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在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由于滥用致使畜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并通过食源威胁人类健康。目前饲料药物添加滥剂滥用现象比较严重,如随意加大用量,药物之间配伍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等,直接造成预防效果不好,影响生长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扩增获得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2(surface antigen 2,SAG2)基因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带有限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不含SAG2 N端信号肽序列的ORF序列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 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a(+)-SAG2,并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SAG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7 ku。菌体经超声处理后进行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
给18日龄鸡胚接种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和/或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1~10日龄每天收集各组粪便样本,计数克粪便卵囊数(OPG),并于14日龄时以大剂量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饲料转化率(FCR)、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以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免疫18日龄鸡胚,其卵囊排出的潜隐期及达到峰值的时间与1日龄雏鸡接种组相一致,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提示其诱导免疫的建立是在出雏后开始建立的。攻虫后各免疫组的RWG由攻虫对照组的31.9%~51.7%提高到了76.5%~83.6%,RCR由攻虫对照组的4.11~4.89改善为2.72~2.96,ROP降至4.7%~23.5%。结果表明以一定剂量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单独或混合经羊膜腔免疫18日龄鸡胚都可以建立起针对出雏后14日龄同源攻虫的良好免疫保护力。比较混合免疫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组与单一接种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组的免疫效果发现,混合免疫组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饲料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是人类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在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由于滥用致使畜牧食品中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支二联活疫苗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之间有无相互影响,选用70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为4组进行比对试验,其中:G1组20只,联合免疫新支二联苗活疫苗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MS-H株);G2组20只,为新支二联活疫苗单独免疫组;G3组20只,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攻毒组;G4组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后21 d时采血,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新城疫(ND)血清抗体检测,同时G1、G2和G3组IBV强毒点眼攻毒,并于攻毒后第5天剖检,进行气囊评分。所有试验鸡剖检时,采集气管进行IBV再分离及病理观察。结果:G1和G2组的N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100%,其平均效价分别为4.26和4.35,剩余2组阳性率均为0;气管IBV再分离结果显示G1和G2组新支二联苗的保护率分别为88.24%和89.47%;气管病理学观察显示G3组出现了典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理变化,而G1组和G2组未出现明显IB病理变化。研究表明,同时免疫MS-H活疫苗并未对新支二联活疫苗的免疫效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禽腺病毒是一群高度多样的病原体,可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发现的禽病中多数与不同型的禽腺病毒感染有关[1]。各种血清型的禽腺病毒都可引起肉鸡的包涵体肝炎,但仅禽腺病毒-4型是引起仔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IBH-HPS)的特异病原体。IBH-HPS最早报道于1988年。Jaffery和K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