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卧龙"五一棚"区域内的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冬季栖息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红腹角雉冬季喜欢在2 400~2 800 m海拔段东坡陡峭坡面(﹥45°)的中坡位和下坡位活动,活动生境一般位于距水源近(0~100m)、林下植被盖度(0.10~0.15)和竹子盖度(0.6~0.9)较好,大树较多(5~10株.样方-1)的位点。通过与前人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选择研究的对比,发现虽然红腹角雉与大熊猫同时分布于五一棚相同海拔段和竹子盖度相似的区域,但选择的坡度不同(大熊猫选择20°~40°的坡度),并且两者在食性上差异显著。对自然因子和主要食物要求的差别,可能正是红腹角雉和大熊猫能长期共存于"五一棚"区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化学分析和部分粪便收集法,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妊娠后期梅花鹿精料营养成分及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连其精料中干物质(DM)含量为95.71%,粗蛋白(CP)为22.88%,粗脂肪(EE)为5.37%,粗纤维(CF)为4.16%,无氮浸出物(NFE)为56.21%,粗灰分(Ash)为7.09%,Ca为1.57%,总能(GE)含量为17.74mJ/kg;母鹿日干物质摄入量为1.26kg,DM、CP、CF、Ca和GE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4.26%,74.26%,82.74%,69.38%,79.41%和78.25%。精料中主要营养成分、干物质日摄入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均较高,能满足妊娠后期梅花鹿母鹿在动物园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梅花鹿茸胶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MTT法(刀豆素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2.耳肿胀法(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3.Jerne改良玻片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4.血凝法(血清溶血素测定)。5.小鼠碳廓清试验。6.半体内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7.乳酸脱氢酶测定法(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梅花鹿茸胶囊对试验动物产生如下作用:1.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2.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苜蓿草粉对黄河鲤鱼消化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  王成章  严学兵  史莹华  王彦华 《草地学报》2010,18(1):121-125,136
选取来源一致、体质健康、尾均重为248.70±1.31 g的黄河鲤鱼750尾,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5%(试验Ⅰ组)、10%(试验Ⅱ组)、15%(试验Ⅲ组)和20%(试验Ⅳ组)紫花苜蓿草粉,研究其对黄河鲤鱼消化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苜蓿草粉的添加对黄河鲤鱼消化道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2)肝胰脏和前、中、后各肠段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着苜蓿草粉的添加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5%和10%的苜蓿草粉添加组在肝胰脏和后肠中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和10%添加组在肝胰脏和各个肠段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适宜水平的苜蓿草粉(5%、10%)能够提高黄河鲤鱼肠绒毛高度,在前肠,10%添加组的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含量的苜蓿草粉(15%、20%)则降低了肠绒毛高度。综合表明,在黄河鲤鱼饲粮中添加10%苜蓿草粉能显著提高其消化酶活性及肠绒毛高度。  相似文献   
5.
苜蓿草粉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及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不同水平0%(对照组)、5%(试验Ⅰ组)、10%(试验Ⅱ组)、15%(试验Ⅲ组)和20%(试验Ⅳ组)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粉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生长性能及着色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Ⅲ组显著(P<0.05)、试验Ⅳ组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在肌肉中,各试验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皮肤中,试验Ⅰ组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的饲料增重成本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表明,在鲤鱼饲粮中添加5%~10%的苜蓿草粉为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26℃范围内,黄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孵化速度随水温上升而加快。其中18~22℃是黄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孵化率最高,20℃时达89%,畸形率最低;受精卵42 min细胞开始分裂,3 h 30 min为多细胞期,7 h为囊胚期,22 h胚孔关闭,37 h仔鱼开始孵出,孵出仔鱼健壮活泼。当水温高于26℃或低于16℃时,黄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4℃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12 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28℃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黄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22.2~483.6(h.℃)。黄鲷发育的阈温度为7.88℃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成年东北虎腿骨中氨基酸成分。[方法]采用日立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1只正常死亡的健康成年东北虎腿骨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成东北年虎腿骨中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较高,在2~6%之间,甲硫氨酸含量最低,小于0.6%。[结论]东北虎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测定结果对东北虎在免疫学、疾病诊疗、生理和生化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难得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卢振彬  杜建国 《水产学报》2008,32(3):362-368
为了评估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的种群资源现状,2000-2002年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船采集的条尾鲱鲤样品,进行其种群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与1977、1994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讨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条尾鲱鲤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169mm,优势叉长组101~130mm,平均116.3m.体重范围6~86g,优势体重组21~40g,平均34.4g.年龄范围0~5龄,优势年龄组1龄,平均年龄1.12龄.渐近叉长L∞为182.73mm、渐近体重W∞为131.42g、生长速率K为0.4204、t0为-1.0424、体重生长拐点tr为1.5933.总死亡系数Z为2.1077,自然死亡系数M为1.0677,捕捞死亡系数F为1.0400,开发比率0.4934.与1977比较,1994年发生了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个体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和生长参数L∞和W∞趋小,生长速率K增大,拐点tr提前及初次性成熟提早等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种群资源基础处于最脆弱时期.2002年与1994年比较,虽然渔获个体有所增大,生长速率K有所下降,初次性成熟叉长略有加大,资源基础稍有好转,然而体重生长拐点tr继续提前,捕捞死亡系数还在加大,开发比率仍然较高,各项生态学参数与1977年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表明资源仍处于脆弱阶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与该渔场的底拖网渔业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变化相吻合,尤其1994年以来捕捞强度和渔获量不断加大,而且大量捕捞幼鱼,已对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生态学参数趋向种群脆弱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及资源的管理力度,以剩余产量模式估算的底拖网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6.94×104t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为2180艘福建标准单拖渔船及条尾绯鲤最小可捕标准91.67mm、16.89g进行管理.以求条尾绯鲤等底层、近底层鱼类资源得以明显恢复,实现底拖网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ScantsovifrousTemmincketSchlegel,1846肠道微生物进行分离与16S、18SrDNA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然后结合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产蛋白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从突额鹦嘴鱼肠道分离纯化出23株微生物,其中14株产酶,以产蛋白酶与淀粉酶为主,部分产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产酶微生物主要为Bacillussp.;分离出3株菌(H-16、J-13与Y-13G)其16S、18SrDNA序列与模式种相似度低于97%,为潜在的新种。研究表明,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肠道含有大量产酶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Megalocytivirus belongs to the Iridoviridae family and is known to affect finfish. Megalocytivirus epizootics have been reported to occur in several cultured fish species in China; however, no megalocytivirus associated with rock bream, Oplegnathus fasciatus (Temminck & Schlege), has been documented.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a megalocytivirus, rock bream iridovirus (RBIV)‐C1, detected in cultured rock bream in a fish farm in China that had been inflicted with a high‐mortality disease outbreak.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conserved genes showed that RBIV‐C1 shares over 90% overall identities with a number of known megalocytiviruses.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RBIV‐C1 as hexagonal particles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for megalocytiviruses. In vivo infection study indicated that, following inoculation into rock bream, RBIV‐C1 induced 100% mortality 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Mx, IL‐1β and IL‐8. The infected fish exhibited pathological sign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naturally diseased fish. Furthermore, studies in a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L.) model indicated that RBIV‐C1 induced acute infection in turbot that led to 100% mortalit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BIV‐C1 is highly virulent to rock bream as well as turbot and that RBIV‐C1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number of previously reported megalocytivirus and likely a genetic variant of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