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通过确定不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NPV)毒株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毒力水平的差异,为有效提高茶尺蠖病毒的防效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浸渍法,测定EoNPV浙江毒株(EoNPV-ZJ)和江西毒株(EoNPV-JX)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3龄幼虫的毒力水平;通过克隆测序,多重比较分析EoNPV-ZJ和EoNPV-JX毒株同源重复区hrs)。结果表明,EoNPV-JX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3龄幼虫14 d的LC50分别为5.95×106 PIB·mL-1和3.14×106 PIB·mL-1,EoNPV-ZJ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3龄幼虫14 d的LC50分别为1.13×107 PIB·mL-1和5.04×106 PIB·mL-1。EoNPV-JX和EoNPV-ZJ的hr1大小均为1 795 bp,含有11个完全回文序列,hr3大小均为665 bp,含有3个完全回文序列,与已报道的安徽毒株(EoNPV-AH)无差异;而hr2差异较大,其中EoNPV-JX hr2为864 bp,含有7个完全回文序列,EoNPV-ZJ hr2为1 168 bp,含有12个完全回文序列,均少于EoNPV-AH的18个完全回文序列。综合分析显示,EoNPV不同毒株对茶尺蠖的毒力水平高于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oNPV-JX毒株对灰茶尺蠖的毒力高于EoNPV-ZJ毒株,造成EoNPV不同毒株毒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hr2序列回文序列个数相关。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七肽重复区基因的克隆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融合蛋白(F)的基因序列,利用LearnCoil-VMF与ExPASy软件预测出两个七肽重复区(heptad repeat,HR1与HR2),应用搭桥PCR拼接的方法获得HR1与HR2基因,将其直接克隆到pGEX-6p-1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用PCR及双酶切方法鉴定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弱毒株主要致肿瘤相关基因变异情况,本研究根据MDV GA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扩增基因组重复区的引物,得到MDV814疫苗株病毒基因组中约26kb的序列片段。与GenBank登录的强、弱毒株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扩增的MDV1型814疫苗株的长重复区为12774bp,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有48个;短重复区为11426bp,预测的ORF有38个。发现了4个MDV814株特有的ORF。814株在编码Meq、RLORF6和23ku的重叠基因内具有类似于疫苗株CVI988的177bp的插入;在RLORF12基因编码区内存在69bp的缺失,该缺失位于病毒复制起始位点内。同时,发现7个814疫苗株特有的氨基酸突变,分布在6个ORF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鉴定发现,多个基因具有单核苷酸的突变,主要分布于Meq基因,其中氨基酸A115V(丙氨酸-缬氨酸),N142D(天冬酰胺-天门冬氨酸)的变异是814疫苗株所特有的。MDV814疫苗株重复区的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MDV致肿瘤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PCR方法从家蚕基因组DNA扩增了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b1基因(CIb1)4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构建由其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家蚕BmN细胞,体外分析了该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家蚕CIb1基因启动子在BmN细胞中有微弱的转录活性;野生型BmNPV感染能增强启动子活性;hr3增强的不同长度CIb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活性有显著差异,提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4~-1nt包含了启动子的基本元件,而在-687~-465nt、-465~-317nt和-317~-74nt存在着主要的顺式元件。试验结果有助于阐明CIb1的表达调控机理和对家蚕天然性免疫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6.
7.
为分析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LMS分离株的分子遗传特性,本研究对该分离株基因组重复区(包括连接长重复区和短重复区的α样序列)进行了测定。LMS分离株基因组的长重复区为11 746 bp,α样序列为997 bp,短重复区为12 431 bp。在重复区内,预测存在43个ORF,与参考病毒株序列相比存在5个变异较大的ORF。重复区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LMS分离株与国内814株和欧洲pC12-130株亲缘关系较近。LMS分离株在短重复区潜伏相关转录本(LATs)编码序列的预测转录起始位点位置存在缺失;LMS分离株在α样序列内存在一个新的短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8.
丝素重链是家蚕丝素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丝素重链中间的核心区域由12个重复区肽段和11个非重复区肽段组成,非重复区是含有大量极性侧基的亲水性肽段。为了研究丝素重链各重复区组成序列的结构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适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高纯度分离。克隆了丝素重链非重复区编码基因片段f(1)及其延伸片段f(4)和f(8),并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F(1)、GST-F(4)和GST-F(8)。通过三点设计法优化诱导剂IPTG浓度、起始菌密度和诱导时间,采用SDS-PAGE电泳和BCA蛋白浓度检测法定性、定量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了融合蛋白GST-F(1)、GST-F(4)和GST-F(8)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起始菌密度D(600 nm)值分别为1.5、1.2和0.9,诱导剂浓度分别为0.2 mmol/L、0.2 mmol/L和0.3 mmol/L,诱导时间分别为3 h、4 h和5 h。在上述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3种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达到50~90 mg/L,可满足后续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SGM01强毒分离株的F基因克隆出两段七肽重复序列(Heptad Repeat Region,HR)HR1和HR2,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SGM01分离株的HR1区与F48E9、LaSota的同源性分别为95.2%、93.7%;HR2区与F48E9、LaSota的同源性分别为89.1%、85.5%。将HR1和HR2分别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6p-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蛋白。这为研究HR1和HR2的结构以及其在F蛋白融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分离株基因组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基因组DNA含有7个同源重复区,分别包含3~8个64 bp不完全回文序列,在回文序列中心均含有一个Pvu I限制性酶切位点,并且存在多个正向或反向互补的重复序列和与病毒基因组DNA复制相关的motif基序,对7个hrs中40个回文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序列的核苷酸一致性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