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分离自典型大肠杆菌病变和粪便的45株E.Coli通过4日龄雏鸡人工感染试验建立了大肠杆菌病的人工感染模型,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日龄雏鸡颈部皮下接种0.2ml菌液,接种后,前65h内雏鸡死亡率≥60%的菌株为强致病力菌株;死亡率〈60%,或出现典型大肠杆菌病变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试验期不引起雏鸡死亡也无病变者为无致病力大肠杆菌。试验的13株分离自粪便的菌株,2株为中等致病力,1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省29个养鸡场的136810只鸡在1992-1996年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为26.4%,死亡率为8.7%。从病死鸡分离出18株大肠埃希氏菌,主要血清型O78,O2和O1,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8.8%,16.7%和11.0%,分离菌株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和4日龄雏鸡,可使50%以上小白鼠在2d内死亡;30%以上雏鸡在7d内死亡,剖检存活鸡可见典型的大肠杆菌病病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集发病鸡眼部病料等作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共分离到2株大肠杆菌(9401、9403)和1株沙门氏菌(9402).9401号菌对雏鸡有致病力而对小鼠无致病力;9402号菌对雏鸡及小鼠均有致病力.9401号首和9402号菌对雏鸡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40×10(10)CFU、2.20×10(10)CFU;9402号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14×10(10)CFU.交叉凝集反应结果表明,9201、9202、9203、9301、9302、9303号菌属同一血清型;9304、9305、9306、9401、9403号菌分属不同血清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鸡胚致死率在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方面的应用潜力,试验采用SPF级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分别接种鸡大肠埃希菌菌株,检测20株鸡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的致死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株来源于患败血症鸡只的菌株致病力比较高,鸡胚致死率达到40%~70%;而来源于粪便的12株菌株中,10株菌株的致病力较低,其鸡胚致死率在0%~20%之间;雏鸡致死率与鸡胚致死率是相关的。表明鸡胚致死试验可反映出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强弱,即鸡胚致死率可作为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强弱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喻华英  贾桂珍  张玉刚 《中国家禽》2006,28(24):125-127,130
从新疆阿拉尔垦区的不同鸡场和屠宰点收集典型病变的病料100份,从中分离出大肠杆菌26株,并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主要血清型主要有O_(127)、O_(111)、O_(55)、O_(26)、O_(126)、O_(128)、O_(125)、O_(4),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所分离的6种血清型的菌株对3~5日龄内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多数菌株可使接种雏鸡94.4%死亡。通过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26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唑林钠最敏感,为该垦区鸡的大肠杆菌病诊断和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鸡泄殖腔取样,分离大肠杆菌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34株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将分离得到的34株大肠杆菌与购买的4株鸡大肠杆菌分别接种鸡胚,对致病力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分析90%置信区间,其中19株为致病力较强菌株(致死率大于上限38.4%),16株为致病力较弱或无致病力菌株(致死率小于下限25.1%),3株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致死率在上限和下限之间)。通过套式PCR对38株菌的iss基因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00%。结果表明,iss基因(increased serum survival gene)在鸡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38株鸡大肠杆菌均有iss基因,但致病力大小不同,故推测致病力大小可能与iss基因的存在无关。  相似文献   

7.
鸡大肠埃希氏菌制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苗用鸡大肠埃希氏菌O1、O2、O78标准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菌株毒力及保存代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标准菌在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及鸡裂解血液马丁肉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培养后的3株菌均符合鸡大肠埃希氏菌生化特性;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后的菌液制成蜂胶灭活疫苗,免疫30日龄雏鸡,1-2周后产生保护力,3周攻毒时保护率为100%,对同型异株(湖北地方分离株)的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3株菌都能使重20g小白鼠死亡、4日龄雏鸡死亡,剖解死亡雏鸡,均呈典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连续传5-10代的3株菌,其毒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病死雏鸡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送检的31只病死雏鸡中分离出30株致病菌,其中沙门氏杆菌27株,分离率90%,大肠杆菌6株,分离率20%。对其中5株沙门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进行了系统生化鉴定及血清型鉴定,证实5株沙门氏菌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占60%(3/5),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占40%(2/5),4株大肠杆菌中O22株,O61株,O1151株。对分离菌进行了雏鸡致病力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陕西几个主要养鸡地区送检的280只病、死鸡中分离出132株大肠杆菌,平均分离率为47.1%。以小鸡致病力试验筛选出60株具有致病力的E.coli,占分离菌的45.5%(60/132)。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其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试验调查了湖北省集约化鸡场1992~1996年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共调查29个鸡场136 810只发病鸡群,共有36 165只鸡发病.发病率为26.43%,共死亡11 908只鸡,死亡率为8.7%,最高死亡率为34%,最低死亡率1.7%,主要表现症状为:雏鸡败血症和与其它病混合感染;青年鸡呼吸道症状、关节炎、肠炎、全眼球炎;成年鸡腹膜炎、卵巢炎以及肠系膜、盲肠等处肉芽肿.共分离出18株鸡大肠杆菌,经血清型初步鉴定以O_(78)、O_2、O_1三个型为主要血清型,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8.8%、16.7%和11%.18株分离株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和4日龄雏鸡,可使50%小白鼠在48h内死亡,30%以上雏鸡在l周内死亡,发病存活鸡剖检均可见典型大肠杆菌病变.  相似文献   

