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为明确甘肃省河西走廊沙棘枝枯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采用定点、定期观察和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西地区沙棘上发生的枝枯病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或树体死亡。经调查,气候条件是引起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诱因,其次是树势衰弱。通常春季气温回升早、降雨早,发病早而且严重,降雨越多,发病越严重;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病适温为25℃左右,温度低于20℃和高于30℃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新老沙棘混栽林、管理粗放、结果量大,发病严重。另外,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会造成树皮伤口多而深,为沙棘干缩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途径,因此,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的树林干缩病发生相对也比较严重。经调查研究分析,初步确定沙棘枝枯病是沙棘树上新发生的一种枝枯病,病害的发生总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作为粮、菜、饲、工业原料兼用栽培作物,目前在甘肃发展较快。其作为甘肃的特色主导产业,由于品种引进与繁育,2009年种植面积已达66.67万hm2。随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据甘肃河西灌区调查,2005~2009年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干腐病、茎基腐病、环腐病、黑胫  相似文献   
4.
以市售各类杀菌剂为供试药剂,以沙棘枝枯病菌和发病严重的沙棘树为作用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田间喷施法,研究了5种药剂对沙棘枝枯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并将有效药剂进行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以期为沙棘枝枯病的快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化学农药50%百菌清WP、70%甲基硫菌灵、25%丙环唑乳油、70%百菌清WP和1种微生物农药寡雄腐霉对沙棘枝枯病菌具有明显杀菌作用。25%丙环唑乳油、70%百菌清WP和寡雄腐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在80%以上,药效期也比较长,达7 d以上。其中,25%丙环唑乳油的毒性最好,其次是寡雄腐霉,70%百菌清WP最差。田间防效试验表明,3种农药都可有效控制沙棘枝枯病的发生,施药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防治效果达70%以上。因此,这3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快速有效防治沙棘枝枯病。  相似文献   
5.
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并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的植物病原有13种,其中由Curvulairia lunata(Wakke)Boed病原引起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叶部的一种新病害,在田间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较大,危害十分严重;由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和Bipolaris maydis(Nishik.et Miyabe)Shoemaker病原引起的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发生的主要真菌病害;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和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引起的褐斑病和顶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锈病在局部区域的一些品种和组合上发病较为严重;其他叶部病害零星发生,对制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田间调查表明,河西灌区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以黄老虎[Agrotis segetum]、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为主,其中,黄老虎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河西一年发生2代,6月中旬以幼虫取食严重,危害期为春季和秋季,以春季危害较重。金针虫以幼虫危害,危害盛期5月下旬和7月下旬,土壤温度是影响金针虫在土层中的垂直移动和危害的关键因素,土壤湿度是影响其分布和发生量的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确定了黄老虎、金针虫防治指标分别为每平方米5头和3头。药剂防治表明,以70%吡虫啉、70%噻虫嗪、3%克百威土壤处理、种薯处理效果明显,增产效果27%以上。。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8个对白粉病有不同抗性的苜蓿品种(Medicgo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人工接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接菌的品种间PAL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活性则差异显著(P<0.05);感病品种POD活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供试品种间叶片PAL活性和POD活性均升高,其中抗病品种间PAL活性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感病品种,其变化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而POD活性的变化则相反;POD活性和PAL活性与苜蓿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玉米品种抗顶腐病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鉴定和调查, 从25个玉米品种中选择抗病性较稳定的14个品种为材料, 其中6个品种包括病、健株, 共20个样品, 进行抗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抗性遗传背景丰富, 20个样品经PCR扩增聚类后, 以遗传距离15划分, 可分为7个类群, 同一类群内的品种在抗病性方面有较强的相似性;同一品种的健株与病株间能产生特异性条带, 且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 说明植株感病后, 其遗传特性会发生改变.田间试验表明, 遗传特性差异大的感病品种与抗病品种轮作对顶腐病有较高的防效, 可一定程度缓解生产中倒茬难而造成病害流行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 明: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田间发病症状有3 种,即干边型、卷叶型和腐烂型;病叶集中出现在19~40 片叶之间;莲座期 开始发病,莲座期到包心期病害呈缓慢增长态势,结球期病害迅速增长,成熟期病情基本稳定;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生与植 株叶片Ca 含量、品种抗性、氮肥施用量、土壤全盐含量、茬口和种植密度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村务公开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要想做到村务公开内容具体化,地点公众化,时间固定化,形式通俗化,百姓满意化,必须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一、村务公开与村委会的关系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对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内的农民关心的各项事务进行公开,接受当地农民的监督,所以村民委员会是村务公开的主体。通过村务公开,广大农民才能了解村民委员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情况。因此,村务公开是对村民委员会工作的客观反映。村民委员会要敢于公开揭露自己的疮疤,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二、村务公开与本村农民的关系村务公开的真正目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