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以海地瓜为原料,开展了海参多肽果冻制备工艺的研究。分别对卡拉胶、魔芋胶、柠檬酸、高麦芽糖浆等主要配方进行优化,获得海参多肽果冻的制备工艺为:5%的海参多肽液,0.3%卡拉胶,0.15%魔芋胶,0.06%柠檬酸,5.0%高麦芽糖浆,0.05%山梨酸钾。该产品营养价值高,感官性能良好,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为海参多肽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即食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本文探讨了不同脱腥、腌渍、护色及干燥工艺对蛤制品口感风味、水分含量及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组合试验确定了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脱腥工艺参数:2.0%茉莉花+2.0%姜汁,时间80 min;腌渍工艺参数:食盐5%、味精2.0%、白砂糖8%,时间4 h;护色工艺参数:D-异抗坏血酸钠0.10%,时间1 h;干燥工艺参数:温度75℃,时间3 h。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即食菲律宾蛤仔制品,风味独特,口感极佳。  相似文献   

3.
海带硫酸酯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提取海带硫酸酯多糖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粒度80~100目,固液比1∶50,提取时间4h,酶加入量60g/kg,提取率为5.641%,是热水提取工艺的1.93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新型即食海带脆片产品的加工工艺,采用盐渍海带为原料,对真空预干燥的海带进行微波膨化加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海带规格(长×宽)为2.0 cm×0.4 cm,经3%柠檬酸溶液浸泡脱腥处理,调味液浸泡30 min后沥干,60℃下真空干燥至海带原料水分质量分数为20%,微波膨化功率为320 W,微波工作/间歇时间为10 s/10 s,按照这样的加工工艺可制得营养即食海带脆片产品。  相似文献   

5.
对铜藻进行组织化处理制成铜藻粉末,本试验研究了铜藻粉末的三个关键工艺点。研究表明:①铜藻粉末脱腥工艺:铜藻粉末脱腥效果较为理想的是添加乙醇量与铜藻液量比为1:1,微沸时间为30min。②铜藻粉末漂白工艺:漂白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次氯酸钠浓度0.3%,pH值9,液固比4:1,漂白时间30min。③铜藻粉末粒度选择:选用铜藻粉末粒度为100目左右,它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较合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膳食纤维制品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鱼肉盐溶蛋白的凝胶特性与鱼糜制品的质地密切相关,而盐溶蛋白的凝胶特性又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为研究添加转谷氨酰胺酶(TGase)、海藻酸钠、卡拉胶、魔芋胶对宽体舌鳎盐溶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四元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宽体舌鳎盐溶蛋白凝胶保水性(Y)和凝胶强度(y)与各添加剂用量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确定了TGase、海藻酸钠、卡拉胶、魔芋胶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36%,1.00%,1.00%,0.71%,添加后舌宽体鳎盐溶蛋白凝胶网状结构致密均匀,保水性和凝胶强度分别为60.36%和55.20 g,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6.41%和351.80%。结果说明,合适的添加剂组合可以显著的增加宽体舌鳎盐溶蛋白凝胶的保水性和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培养液的不同盐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笼目海带(Saccharina sculpera)在不同盐度的培养液中配子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盐度20~30的条件下,笼目海带配子体大部分(60%~80%)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且其中50%以上为多细胞孢子体;在盐度35的条件下,大部分(80%~90%)笼目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有小部分(7.30%)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盐度20~30处理组。在盐度为40和45的培养条件下,所有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将笼目海带配子体育苗的盐度保持在20~30。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水产品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采用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阿拉斯加狭鳕鱼排进行复配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初始p H、温度、料液比、加酶量、复配酶比例、时间对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初始p H 7.0,温度47℃,料液比1∶2,加酶量3.0%,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比例1∶1,酶解时间3 h,此时酶解液水解度可达到38.74%。进一步的美拉德反应试验研究表明,在持续酶解9 h后,酶解液水解度、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趋势均趋于平缓,同时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评价差异不显著,因此最终确定酶解时间为9 h。该研究可为利用狭鳕鱼排酶解液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不同肉风味香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异枝麒麟菜酶法降解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施氏假单胞菌分泌的卡拉胶酶为工具,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异枝麒麟菜的酶法降解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pH、温度和卡拉胶酶添加量对还原糖生成量的影响。pH、温度和卡拉胶酶添加量与还原糖生成量的数学回归模型为:Y=0.3310 0.0107Z1-0.0848Z2 0.0451Z3-0.0012Z31-0.0055Z32 0.0186Z21-0.0940Z21-0.0635Z22-0.0125Z23;最佳的酶解参数为:pH 6.27,温度39.6℃,加酶量74.4 U,底物质量浓度为0.7595 g/L(总糖含量),酶解8 h。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实验(蛋白酶种类、加酶量、料液比、水解时间、温度和pH值),对鳕鱼下颌肉进行酶解分析,以水解度(DH)为指标,确定最适蛋白酶为复合风味蛋白酶,其单因子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为1 400 U/g(相对于鱼糜质量)、料液比为1:3、水解时间为5 h、温度为43℃、pH 7.6。经正交试验验证,复合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7.0,料液比1∶2,加酶量为1 400 U/g,水解8 h,DH可达42.62%。  相似文献   

11.
邱松林  陆昌盛  余蕾 《福建水产》2012,34(2):151-155
本试验对海藻原浆的加工方法及海藻挂面的优化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藻去腥的最佳工艺为醋酸溶液2%、浸泡温度80℃和浸泡时间30min,可制得无腥味的海藻原浆。在挂面生产中将小麦粉、去腥海带原浆、食盐和碳酸钠按质量比100∶80∶3.7∶0.2混合,可得到质量较好的具有海鲜味的海藻原浆挂面。  相似文献   

