57.3%.得到的液体菌种经过抽滤浓缩后,用胶Y固化制备的还原型液体菌种,4℃保存30 d,仍保持固化前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保鲜加工护色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产品以白为佳,护色问题是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加工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护色剂护色是防止双孢蘑菇褐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从双孢蘑菇褐变机理开始,重点对双孢蘑菇保鲜护色剂和加工护色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分析,并对护色剂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安全高效的双孢蘑菇护色剂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甜玉米采后代谢旺盛,品质极易发生劣变,包装保鲜为最简单的解决方式。为明确包装材料对甜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以“BM380”甜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采用7种材料包装的甜玉米在2~5℃贮藏条件下的失重率、感官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的变化,并以感官品质为最主要指标判断包装材料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7种包装材料中,欧乐甜玉米保鲜袋在降低甜玉米失重率方面表现最优,在贮藏14 d时失重率仅0.746%;生物气调保鲜包装袋包装的甜玉米在超市冷链销售保鲜期最长,可达7d,比对照超市聚乙烯包装袋延长4d,贮藏16d时感官指数为3.01,仍具食用价值,其次是欧乐甜玉米保鲜袋包装,甜玉米超市冷链销售保鲜期为6 d,贮藏13 d时感官指数为4.33,仍具食用价值;复命锁鲜袋可以维持甜玉米的VC含量,贮藏12d的VC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46.8%,其次是欧乐甜玉米保鲜袋包装,贮藏12、15d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8.03%、11.32%;加厚(抗菌/保鲜)膜自制包装袋包装的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最缓慢,贮藏15 d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73.11%,欧乐甜玉米保鲜袋包装较对照显著提高49.09%。可见,欧...  相似文献   

18.
试验材料为双孢蘑菇.以加入珍珠岩的蚕茧作为固体保鲜吸附剂,分别在常温、低温、低温MA气调3种情况下进行处理.试验效应以蘑菇的组织细胞膜渗透率、褐变度、感官品质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20.
以双孢蘑菇为原料,用热水浸提双孢蘑菇多糖并研究其在抗衰老方面的功效;首先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进一步将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到的多糖进行浓缩、醇沉,冻干得到双孢蘑菇多糖干品,最后,测定双孢蘑菇多糖的抗氧化功效,包括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热水浸提双孢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50,温度为79.79℃,提取时间为2.6h,提取率可达到2.25%。得到的双孢蘑菇多糖干品为棕色粉末,易溶于温水,平均分子量为1.697×10^6(±1.992%)Da,并且双孢蘑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当多糖浓度为2mg/mL时清除率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