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以乙二醇乙醚和精制大豆油在金属钠催化下合成出了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考察了该生物柴油作为替代燃料在性能方面与柴油的差别;研究了作为柴油添加剂,其加入量对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的燃料特性达到了国外生物柴油生产标准,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使用,也可与矿物柴油掺合使用,提高了柴油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二步法催化高酸值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催化高酸值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002CR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高酸值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甲醇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然后用氢氧化钾催化油中的甘油三酯和甲醇进行酯交换.结果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酸摩尔比2:1,反应温度60℃,进耕速度3 mL/min.该条件下大豆油酸值可降至1 mgKOH/g以下.酯交换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5%,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5℃.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我国0#柴油(GB252-1994优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This work describes the mechanical and solvent extraction of Sterculia striata seed oil.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seeds contain up to 41% in oil, which has an unusual composition. Indeed, up to 50% of the fatty acid contain cyclopropenoid ring. The oil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bio-oil and biodiesel and their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Some of the studied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 striata biodiesel are in acceptable range for use as biodiesel in diesel engines, showing a promising economic exploitation of this raw material in semi-arid region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cyclopropenoid ring remains after transesterification and is decomposed during pyrolysis.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CaO-人造沸石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按L25(56)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确定了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4%,醇油摩尔比为9∶1,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70℃,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8%;并运用了FT-IR、TG-DSC、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以潲水油为原料,研究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原料转化率为86.9%。该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含量高达95.71%。[结论]以潲水油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生物柴油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定了对菜籽油分与脂肪酸组分同时测定的气谱快速方法,基于使用氢氧化四甲铵为催化剂,酯交换在汽化室以热解方式进行,可使油分定量地转换成脂肪酸甲酯。甲酯总峰面积的大小,可作为含油量的量度,与外标作比较,求得菜籽的含油率;再对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作归一化法处理,便可求得各脂肪酸的含量;与油重法和IUPAC庚烷法测定结果相比较,其相对误差分别为±3%和±3—10%,符合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及其工艺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反应温度、醇油比、水和游离脂肪酸、共溶剂及催化剂等因素对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伍丹  施永聪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89-5690
[目的]对油脂与甲醇经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氧化钙熟化后重新煅烧制得催化活性强的氧化钙,应用于菜籽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对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的活化温度等条件进行探讨。[结果]在反应时间为2.5 h,温度为65℃,醇油比为6∶1,催化剂投放量为5%,活化温度为850℃时,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8%,产品的黏度符合国际标准。[结论]氧化钙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固体催化剂符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米糠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和燃料特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研究了米糠油在KOH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甲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了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米糠油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催化剂质量分数0.9%、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5min。通过实验对其燃料性能进行研究,将各项燃料性能和美国ATSM或德国DIN标准进行比较,均达到相关标准。测定了燃用生物柴油的柴油机输出功率、油耗及其排放性能,并与0号柴油进行了比较,其燃料性能和0号柴油相当,并可显著降低CO、HC排放量,而NOx排放量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以乙二醇乙醚和精制大豆油在金属钠催化下合成出了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考察了该生物柴油作为替代燃料在性能方面与柴油的差别;研究了作为柴油添加剂,其加入量对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的燃料特性达到了国外生物柴油生产标准,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使用,也可与矿物柴油掺舍使用,提高了柴油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