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索白蜡光合作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以白蜡优良无性系鲁蜡5号及原生绒毛白蜡为试材,对其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鲁蜡5号与对照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温度在32.85℃时净光合速率最大,两者无明显差异;在强光条件下,鲁蜡5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均高于对照;经相关性分析,鲁蜡5号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白蜡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含笑(Michelia figo(Lour.)Spreng.)叶片春季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次峰出现在13:00,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含笑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783μmol.m-2.s-1。同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而胞间CO2体积分数呈现出先逐步下降到12:00达到次高峰,而后下降,最后缓慢上升,到17:00到达最高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均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而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周玮  刘明骞  陈晓阳  丁美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575-10576,10589
[目的]对剑豆光合生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春季种植的剑豆(Canavalia ensiformis)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光合特性.借助光合助手软件,对剑豆的实测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剑豆的光补偿点为106.40 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976.80 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第1个峰出现在10:00,为25.48 μmol/(m2·s),l3:00出现波谷,即“光合午休”现象,14:00出现当日第2个峰值(15.57 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胞外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温度、蒸腾速率和空气湿度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对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的直接效应最大.气孔导度、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的直接效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鹤庆地区栽植的农桑1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测定,探讨了云南红土高原桑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各环境因子对桑树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牛膝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实现牛膝的规范化种植,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牛膝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7.07μmol/(m2.s),6.87μmol/(m2.s),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牛膝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为2.9mmol/(m2.s);牛膝气孔导度日变化呈轻微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分别为0.049mmol/(m2.s),0.045mmol/(m2.s);牛膝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牛膝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生态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臭椿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森林,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臭椿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椿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个峰出现在10:00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14:00左右,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9μmol/(m2·s)。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蒸腾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的活动状态。叶片水压亏缺的峰值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的峰值在同一时间出现,胞间CO2浓度因为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少,臭椿的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各环境因子主要对蒸腾速率、水压亏缺和叶面温度的作用而影响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影响最大,且对净光合速率起决定性作用,其相关系数为0.543。  相似文献   

7.
黄芩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黄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19.33,15.45μmol/(m2.s),有轻微的光合“午休”现象,黄芩净光合速率中午降低为气孔限制;黄芩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为7.98 mmol/(m2.s);黄芩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分别为381,301 mmol/(m2.s);黄芩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大气CO2浓度低是影响黄芩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四川桤木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进行光合测定。[结果]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11月呈单峰曲线,6、7、8、9、10月呈双峰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6月,为18.56μmolCO2/m2.s;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在4、7、8、9、11月呈双峰曲线,6月呈单峰曲线,10月呈一定的波动;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为早晚高午间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变化趋势不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相似。[结论]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但主要影响因子有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胞间CO浓度Ci,有效光合辐射PARi。  相似文献   

9.
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胡萝卜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胡萝卜不育系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低于保持系,说明不育系光合能力低于保持系。不育系与保持系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是主要限制因素。影响不育系与保持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照强度,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保持系较不育系高9.2%,主要生理因子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保持系均高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研究4年树龄的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设置接种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ers.)CokerCouch](接菌组)和不接菌(对照组)2种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樟子松08∶00—18∶00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参数,研究其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对照组和接菌组的Pn日变化绘制的都是"双峰"曲线。对照组的Pn是0.89~6.67μmol/(m~2·s),接菌组的Pn是0.51~10.90μmol/(m~2·s),最小值均出现在18∶00,最大值均出现在09∶00。接菌组Pn的日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影响Pn的环境因子存在共线关系。