11.
循化县岗察乡暖棚养羊试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范户与对照户暖棚养羊试验,对养羊农户暖棚内进行温度、湿度、牲畜保膘、繁活率等指标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比敞棚饲养,绵羊的产肉量、产毛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RSS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SS培养基中种群生长情况。方法在不同米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PH值的RSS培养基中接种相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以及在同样的RSS培养基中接种不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进行培养观察,计算其种群自然增长率及世代时间。结果米粉含量为20mg组的种群自然增长率最高;血清含量对种群自然,增长率影响不大,但在最高峰时,20%~25%血清组虫体密度最大;培养基在PH值为7.0和7.5条件下,虫体密度均在d4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结论培养基中适宜的米粉含量为20-30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25%,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7.5。  相似文献   

13.
14.
15.
应用盐酸克伦特罗(HCl-Clenbuterol)作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 ,借以提高其瘦肉率和减少其脂肪率已在欧洲导致多次的消费者集体中毒事件 ,促使欧美政府明令畜牧业禁用此药。中国农业部及药品检查管理局于2000年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应用此药作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本文综述了有关此药导致消费者集体中毒的事件和检验该药在肉品中残留量的精确方法及选择供检验该药残留量的合宜的畜体器官与组织标样等情况 ,借以提高国人认识应用此药作饲料添加剂对人的危害性 ,从而全力支持、拥护、贯彻执行我国政府的禁令 ,达到保证人民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尔夫球场狗牙根草坪杂草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马建霞  薛光 《草业科学》1999,16(2):55-57,51
根据文献报道,介绍了美国高尔夫球场狗牙根草坪杂草防除地进展,狗牙根草坪杂草防除的难点是禾本科杂草。用甲胂钠,阿特拉津或西玛津防除鼠尾粟,用费赛特及费赛特加灭草喹防除铺地黍,用甲胂钠及dithiopyr除草通,恶草灵,圃草定,黄草消防防马唐,用禾草灵,圃草定dithiopyr,除草通,恶草灵防除牛筋草;用灭草喹防除野草,供试狗牙根草坪品种为普通狗牙根,Tifway和Ormond。还介绍了禾草灵,西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传染性疾病越来越多,混合感染或多重感染十分普遍,给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将我们实验室2010年分别采自福建、广西、河南、上海、内蒙、浙江、江苏和山西等地发病猪场的185份病料,通过RT-PCR和PCR方法对其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繁殖障碍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圆环病毒2(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细环病毒2(Torque teno virus 2,TTV2)等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的病料中PRRSV、PCV2和TTV2的阳性率比较高,分别为49.2%、62.2%和95.1%。有些地方TTV2的阳性率高达100%;同时,还存在很普遍的PRRSV与PCV2、PRRSV与TTV2、PCV2与TTV2等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7.6%、45.4%、58.4%;以及PRRSV、PCV2与TTV2的三重感染率为24.9%。同时对部分PRRSV阳性病料的PRRSV GP5和nsp2基因分别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表明病料中的PRRSV的GP5和nsp2序列与PRRSV HuN4株的相应序列的亲缘关系分别在98.2%和96.2%以上,且在nsp2区域都存在30个不连续氨基酸的缺失,说明现在临床中所流行的PRRSV可能仍是与高致病性PRRSV基因型相似的病毒。通过本文可以及时了解当前养猪场的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为猪场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检测15头奶牛离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体内产生抗体免疫应答的结果表明,1.0μg/ml的PWM或SEB使PBMC增殖达最高值,但在分泌Ig中却表现出不同作用,还发现在群体内离体细胞增殖强度的变异程度小于分泌的Ig量的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SUMMARY: An outbreak of sarcoptic mange in a colony of koalas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amitraz as a 0.025% aqueous suspension. Several koalas died in the 9 months preceding treatment, with lesions suggestive of Sarcoptes scabiei ; however, no further deaths occurred following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complete recovery of all affected anim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