12.
褐藻酸钠可食性膜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原材料,通过混合水平正交试验,使用溶胶、混胶、脱气、倒胶、钙化、干燥工艺制备可食性膜,研究了不同褐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配比、溶胶温度、氯化钙质量浓度、钙化时间、褐藻酸钠质量浓度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工艺参数为:10mg/mL褐藻酸钠和50mg/mL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质量配比1∶1混胶,10mg/mL的氯化钙钙化10min;所得膜的厚度为0.14mm,抗拉强度为2.97 MPa,透光率为64.09%,干燥质量损失率为9.97%,人工胃液崩解时间超过24h,人工肠液崩解为2.07h。本工艺较为简单,成膜性较好,为进一步制备植源性空心硬胶囊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北极参(Cucumaria frondosa)营养价值高,体壁质厚,有极高的开发成多肽产品的潜能。本文以北极参为原料,研究最优酶解工艺。基本成分测定结果显示,北极参蛋白质含量95.03%,脂肪1.76%,灰分2.47%。以酶解液中多肽得率为检测标准,通过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加酶量、酶解时间、温度与pH,确定最优酶解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北极参的最优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为50℃、pH为8.0、料液比1:5、酶解时间为5h、加酶量为2.09%,多肽得率为15.38%;酶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占干重约85%;通过Sephadex G-50对北极参酶解液的多肽分子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量范围在1080~12052 Da。  相似文献   

14.
用脂肪酶对罗非鱼鱼皮进行酶法脱脂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适的酶法脱脂工艺为:pH值9,脱脂时间3h,酶添加量2%,料液比1:4,温度40℃,该工艺的脱脂率可达67.5%。通过超声波辅助脱脂研究表明其脱脂率并无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发酵饲料的制作与投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海带粉、扇贝边粉、豆粕、虾粉、马尾藻粉按照40∶18∶20∶7∶15的配比混合,经浸泡、研磨等预处理后,加入0.25%~0.5%的水产诱食酵母,发酵72h。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过发酵处理后,饲料中的大分子蛋白发生降解。按照刺参体重3%的投喂量进行为期50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生长明显优于普通饲料组(未发酵饲料),可见发酵饲料能够更好地满足刺参健康、快速生长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6.
李庐峰  吴靖娜  王茵 《福建水产》2012,34(4):335-338
采用灰化法对海带多糖凝胶颗粒加工过程各工序的海带碘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研究探讨了海带多糖凝胶颗粒加工过程碘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杀青处理对碘含量的流失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海水杀青的海带碘含量为0.066%,极显著高于淡水杀青海带(P<0.01);海带制备成多聚糖膳食纤维,其碘含量显著低于鲜海带(P<0.01),其中海水杀青海带制备的海带多聚糖膳食纤维的碘含量极显著高于淡水杀青及盐渍海带制备的样品(P<0.01);海带多聚糖膳食纤维加工成凝胶颗粒的过程中会造成碘含量的进一步流失。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生姜为原料,先用乙醚、正己烷、乙酸、乙酸乙脂、丙酮、乙醇为供试溶剂,确定了乙醇为生姜提取的最佳溶剂。分别以40%、50%、60%、70%、80%的乙醇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确定了70%乙醇为最佳提取浓度;再以功率为160w、320w、640w的微波,固液比为1∶10、1∶13、1∶16,对生姜进行150s、180s、210s的辐射处理。所进行的正交实验表明:生姜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320w、固液比1∶16、提取时间180s。所得生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实验表明:供试菌的抑菌圈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3mm、大肠杆菌11.7mm、枯草芽孢杆菌12.1mm、酿酒酵母13.5mm、黑曲霉15.2mm,生姜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依次为:黑曲霉>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得到各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938mg/mL、大肠杆菌43.75mg/mL、枯草杆菌43.75mg/mL、酿酒酵母菌5.469mg/mL、黑曲霉为2.734mg/mL。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建立的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拟得到桑沟湾海带的生长情况和最终的产量分布。并且运用数值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海带养殖密度,探寻桑沟湾海带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养殖密度越大,对海水流动的阻碍作用越强,海带生长期间由外海补充到湾内的无机氮营养盐就越少。因此,提高养殖密度,最终海带产量并非相应增加。由模型实验得到,0.9倍于现有养殖密度为最适养养殖密度,对应的最大海带养殖产出为7.21万t淡干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干海带加工出口脱水板状海带片的工艺和技术。采用干海带5倍量的自来水,加进适时软化剂及表面处理剂,浸泡10min,可以得很好的软化效果,且营养成份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20.
李旭光  张喜昌  张艳 《齐鲁渔业》2020,37(3):1-3,I0001
研究虾夷马粪海胆幼胆对鲜海带、盐渍海带、干海带、白菜和萝卜的饵料选择性。利用五种物料饲喂虾夷马粪海胆幼胆50天,检测海胆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结果发现,摄食鲜海带和干海带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9.83±0.29%)和(93.50±2.60%);摄食干海带和盐渍海带组的增重率最高,分别达到(120.36±3.13%)和(117.34土5.74%);摄食鲜海带和盐渍海带组的壳径扩增率最大,分别达到(4.74±0.45%)和(4.30±0.40%)。虾夷马粪海胆幼体摄食干海带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2±0.53。研究表明,鲜海带、干海带和盐渍海带都是虾夷马粪海胆的优选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