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早期猪瘟病原诊断方法,试验采用RT-PCR-步法检测技术,根据猪瘟病毒(CSFV)E2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确定最佳PCR反应条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12份可疑猪瘟病毒感染的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T-PCR-步法检测技术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以用于猪瘟病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普安银鲫(PUAN Carassius auratus)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特有的鲫鱼种群,因产于普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特有的土著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种质资源,1988年上海水产研究所根据研究成果报经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对普安银鲫的优良性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定普安银鲫是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并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1-2]。普安银鲫鱼肌肉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鬼针草的营养,提高其适口性和粗蛋白消化吸收效率,试验对鬼针草进行晒干粉碎、常规青贮、发酵青贮等不同调制处理,比较和分析不同调制鬼针草的物理性状和粗蛋白、粗纤维含量以及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发酵青贮较好地保持了新鲜鬼针草的优良品质,能够提高鬼针草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经济价值较高,营养价值较丰富,主要生活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静水底层,分布甚广,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肉质不但鲜美细嫩,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具有滋补药用价值~([1]),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美誉。目前泥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各地泥鳅养殖模式多样,养殖效果各异。当前,贵州黔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施氏鲟胚胎发育及抗氧化损伤能力,在孵化水体中添加谷氨酰胺(Gln),以观察其对施氏鲟胚胎发育及其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Gln的各处理较对照的孵化率、可溶性蛋白含量、SOD酶活力和CAT酶活力分别提高3.50%~11.86%、10.29%~17.43%、8.74%~16.99%和4.10%~15.90%,畸形率和MDA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51.90%~-12.66%和-20.83%~-12.50%;5.0mg/L的Gln为最佳添加量。Gln能促进施氏鲟胚胎发育、提高孵化率、促进抗氧化酶合成,并可降低畸形率和MDA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采自喀斯特地区长江水系乌江上游的180尾四川裂腹鱼和珠江水系北盘江上游的180尾光唇裂腹鱼标本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系统研究这2种鱼的外形特征及差异,包括6个形态性状、10个可数性状和25个比例性状.结果表明:这2种鱼外形特征差异明显,有7个可数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有9个传统测量比例性状和8个框架测量比例性状在该2种鱼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25个比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前8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率达83.508%;在贡献率最大、能明显将四川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区分开来的前3个主成分中,有13个比例性状显示了较大的因子载荷;在25个比例性状中,用逐步判别法筛选出了对这2种鱼类判别贡献较大的11个比例性状,并建立了各自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率达89.44%.  相似文献   
7.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有白甲鱼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稀有白甲鱼染色体为50条,核型公式为2n=50,12m+16sm+10st+12t,NF=78。未发现异型染色体、随体染色体和次缢痕;其核型符合典型的低住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发表的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和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基因序列,分别合成针对GPV ITR和ORFV H2L基因片段的2对引物,以GPV和ORFV的核酸混合物作为模板,经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GPV、ORFV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GPV与ORFV核酸的扩增能获得289和507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FMDV、FPV、BTV、健康山羊皮肤的核酸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GPV核酸的最小检出量为4 pg,对ORFV核酸为0.4 pg;对临床采集的12份病料进行双重PCR扩增,GPV检出率为25%(3/12),ORFV的检出率为75%(9/12)。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GPV或/和ORFV临床感染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mtDNA D环区的结构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采自珠江水系西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mtDNA D环约467 bp的序列。结果显示,该序列的长度为467~470 bp,共计发现了16个变异位点,占分析总位点数的3.40%,其碱基组成A+T的平均含量(67.6%)高于C+T(32.3%)。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mtDNA D环区在结构上可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存在着与终止相关的序列E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定义了1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733 3,单倍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0 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5 7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705 75。11个单倍型构建的非加权分组平均法(UPGMA)系统树聚为2个分支。该研究表明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亮点:(1)有关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mtDNA D环测序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尚未见报道;(2)本研究揭示了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尚保存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对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遗传学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并对开展该种群的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鮡科鱼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鮡科鱼类至今已记录12属64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诸水系。从分类、形态、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综述了我国鮡科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并指出鮡科鱼类物种的系统发育和分布格局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