得到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照组:Pn=-120.96+63.083Cond-0.157Ta+8.06Ls+0.001PAR-0.05Ca+1.644RH(R~2=82.9,F=161 279.83);接菌组:Pn=5 910.823+92.104Cond-11.807Ta+12.622Ls-0.006PAR(R~2=0.92.7,F=2 045.23)。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对照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直接作用)的顺序是CondTaLsPARCaRH,间接通径系数(间接作用)的顺序是RHPARTaCaLsCond;接菌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是CondLsPARTa;间接通径系数顺序是LsPARCondTa。接菌组RH、Ca不是限制因子。[结论]试验结果为不同处理下影响Pn的主导因素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太原盆地玉米和大豆的光合日变化以及光合光响应变化。[方法]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各参数使用非直角双曲线和二项式曲线拟合。[结果]玉米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Pn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大豆日变化曲线由于天气状况的影响呈3峰型,Pn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2:00和16:00,不考虑下午天气状况影响的条件下,也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增加,玉米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n增大。当PAR达到1 900μmol/(m2.s)时,大豆出现光抑制现象,玉米在PAR达到1 700μmol/(m2.s)时出现光抑制现象。[结论]玉米和大豆均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植物特点,R2分别为0.958和0.932,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境条件对沙漠植物约书亚树(Yucca brevifolia)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8月初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移栽裸沙地、五角枫林地、银中杨林地以及樟子松林地的约书亚树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约书亚树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裸沙地和银中杨林地的约书亚树Pn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型,在11:00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裸沙地约书亚树日均Pn最大为9.67 μmolCO2/(m2·s),是五角枫林地的6.89倍,樟子松林地的3.87倍,银中杨林地的1.95倍.通过通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生境条件下约书亚树Pn的主导环境因子是PAR.[结论]该研究提示了约书亚树对不同生境的响应机制,可为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和推广该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构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构树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为构树的光合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构树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构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构树处于生长初期的条件下,其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与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密切,而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影响构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5.
大花蕙兰开花期的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大花蕙兰开花期的光合日变化特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大花蕙兰开花期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红霞、金茉莉的Pn、Tr和Cond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3: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不同品种Pn、Tr和Cond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间和高低不同。金茉莉的Pn、Tr优于引进品种红霞。推测2个品种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高产杂交稻组合C两优H255光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典型的干热天气,在自然条件下对超高产杂交稻组合C两优H255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峰值都出现在11:30。相关性分析得出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净光合速率也达显著相关。[结论]气孔导度对超高产杂交稻组合C两优H255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蒸腾特性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分枝期光舍蒸腾日变化及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为其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WL323高品质、WL414、大富豪)分枝期的Pn、Tr及相关的生理因子(Tl、Gs、Ci)和生态因子(PAR、Ca、Ta)的日变化,计算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苜蓿品种的PAR、Ta、Pn、Tr的日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的大小依次为WL323高品质〉阿尔冈金〉WL414〉大富豪;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LUE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主要受PAR、Gs、Ci的影响;Tr主要受PAR和Ta的影响。[结论]WL323高品质为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和低蒸腾的苜蓿品种,适应干旱的能力强;PAR、Ta、Gs、Tl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Tr的主要决定因子,Ca和Ci是其主要的限制因子;Gs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Pn的主要决定因子,Ci是其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加工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格尔87-5、石红206、石红3号3个加工番茄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加工番茄在9:00~11:00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里格尔87-5的Pn最大;3个品种在开花期的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13:00左右出现午间的光抑制现象;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保护和开发盐桦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盐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片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结果]晴天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0:00前后,为11.1773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6:00~17:00,为10.1551μmol/(m^2·s).盐桦蒸腾作用的最大值出现在16:00时前后,为7.3952μmol/(m^2·s),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相似。光合有效辐射达到1600μmol/(m^2·s)以后,盐桦幼树叶片光舍速率仍有增加:盐桦叶温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曲线型,峰值出现在14:00,最高叶温达39℃,在11:00~13:00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也同步下降,15:00之后,气孔导度下降而胞间CO2浓度的上升。[结论]盐桦是比较喜光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赵明新  孙文泰  张江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9-18690,18692
[目的]研究不同生草制度对雪青梨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适合雪青梨行间种植的草种。[方法]以雪青梨为试材,利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4种生草制度下,雪青梨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雪青梨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不同生草制度下雪青梨的Pn不同,行间种植三叶草处理的雪青梨叶片的Pn最高,为11.08μmol/(m^2·s),其次为黑麦草,为10.48μmol/(m^2·s),清耕条件下最低,为9.28μmol/(m^2·s);不同生草模式下清耕的气孔阻止值最大(0.349 5),黑麦草的最小(0.234 8);三叶草的水分利用率最大(2.848),清耕的最小(2.048)。[结论]该研究为梨树果园行间生草大面积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