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根据目标性状有的放矢的选配杂交亲本是提高优异品质组成品种的选择效率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对东北三省102份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氨基酸组分、油份及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表型鉴定及基因型分类以综合评价种质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大豆种质油份及脂肪酸组分变异较丰富,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根据主成分分析筛选到9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资源分为5类。第I类群蛋白含量较高、油份含量偏低,第II类群蛋白、油份含量均居中,第III类群油份含量较高、蛋白含量偏低,第IV类群高油,第V类群高蛋白,类群间的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各有差异。需根据育种目标在群体间选配亲本,以提高品质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尽管雄蜂的传粉效率显著低于雌蜂,但雄蜂在网室内的传粉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释放雄蜂网室内大豆不育系JLCMS8A和JLCMS17A的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10.3个、16.6粒和37.8个、84.3粒,分别是释放雌蜂后结荚率和结实率的35.0%、34.9%和77.5%、70.2%。过去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育系在网室内没有传粉昆虫时,结荚率和结实率均低于3%,表明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是大豆不育系有效的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3.
松辽186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经穿梭育种、世代选拔,系谱法育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适中、创新点突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异。介绍了松辽186选育的创新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种植该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鼠害是农业四大生物灾害之一,也是传播多种人体疫病的重要媒介。由于害鼠种类多、繁殖快、适应性强,繁衍生存环境复杂,防治难度大。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安全,达到有效防控农田鼠害,预防减少疾病传播,促进农村除"四害"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县生产实际和农田鼠害发生危害特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原则,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实施以药物毒杀和其他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最终达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熟期类型大豆种质收获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熟期种质之间,收获指数可以作为评价丰产性的指标之一,但不同熟期类型间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元分析的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基因挖掘与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含硫氨基酸组分是大豆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借助Consensus Map 4.0高密度大豆遗传图谱,整合了33个含硫氨基酸QTL,并采用元分析方法,确定了8个含硫氨基酸Meta-QTL。通过QTL序列共线性区间分析,在Meta-QTL内筛选到7条用于候选基因发掘的基因组序列。利用基因功能注释,得到16个含硫氨基酸相关基因,包括6个氨基酸合成途径酶基因、1个11S大豆球蛋白A5A4B3亚基基因及9个调控基因。其中调控基因分别编码F-Box、PPR及转录因子3种蛋白。13个基因在NCBI数据库中分别有表达谱及SNP信息。大豆含硫氨基酸候选基因分析,可以为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经过2007~2008年的田间试验,评价了植物源生物杀虫剂—1.3%苦参碱水剂在不同施用剂量对北方秋季田间甘蓝蚜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3%苦参碱水剂在不同施用剂量(4.5g/hm2、6.0g/hm2、7.5g/hm2)下,两年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施药后1d为70.86%、70.38%和72.68%;施药后3d为79.39%、80.05%和84.57%;施药后7d为89.80%、90.81%和91.80%。  相似文献   
8.
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是苜蓿制种业的重要传粉昆虫,在大豆杂交授粉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苜蓿切叶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苜蓿切叶蜂化性、滞育及两者间的关系,并介绍了繁殖过程中的有害天敌。  相似文献   
9.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某猪场饲养母猪1 000头,共分为两个场(二场和三场),两场之间间隔约500 m,每场约饲养母猪500头,二场为单列式带窗栋舍,三场为连体无窗栋舍;本场按照单周批次生产,本场窝均产仔数、断奶母猪7 d内发情配种率不理想,尤其三场更差。自2016年10月份开始逐步改善,截至2017年4月份(1 712批)照明灯泡(30 W白炽灯泡)更换完毕并开始全面执行16 h/d光照制度。自2016年到2017年11月份二场和三场免疫程序、饲喂程序、饲料来  相似文献   
10.
室内测定了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成蜂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的敏感性。在28℃,RH60%的条件下,喷施白僵菌后二化种群死亡速度较快,72h后死亡率为67%,而一化种群72h后死亡率为38%。结果表明,成蜂对白僵菌的敏感性在化性间存在差异,二化种群成蜂对球孢白僵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0.05),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