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粉虱常用药剂抗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设施瓜菜上烟粉虱成虫抗药性,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连续3年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海南设施甜瓜上烟粉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对3.2%阿维菌素乳油的LD_(50)分别为0.013、0.003、0.056 mg/L;对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LD_(50)分别为0.059、0.010、0.062 mg/L;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LD_(50)分别为4.994、6.035 mg/L;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LD_(50)为2.689 mg/L,其他药剂在防治烟粉虱上易产生抗性,不建议使用,建议轮换使用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甲维盐4种药剂。  相似文献   
2.
分析三亚市农业科技110推广现状,结合农技人员与农户的交流情况,提出建立“三亚市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以下简称“三亚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农业信息服务的思路。在现有服务方式基础上新增多种交流方式,实现同时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交流方式,以期快速了解并及时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实现“点对点”、“一对多”、“一对一”服务,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110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四棱豆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矿质元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物质的新特蔬菜,长棱巨霸四棱豆生育期270 d(天),中晚熟,生长势强,蔓生。嫩荚浅绿色,长条形,荚长达34 cm,品质好,耐贮运,每667 m~2产量高达3 078 kg。适合在海南省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槟榔黄化病在三亚市的危害情况,对三亚市二区六镇(河东区、河西区、吉阳镇、育才镇、海棠湾镇、天涯镇、崖城镇、凤凰镇)的槟榔种植区进行下乡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各区镇槟榔种植水平存在差异,二区槟榔种植面积由于城镇化己呈减少趋势;槟榔黄化病在六镇二区零星发病,总体危害较轻,除育才镇一个槟榔园发病在50%以上之外,其他地区基本发病率均在3%以下;其他病虫害的发生率与种植管理水平相关。并对外界报道发病严重而实际调查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槟榔黄化病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细菌性果斑病在海南西瓜、甜瓜生产上发生严重,其原因不仅与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不当等有关,也与各地进行南繁的瓜类品种繁杂、种子消毒不彻底、病原远距离传播扩散有关。西瓜、甜瓜是海南省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2013年种植面积达1.97万hm2(29.55万亩)(农业部,2015)。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甜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Schaad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利用4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药后48 h 5%氯虫苯甲酰胺SC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LC50为0.563 0 mg·L-1|其次是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WG),LC50为0.856 7 mg·L-1|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EC)和1%阿维菌素EC的毒力较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最好,达到95.04%,显著优于其他3种药剂|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的防效次之,为82.01%|而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倍液和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的防效较低,分别为71.67%和63.95%。  相似文献   
7.
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 Curst.) 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P,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WP)对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2.709 46和9.093 27 mg/L,而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  相似文献   
8.
大棚与露地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设施大棚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设施大棚病虫害防治及其在海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冬季和2011年春夏季,分别进行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栽培试验,调查记录不同季节大棚及露地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叶螨、白粉病、锈病、轮纹病、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大棚内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等虫口数略低于露地,其中蓟马在豇豆整个生育期虫口数较高,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豇豆病害以锈病和轮纹病为主,其中2011年春夏季种植的豇豆锈病和轮纹病明显比2010~2011年冬季重。【结论】设施大棚对豇豆害虫有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基数的目的;但对于病害,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病害总体未见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整形修剪、施肥、疏梢定枝、促进花芽分化、花蕾期管理、提高座果率、果期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无核黄皮在海南三亚市的高产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桉树枝瘿姬小蜂数量调查,并结合6个关键气候因子,运用SAS9.0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监测模型:y=0.549 3+0.000 6x1+0.269 3x3+0.415 6x4-0.612 2x5-0.023 1x6。该模型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数量与月降雨总量、月平均最高温度、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有极显著相关性,而与月日照时数无显著相关性。其中月降雨总量是影响桉树枝瘿姬小蜂数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月平均温度、月最低平均温度与月最高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