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昆山莪术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昆山莪术的根状茎腋芽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继代、试管苗生根等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和离体繁殖的适宜务件。结果表明:在MS+6-BA 5.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达到85%;MS+TDZ 0.5 mg/L培养基最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13.60;试管苗生根以1/2MS+NAA 0.2 mg/L培养基最好;当试管苗长至6 cm时出瓶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深入研究LjIPT3的表达调控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AIL-PCR技术克隆百脉根IPT基因LjIPT3起始密码子的上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潜在的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并构建启动子表达载体。[结果]利用TAIL-PCR技术成功克隆了LjIPT3基因5′端上游调控序列。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获长度为1 910 bp序列,其3′端有部分序列与LjIPT3的5′端相同,证明克隆的片段为LjIPT3起始密码子ATG的上游区域。该序列含有1个TATA-box和3个CAAT-box,还包含光响应元件、MYB结合位点、不同的激素反应元件以及各种胁迫元件,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多种因素的调控。成功构建了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研究植物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代谢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中药制剂“病毒宁”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病毒宁”在1.500~0.188 g/L稀释浓度下,对HSV-1有直接杀灭作用(P<0.05);“病毒宁”在1.500~0.375 g/L稀释浓度时,能显著阻断HSV-1对BKH-21细胞的感染(P<0.05),并显著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P<0.05);中药制剂“病毒宁”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HSV-1作用,其最大无毒浓度为1.500 g/L。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行使重要功能,异戊二烯转移酶(IPT)是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关键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ACE、TAIL技术从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中克隆到一个IPT基因,命名为LjIPT2。该基因全长为1 240 bp,含1 02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42个氨基酸。该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436463。LjIPT2基因的结构与拟南芥大部分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结构类似,其编码的蛋白与已鉴定出的IPT蛋白同源性较高。将LjIPT2插入到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载体pCAMBIA1301上,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超表达载体35S:LjIPT2。该载体的构建为下一步研究百脉根LjIPT2基因的功能、探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测定了8株乳酸菌对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对R36和R39组合的协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株乳酸菌不同组分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其中R36和R39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高,分别为51.09%、67.86%、72.02%和50.26%、67.67%、72.16%。二者组合时,发酵上清液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显著提高,分别为59.36%、77.36%、81.02%。通过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得出,R36和R39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2者具有协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7.
新型降血糖中药方剂对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糖尿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探讨由葛根、丹参、枳椇子组成的中药方剂对小鼠的抗糖尿病效应及潜在机制。利用链脲佐霉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空腹血糖大于11mmol/L为建模成功。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健康小鼠)、试验组(糖尿病小鼠)和阴性对照组(糖尿病小鼠),每天对试验组进行中药方剂水煎服给药,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每天灌服同等剂量蒸馏水,对小鼠的肝脏和肾脏生理指标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给予葛根、丹参及枳椇子中药方剂灌服7d,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空腹血糖降低,体重回升,肝脏指标白蛋白(ALB)下降31.58%,碱性磷酸酶(ALP)下降57.43%,谷丙转氨酶(ALT)回升87.80%,谷草转氨酶(AST)下降51.72%,总蛋白(TP)下降31.94%。由葛根、丹参和枳椇子组成的中药方剂在浓度为1g/L时对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从健康的鸡盲肠内容物中筛选出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病源拮抗菌JM-11菌株,经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鉴定此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经耐受胃肠道环境及胆盐试验,结果表明,JM-11菌株能耐受0.3%的胆盐环境,在pH为3.0的人工胃液中能够很好的存活。利用抗生素打乱雏鸡肠道菌群后,饲喂致病性大肠杆菌来制作腹泻模型。经益生菌JM-11对腹泻雏鸡的治疗试验结果显示,JM-11能显著降低腹泻雏鸡粪便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增加乳酸菌的数量(P<0.01),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P<0.05),对雏鸡具有安全无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多抗甲素是中国第一代生命科学家方亮教授发现的,他在研究克山病的过程中,发现溶血链球菌33号菌株的代谢产物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起到肿瘤自愈作用,经三期临床双盲验证,1984年论证会结论:该代谢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辐射及抗肿瘤作用,且没有毒副作用,取名"多抗甲素"。属我国首创的新型生物类药品。该产品获得免疫增强剂类药物药准字批号,是国家认证的人用抗肿瘤药物和人用免疫增强剂药物。现在临床应用的多抗甲素是通过8年9次太空搭载菌株(α溶血链球菌33号菌株的代谢物)生产的活性和效能更高的专利产品(市场上有原始的非专利产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