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枇杷属亚热带果树,适应性广,种植容易,结果时间早,风味佳,种植区域广.  相似文献   
2.
3.
家畜直肠黏膜性脱垂是指家畜直肠末端的黏膜水肿而脱垂于肛门之外、不能回缩的一种病症,又称脱肛,常发于冬春季节。笔者临床共经诊患畜34例(其中马6例、驴5例、猪23例),采用莲花穴巧治的方法,均一次治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密植果园一旦进入盛果期,由于连年拉枝缓放形成的短枝、叶丛枝数量剧增,往往形成成串的花枝,这些花枝如不及时进行堵花剪,任其开花结果,势必加重疏花疏果工作负担,同时也造成养分过度消耗而影响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导致结果过量树势衰弱,形成大小年结果和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对串花枝的回缩,如果冬季识别不清时,则应在春季花芽膨大时进行花前复剪。串花枝回缩成功的标志是:枝势稳健,坐果率高,抽生短壮而又不徒长的育花枝;实践证明,就是坐果率不高的乔纳金、北斗等品种,如拉枝缓放后已形成串花枝,花芽的质量又好,回缩修剪…  相似文献   
5.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5):58-59
据《果树学报》2006年第2期报道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8年生大乌圆龙眼树为试材,研究了重回缩修剪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期解决目前生产中龙眼重回缩修剪后树体营养生长过旺.翌年难以成花这一难题。试验设重回缩修剪、重剪后控新梢生长和常规修剪3个处理。重回缩修剪处理修剪部位大多在一级分枝处,平均高度压缩3.2m;重剪后控制新梢生长处理:重回缩修剪后立即根部淋施多效唑167mg/L,施用量为20L/株。  相似文献   
6.
对荔枝生产中一些栽培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10年来,荔枝生产中又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般荔枝园丰收年份较少,能稳产的更是少之又少,病虫防治靠农药,效果时好时差,成花、着果、落果、虫果、病果等一连串问题仍常困扰着荔枝生产。前不久,深圳市龙岗区水果生产技术协会组织了40多位荔枝生产场的主要管理人员,针对荔枝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在此,笔者针对生产者反映的一部分问题进行探讨。1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目前,霜疫霉病是为害荔枝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荔枝产区多数果农对此病发病条件和规律都有一定的了解,防治方法也掌握了不少。但此…  相似文献   
7.
《农村机械化》2009,(7):24-24
虽然MPV的销量直线下滑,但是售价却不到20万元,性价比较高的进口MPV马自达5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售形势。目前随着厂家对产品供货量的控制,其优惠幅度有所缩小,已由最高时的9000元缩小到目前的3000元。  相似文献   
8.
<正>1加强采后管理提高花芽质量油桃采收后,疏除树体中上部遮挡光照的“帽子枝”,结果枝回缩更新。柱形整枝的中心干在2米处落头,疏除中上部直立旺枝,每树留3~4个健壮新梢做辅养枝,其余结果枝留基部1~2个隐芽并重回缩,重新培养结果枝。修剪后补充肥水,每株穴施尿素150克,过磷酸钙200克,硫酸钾200克,施肥  相似文献   
9.
1.抑上促下在修剪中一般不留顶端的第一个强旺枝,而留第二个或第三个枝蔓作为延长蔓。上部所留枝蔓也不要太多,以免影响下部枝蔓的长势和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1年生枝随修剪程度的加重,生长量加大,粗度有所增粗,长枝比例加大。植株地上部平茬及多年生枝回缩修剪处理,其萌发枝量、新梢生长量、根蘖枝萌发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