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短体线虫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荷兰的藏橐吾和铃兰、泰国的高山榕、缅甸的香蕉等种苗(球)分别鉴定出玻利维亚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olivianus、铃兰短体线虫P. convallariae、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 P. speijeri。对这4种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后,认为头环、口针、侧区、生殖系统和尾形等形态特征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利用引物28S-D2A/28S-D3Br扩增测序得到上述4种线虫的28S rRNA基因D2/D3区序列,序列分析发现玻利维亚短体线虫从欧洲到美洲的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较小,仅为0~0.007;铃兰短体线虫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为0.006~0.029;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3;斯佩奇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P. speijeri亲缘关系很近,二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26。本研究再次证明线虫28S rRNA基因D2/D3区基因序列可作为短体线虫种间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室内17~35℃的固定温度下对番石榴实蝇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时间及存活率等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17~32℃,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番石榴实蝇卵、幼虫和蛹的历期逐渐缩短,但35℃时的历期比32℃时有所延长;在23~32℃,随着温度升高,成虫产卵前期逐渐缩短。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18、7.13、11.75和12.85℃;有效积温分别为20.16、124.11、155.50和339.09日·度。成虫羽化时间从黎明持续至黄昏,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成虫大多集中在上午羽化,而在23~26℃下,成虫全天羽化时间比较均衡,在正午前后羽化更多。在20~32℃,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总存活率均为70%以上,17℃时为56.15%,35℃时仅为28.56%。  相似文献   
3.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及云南分离物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全基因组中MP-CP-3′UTR的保守序列(位于全基因组中第5692~6335位点之间),设计1对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云南省疑似带有CGMMV的病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RT-PCR检测,并将目的片段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CGMMV其他分离物相对应的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已报道的CGMMV主要分为4大类群,云南分离物属于第1类群;云南分离物与辽宁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可能源于同一株系。  相似文献   
4.
田间测定了5种浓度的2.5%菜喜悬浮剂、百佳EC、18%杀虫双水剂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菜喜、杀虫双和百佳一次药后10 d内最高防效分别达到96.14%、97.18%和96.65%。  相似文献   
5.
利用DAS-ELISA对荷兰进境的唐菖蒲培育叶片进行南芥菜花叶病毒检疫,再对血清呈阳性的种球进行培育,以长出的叶片作为检测材料,采用RT-PCR方法进行南芥菜花叶病毒的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与测序.结果表明,从唐菖蒲种球上发现了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  相似文献   
6.
7.
西花蓟马的生物学习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温室内以粉色玫瑰为寄主植物观察并记录了西花蓟马的部分生物学习性,在恒温箱内记录了在15℃、20℃、25℃、30℃4个温度下各虫态的历期,并计算出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8.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测防治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测防治方法白松,丁元明(昆明动植物检疫局,650034)本文承蒙在业部植检所沈淑琳、陈照芳两位老师提供宝贵资料和意见,在此诚表谢意。百合(Lily)属植物大约有100多种,研究百合病毒亦将近有100年的历史。自Stew-art1896...  相似文献   
9.
永善县是云南省、昭通地区马铃薯癌肿病发病中心之一。70年代初就有零星发生,1984年达到高峰,该年全县发生112个乡,面积达8683亩,损失率在30%左右。近几年通过推广优良抗癌马铃薯品种,品比4号,77—克实单选一号,4043—①,马铃薯癌肿发生面积逐步减少,1985年发生面积为6467亩,1986年为3054亩,1987年为2893亩。马铃薯癌肿发生最早最严重的马楠区,1987年基本上全部种植了抗癌品种,亩产量平均在2000kg 以上,较当地感  相似文献   
10.
侵染昆明玫瑰的李坏死环斑病毒的鉴定及其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昆明地区种植的花叶症状明显的玫瑰样品,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初步鉴定引起玫瑰花叶病的主要病毒病原为李坏死环斑病毒.该病毒引起玫瑰植株的系统花叶、畸形和皱缩等症状;电镜下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为22~23nm;ELISA检测发现该病毒在植株芽、花粉和顶部叶片的浓度最高;同时,根据外壳蛋白的保守区利用Primer 5.0设计该病毒的特异引物,对该病毒进行分子检测,得到450bp的预期DNA片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巢式RT-PCR的分子检测,表明巢式RT-PCR的检测能力最强.并通过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得知该病毒的外壳蛋白与已知PNRSV的同源性为98.0%,进一步证明了该病毒为李坏死环斑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