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乌龙鲫的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鲫是采用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国内首次人工合成的集观赏与食用为一体的黑色鲫鱼新品种。因该鱼全身墨黑,故名乌龙鲫。为了探讨其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我们对乌龙鲫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为乌龙鲫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鲤、鲫鱼卵属粘性卵,当成熟卵从体内产出体外后,遇水便产生很强的粘性,并立即粘附于水草、石块等物体上,其特性与“四大家鱼”所产的不具粘性的漂浮性卵不同,这可能是它们长期进化演变的结果。 对鲤、鲫鱼人工繁殖粘性卵的处理,70年代以前采用传统的布巢接卵技术,即利用这种卵的  相似文献   
4.
5.
对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杂交子一代(杂交F1)与其父母本F1一、二龄鱼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了杂交F1的形态、染色体组型、倍性和红细胞大小。养殖环境分别为网箱和池塘。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双亲的配合力很高,连续两年试验受精率平均为59.65%,孵化率为84.93%,畸形率为4.09%,两年间分别获得鱼苗1.3万和7万尾。通过生长对照试验,杂交F1一龄鱼网箱试验生长速率比母本慢25.32%,池塘试验比母本快41.80%,二龄鱼池塘试验生长速率比父母本都慢。测定了26项形态学性状,有23项偏向母本,3项偏向父本。染色体计数和红细胞长径测定,杂交F1有二倍体和三倍体两种类型,分别是2n=48,16m+28sm+4t,NF=92和3n=72,36m+30sm+6t,NF=138。测定了88尾杂交F1红细胞长径,其中二倍体71尾,占80.68%;三倍体17尾,占19.32%。本研究旨在探讨鱼类远缘杂交的可能性和培育成养殖新品种的应用前景,并为鱼类远缘杂交理论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框鳞镜鲤(♀)×团头鲂(♂)杂交及其杂种F_1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2年6月17日和24日,在进行鱼类远缘杂交时,发现框鳞镜鲤雌鱼与团头鲂雄鱼两亚科间杂交,其杂种表现出很高的成活率.框鳞镜鲤和团头鲂属于鲤科中的两个不同亚科,这两个亚科间的杂交曾报道过鲤♀×团头鲂♂的杂交.  相似文献   
7.
散鳞镜鲤(Cyprinu carpio L.mirror)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分属鲤科中的不同亚科,这两个亚科之间的杂交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以29尾3龄散鳞镜鲤(9,体长34.0—36.5cm,体重3.0—3.8kg)与33尾3龄团头鲂(6,体长28.0—33.6cm,体重1.4—1.6kg)进行人工催情与干法授精。2次实验共获得受精卵2020万粒,受精率平均为84.2%,孵出鱼苗1700余万尾。取子一代与亲本各15尾进行26项形态学指标测定与比较,其中,有20项指数为负值,6项为正值;在负值中有14项指数偏向母本,有6项指数完全偏向母本;在正值中,有4项指数偏向父本,2项指数完全偏向父本,表现出偏母遗传的特性。根据其形态学性状遗传表现,既有来自母本的遗传性状,又有来自父本的遗传性状,初步判定本实验所得子一代为杂交种F1,但该种的染色体倍数尚需进一步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DNA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红白长尾鲫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鱼、锦鲤和虹鱼将等观赏鱼类已有较久的研究历史,对其性状遗传的规律和育种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基础,并培育开发出数量较多的观赏品种。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在这些种类中再开发出新的品种有较大的难度,而彩鲫遗传育种研究相对较弱,目前尚无很多品种,更无色彩特异的珍稀名贵品种。同时,由于彩鲫与金鱼同属一种,都来自红鲫,因此,彩鲫是一个有很大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的遗传育种材料,借鉴和应用金鱼在体色、体型、鳍形、鳞被、眼等的遗传变异规律,可望培育出更多的彩鲫观赏鱼新品种。本文是红白长尾鲫选育技术的初步总结,亲本是两种彩鲫杂交的后…  相似文献   
9.
繁殖力是鱼类重要的生产性能指标,对鱼类增养殖生产十分重要。白鲢一直是我国淡水养殖生产的重要种类,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包括选育周期长等因素,至今未选育出养殖用的自鲢良种。虽然1958年解决了白鲢的池塘人工繁殖,但作为繁殖用的亲本仍需从长江、珠江水域采捕野生亲鱼,以保证人工繁殖的苗种质量。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由195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奖励的1000尾白鲢鱼苗,经40余年的封闭选育,已选育至F6,并将选育白鲢F6;毫名为津鲢。  相似文献   
10.
观察和分析了红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red crucian carp))♀×乌龙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WuLong crucian carp))F2(4n)♂回交F1的倍性和黑体色个体的比例。结果显示:回交F1红细胞的长径为红鲫的1.28倍,红细胞核的长径为红鲫的1.41倍。回交F1为三倍体,回交F1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核型公式为3n=51m+45sm+36st+18t,NF为246。回交F1体色全部为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