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上海熏鱼加工的整个过程中,从生鲜鱼、腌制、油炸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浸渍和成品熏鱼8个工艺阶段中熏鱼基本理化指标及脂质降解、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品熏鱼粗脂肪含量比生鲜鱼肉显著上升77.34%(P0.05)。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呈上升趋势,脂肪酸的氧化程度不断提高。油酸(C18:1)、亚油酸(C18:2)、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是鱼肉中的主要脂肪酸,在熏鱼制备过程中,饱和脂肪酸总体呈下降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成品熏鱼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由最初的72.44%上升至79.24%,并对熏鱼的风味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加工过程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95种,其中醛类、醇类和烃类是熏鱼中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生菜叶片上的生长状况,将1株来源于生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利福平(Rifampicin)抗性诱导(100 mg∕L),分别接种于未经清洗消毒处理的完整和鲜切生菜叶片上,测定其在常温(25℃)和适温(37℃)下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在完整叶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离株在两种温度下均可以存活,但无明显增殖。在鲜切叶片上,该菌在常温和适温下均有显著生长:在25℃,其生长速率为0.06 lg CFU∕(g·h),最高菌落数可达4.00 lg CFU∕g;在37℃,其生长速率为0.35 lg CFU∕(g·h),最高菌落数可达5.50 lg CFU∕g。建议生菜在收贮运环节应尽量避免叶片受损,鲜切生菜应注意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3.
香樟大树移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香樟大树的生长状况及其原生区域的生长环境,结合樟树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当的移栽地点,确定相应的移植技术措施进行香樟大树移植,以确保移植成活率,充分保护野生香樟植物种质资源,为香樟大树移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山地果园绿肥牧草栽培覆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建设综合效益,探索适合南平农作物施用沼渣、沼液增产的方式,开展沼肥综合利用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沼肥养殖稻花鱼产量比常规养殖增产43.26%,稻谷产量比对照增产16.84%;施用沼肥的橘柚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15.8%,单果重增10.9%,果实甜度提高了1.3°;施沼肥的葡萄比施化肥的单株穗数增加0.3穗,单穗重增加4.6 g,产量增加4.2%,糖度增加0.5°。  相似文献   
6.
实施蔬菜降低污染栽培模式取得显著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蔬菜是一种极易富集硝酸盐、有毒重金属元素及农药的植物,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NO-3在人体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后与二级胺作用,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有毒重金属元素通过蔬菜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多种病症;农药对人体的毒害,更多地表现为肉眼看不见的隐蔽性慢性中毒,有机合成杀虫剂在使用中产生的"三R"(即残留、抗性及害虫再猖镢)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探索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模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蔬菜硝酸盐的累积及其重金属和农药污染,以期达到提高蔬菜卫生质量,减轻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增加菜农经济收入.根据省环保总站的部署,我市分别在顺昌、延平、浦城的洋口、双溪、岗下、水南、大干、埔上、元坑、西芹、南浦等9个乡(镇),开展了"蔬菜降低污染综合生产模式"(以下简称降污模式)的栽培技术中试推广,面积达1075 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Zhangji')和'红颜'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Hongyan')为材料,研究了草莓采后在(20±0.5)℃或(4±0.5))℃下(RH 80%-90%)贮藏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计数的变化,并结合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紧实度等品质参数,评估了草莓采后的微生物安全性和食用风险。结果表明:尽管'章姬'和'红颜'草莓在采后3 d内均能较好地维持外观品质和食用口感,低温下甚至能保持至第6天,但两种草莓的菌落总数、酵母和霉菌计数分别在第2天和第3天(20℃)、第3天和第4天(4℃)提高至采摘当天的10倍以上,20℃贮藏的'红颜'草莓第5天时大肠菌群超过200 MPN/g。因此,两种草莓采后贮藏期间有害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提高先于外观品质和口感指标的劣变,存在微生物食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烯啶虫胺在田间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分别采用乙腈和甲醇提取,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1~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烯啶虫胺的仪器 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 g, 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5~2 mg/kg时,回收率在70.8%~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7%~12.3%之间。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4~10.7 d和1.8~5.4 d,表明烯啶虫胺属于易降解农药(t1/2<30 d)。  相似文献   
9.
10.
林婷 《河南农业》2023,(17):16-18
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低产量和低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玉米—大豆套种的优势、玉米—大豆套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栽培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