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3篇
  21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1998―2008年孵出的子一代(F1)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年龄10~20龄的492尾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体重为30~169 kg,体长为140~258 cm,肥满度为0.77~1.26,体长(L)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式为W=1×10~(–5)L~(2.9658) (R~2=0.9076,n=492)。74尾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成熟比例为15.04%,成熟个体中雄鱼体重[(60.73±14.53)kg]和体长[(172.27±13.46)cm]均小于雌鱼体重[(88.39±29.14)kg]和体长[(193.37±18.90) cm];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0龄,平均为(14.96±1.93)龄,雌鱼最小成熟年龄为12龄,平均为(17.84±1.80)龄。雄鱼催产成功率为76.36%,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49.11±13.38) s,精子寿命为(220.75±56.47)s;雌鱼催产成功率为57.89%,产卵量为(13.43±6.79)万粒,卵径(3.97±0.15)mm,卵重(0.046±0.013)g,受精率为(42.72±27.82)%,孵化率为(51.61±32.41)%,出苗量为(4.44±5.67)万尾。与野生中华鲟相比,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个体体格、繁殖力和繁殖效果均有下降趋势,人工保种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结合复合酶液对高山油菜花粉进行破壁预处理后,以95%的乙醇提取花粉中黄酮,研究提取温度、时间和固液比对破壁高山油菜花粉黄酮得率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酶解处理时间60 min即可使油菜花粉破壁率达到90%以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 ℃,时间2 h,料液比1∶35 (g/mL),此时高山油菜花粉黄酮得率高达7.65%。  相似文献   
3.
将海带种质的无菌采集与配子体固相保存相结合,对种海带的处理、游孢子的采集、配子体的分离与固相接种等关键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海带配子体固相保存方法,此方法从源头降低了细菌的污染,减少了配子体保存过程中污染细菌的机会,简化了常规固相保存的菌处理流程,提高了保种效率,有利于固相保存方法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湖北省襄阳市三九酿酒厂下水道污泥分离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菌株HB-3,根据菌株生长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HB-3在淀粉培养基上培养72 h后,淀粉酶活力达到120.0 U/mL。然后使用DEAE-52和CM-52阴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对短小芽孢杆菌HB-3产生的淀粉酶进行了部分纯化。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HB-3中淀粉酶经过部分纯化后,纯化倍数为5.9,酶活力回收率为90.9%。纯化后的淀粉酶使用SDS-PAGE凝胶电泳研究,以标准蛋白为对照,计算出短小芽孢杆菌HB-3中淀粉酶分子量为56.5 kDa。同时对短小芽孢杆菌HB-3的淀粉酶进行了纯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50℃,40~60℃热稳定性良好;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pH为5.0,pH 4.0~6.0酸碱稳定性良好,该酶对底物淀粉的反应动力学米氏常数K_m为0.06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3.019 mmol/(L·min)。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影响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为了解析该病毒N蛋白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获得纯化的重组N蛋白,经过BALB/c小鼠免疫、细胞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了7株稳定分泌抗PRRS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800~1∶25 600,其中8F1、5E2、2B1、12E1的重链类型为IgG1,4F1、2H2、5A2的重链类型为IgG2b,轻链类型都为κ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7株单克隆抗体均与PRRSV感染细胞产生反应,可识别3种不同的B细胞线性表位,分别位于47~57 aa、57~67 aa及67~77 aa区域,其中57~67 aa为新发现的抗原表位。本研究结果为PRRSV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对木素含量为0.9%~8.3%的速生杨硫酸盐浆进行了X-射线分析研究。利用多相水解方法测定了其反应性能。研究确定,浆中结晶纤维素含量取决于木素脱出程度并随着木素含量的降低而增加。木屑和浆中的纤维素结晶度相当高,而在脱木素过程中只呈微小变化。木素存在于多相水解反应过程中起着阻碍纤维素水解的作用,降低其反应速度常数。基于研究结果还提出了木素与纤维素结晶部分外表面联结的结论,并探讨了这种联结键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红魔芋组培苗在景洪市大棚设施条件下能否周年栽培,课题组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红魔芋组培苗周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景洪市大棚设施条件下,红魔芋组培苗均能周年栽培,平均成活率为85.9%,最佳栽培月份为6~7月,其次是4月、5月、8月、9月。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木素含量为0.2—1.2%的山杨和速生杨漂白浆和未漂浆的水解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与先前已研究过的其它种类的木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水解过程存在两个明显的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和缓慢降解阶段),最终纤维素降解至“极限”聚合度。由不同原料用不同方法制成的不同种类的浆,其水解速度以递减的顺序排列为:山杨浆(漂白浆和未漂浆)→白桦浆→速生杨浆(漂白浆和未漂浆)→针叶材硫酸盐浆→针叶材亚硫酸盐浆(3.7×10~(-4)/分,1.7×10~(-4)/分→1.6×10~(-4)/分→1.3×10~(-4)/分,0.9×10~(-4)/分→1.2×10~(-4)/分,0.8×10~(-4)/分) 水解后纤维索达到“极限”聚合度,后者大小取决于原料种类。山杨硫酸未漂浆分别为206和135;氧碱法山杨浆为160;速生杨硫酸盐未漂浆和漂白浆分别为250和240。水解后试样呈白色粉末状,得率82~85%。试样以其吸水能力为显著特征。未经超声波分散作用的试样,其吸水值比原浆低(从未漂浆90~115%和漂白浆75~95%降至70~80%)。反之,于水中经超声波分散作用后,试样的吸水值急剧增大(山杨微晶纤维素为160%,速生杨微晶纤维素为260%),接近于桦木浆和棉浆微晶纤维素的水平。对原浆纤维和微晶纤维颗粒形状和大小进行了显微观测。测得的数量分布微分曲线表明,在酸水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脾脏、肝脏、肌肉、心脏、肾脏等5种组织中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乙醇脱氢酶(ADH)等4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银鲳5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与各组织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银鲳4种同工酶共记录出61条酶带,其中EST被检测出的酶带数量最多也较复杂,ADH同工酶酶带数量最少,只有6条酶带被检测到,LDH和GDH分别检测到16条和9条酶带;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位点表达和酶活性强弱不同这两个方面,GDH1和ADH2只在肝脏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正>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1组织培养发展简史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和Schwann发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