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主动脉注射是生产转基因鸡的经典方法,该方法不需换壳培养,但壳内注射技术难度大,并且无法实时观察后期胚胎发育情况。本实验对背主动脉注射法进行了改进,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壳外注射至150枚HH 14~16期(Hamburger-Hamilton Stage 14~16)鸡胚背主动脉中,再进行换壳培养,继续孵化至出壳,观察和分析改良背主动脉注射法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法和胚盘下腔注射法对发育8、14、18、21 d鸡胚存活率、孵化率以及EGFP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鸡胚存活率均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与胚盘下腔注射组(P<0.05或P<0.01);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的鸡胚孵化率(37%)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16%)与胚盘下腔注射组(28%)(P<0.01);荧光蛋白手电筒检测显示,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鸡胚EGFP阳性率(17%)明显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13%)与胚盘下腔注射组(12%)(P<0.01)。综上,背主动脉壳外注射结合换壳培养提高了转基因鸡胚胎孵化率和EGFP阳性检出率,对提高转基因鸡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脂质体转染第Ⅹ期胚盘细胞的方法将外源质粒pEGFP C2经脂质体包裹后注射到鹌鹑种蛋Ⅹ期胚盘下腔,孵化种蛋.提取孵化6d的鹌鹑胚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嵌合体阳性率为84%,证实外源基因在胚胎中的表达.对孵化至出壳的G0代鹌鹑组织进行DNA提取并PCR分析,以及组织切片荧光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在G0代鹌鹑组织中成功表达.结果表明脂质体转染胚盘细胞是一种制备转基因鹌鹑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体内感染源于第X期胚盘细胞的方法获得嵌合体鸡。【方法】将扩增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our-pBabe中获得重组逆转录表达载体;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其与包装载体pVSVG共转入293 10A1包装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得到病毒原液经超速离心浓缩200倍后注入种蛋(第X期)胚盘下腔,孵化种蛋。提取孵化5.5天的鸡胚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构建含EGFP完整开放阅读框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our-pBabe-EGFP,提取孵化5.5 d鸡胚基因组DNA,经PCR、Southern杂交检测,嵌合体阳性率分别为75%和66.7%。【结论】通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体内感染鸡胚盘细胞的方法可获得嵌合体鸡。  相似文献   
4.
狼山鸡-AA肉鸡嵌合体的制作及其转基因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Ⅰ:以狼山鸡为供体,AA肉鸡为受体,通过赤道开窗法制作了狼山鸡-AA肉鸡的嵌合体.共操作了108枚鸡蛋,孵化成活19只,孵化成活率17.6%.获得表型嵌合体鸡胚22枚,其中15只孵化成活,嵌合体率为13.9%.对2只嵌合体公鸡解剖发现,有1只的睾丸发育异常.PCR扩增禽类W染色体特异性的重复序列发现,2只嵌合体公鸡的性腺都嵌合了供体异性的细胞.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嵌合体制作方法制备转基因鸡是可行的.试验Ⅱ: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在体外将外源pEGFP质粒转入到鸡X期胚胎细胞中,培养8 h开始有外源基因的表达,体外培养12 h后获得了21.43%的转染效率.将转染后的鸡胚盘细胞移入到受体AA肉鸡的胚下腔,孵化6 d后在8个鸡胚中检测到有外源基因的存在,阳性率为40%(8/20).  相似文献   
5.
外源基因导入鸡胚的两种显微注射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盘下腔显微注射和卵黄囊血管显微注射是向鸡胚中导入基因等外源物质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从实验操作难度、外源基因导入效果、对鸡胚存活率的影响等方面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胚盘下腔显微注射操作较简单,在鸡胚发育的不同日龄直至出雏后都可以检测到非整合的外源基因的存在,经胚盘下腔显微注射的鸡胚的存活率为9.5%;卵黄囊血管显微注射操作难度大,在不同日龄及出雏鸡只中也可以检测到外源基因的存在,外源质粒仍以游离状态存在,并未与宿主基因组发生整合,经卵黄囊血管注射的鸡胚的存活率为35.7%.两者各有利弊,研究中应根据实验目的、导入外源物质的作用时间、样本量的多少选择适当的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家鸡胚盘染色体制备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鸡胚盘细胞染色体制备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制备时间,降低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用改进法制备的旧院黑鸡胚盘细胞染色体效果良好,易于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探索建立一种用绿色荧光蛋白对鸡原始生殖细胞进行标记分离的方法.克隆并测序鸡原始生殖细胞特异表达基因cvh1.6kb启动子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它含有类似于TATAbox和CAATbox的元件,在其远端上游区域还有多个GC富含区.将cvh基因启动子亚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栽pegfp-1的多克隆位点,成功构建表达栽体pcvh-egfp.重组质粒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分别转染鸡X期胚盘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于转染后12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胚盘细胞转染后12h可观测到绿色荧光表达,转染后24h荧光细胞增多,细胞形态均呈圆形、体积较大;在鸡胚成纤维细胞未检测到gfp表达.实验结果说明,由cvh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gfp可在X期胚盘细胞特异表达,为利用流式分离技术PGCs标记分离、纯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鳙鱼胚胎发育早期几个主要阶段发生的内部细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本文着重观察了卵黄、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卵黄多核体的形成。作者在镛鱼卵子受精后所形成的胚盘和以后产生的分裂球中都发现有卵黄颗粒的存在.因而指出,认为卵子在受精后由于卵质分离而形成的胚盘是不含卵黄的看法是不确切的。在鳙鱼胚胎发育的几个早期阶段.作者观察到在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与卵黄这种重要物质之间有某种有机联系。本文对卵黄多核体形成的问题连行了讨论。并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着重提到在桑椹期出现的一种深色细胞,在观察了这类细胞的发育和演变之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它们与卵黄多核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171-2175
为探究不同抗氧化剂对鸡胚盘细胞(blastodermal cells,BCs)冷冻保存效果,试验在冷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番茄红素(lycopene,LP)3种抗氧化剂,用胚胎程序冷冻仪冻存BCs,解冻后测定细胞活率(简称"活率"),并于培养24h后测定细胞贴壁率(简称"贴壁率")。结果表明:在活率上,除了0.05mol/L NAC组(76.7%)与800U/mL CAT组(77.3%)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贴壁率上,除了800U/mL CAT组(34.2%)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外,其余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NAC、CAT与LP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01mol/L(48.3%)、200U/mL(45.4%)与0.05g/L(39.8%)。因此,在冷冻液中添加适量的NAC、CAT或LP,可以提高BCs冷冻保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极显著提高解冻BCs培养24h后的贴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