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对两个SMV株系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朝鲜大豆品种广吉(Kwanggyo)与江苏良种18-6、1138-2、苏协一号三个杂交组合F_1、F_2世代的遗传试验表明,对大豆花叶病毒SMV的两个本地株系S_A、S_C的抗性呈现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这一结论进一步得到回交一代及杂种三代遗传型分离比率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在处理数较多的田间试验中,利用广义格子设计较之传统的随机区组设计能有效地控制土壤异质性,降低试验误差。广义格子设计采用修饰极大似然法估计参数,这一估计方法既具有极大似然法估计效率高的优点,又能够克服极大似然法参数估计有偏的不足。本文介绍这一方法,并编制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3.
当地良种1138—2,南农4193—1和美国品种hayne、SRF 400、Clark 63、Williams间F_1、F_3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1)杂种优势表现在主茎节数所致的营养生长优势,从而荚/株、粒/株的优势,其综合表现为单株粒重及小区产量的优势。产量的自交衰退明显,而荚/株、粒/株衰退幅度较小。(2)F_1、F_3表现大多数性状的gca变异均占绝对优势,几乎没有显著sca变异。产量,单株粒重、荚/株、粒/株的gcaEMS%比文献中的高。配合力分析结果因供试材料而异。同美国品种在长江下游杂种优势利用及品种改良中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四讲 选择响应与遗传相关 一、选择响应(预期遗传进度) 1.选择响应的重要性及其测定方法 数量遗传理论的一个主要功用是为特定目标的有效选择方案的发展提供一个遗传基础,这意味着关于目前采用的不同的选择方案,对其有效性应有一个测定和比较的依据。这必须根据遗传方差和遗传力估计。遗传力h~2是测定表型值与遗传型值(或育种值)的相符程度的数值,h~2大表示从表型值可以估计遗传型值。h~2小表示环境因素对这一性状的表现有较重要的影响,所以h~2值是一个测度遗  相似文献   
5.
大豆品种资源的研究,已往大都集中在筛选有关高产、早熟、高油分、高蛋白、抗病虫、抗逆性等的材料和特定基因。这类研究为近40年来中国、美国及世界各地大豆育种的进展奠定了基础。在群体水平上也做了许多揭示地方品种群体特点以及群体表现与自然栽培等生态条件间关系方面的工作。这类研究有助于制订当地育种计划。另一种研究地方品种资源群体的途径是数量遗传分析。马育华与盖钧镒研究了江淮下游  相似文献   
6.
大豆杂种世代的遗传变异研究有以下三个目的:(1)理论上,从F_1杂种的表现,与其亲本比较,提供了在杂种群体内关于基因作用的信息。例如F_1子代优于中亲本就可以推论基因有非加性作用。(2)为大豆育种的早代测定提出理论依据。因从杂交后代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分析就能够作确定选配亲本和淘汰杂交组合的参考,从而在杂交育种上有了预见性。(3)为杂种大豆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提供实际依据。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生产上F_1代杂种品种能够有实用价值必须满足两个要求:(1)F_1代产量表现有显著地高的杂种优势;(2)一种能够经济有效地获得大量杂种种子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下游夏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为基础,对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产量的单一和多目标性状的非限制性和限制性选择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指数选择具有比直接选择稍高的效率;若旨在提高产量,其选择指数以多目标性状优于单一目标性状;若旨在提高蛋白质含量,则以单一目标性状选择指数为宜。限制蛋白质含量不变,对产量以及对蛋白质、油分、产量三者的选择指数,可以控制蛋白质含量下降。限制油分不变,对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指数则可以控制油分含量的下降。此种限制性选择指数的选择效率略低于非限制性选择指数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量遗传理论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遗传理论对作物育种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1)所有作物的经济性状,如水稻的穗数、小麦的千粒重、棉花的纤维长度以及它们的产量、化学成份和品质等,均属数量性状性质;(2)在自交、杂交、人工引变以及对主要性状的选择等育种方案中,必须对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性有充分了解和善于利用、处理。  相似文献   
9.
籼粳稻杂交F1不亲和性,是直接利用籼粳杂种优势及籼稻恢复系与核质互作粳稻不育系配制杂交粳稻的主要障碍。但有一类品种与籼稻和粳稻杂交,F1都有较好的亲和性。日本人池桥宏1982年对这类广亲和品种进行系统的筛选,并鉴定出6个广亲和品种,其中CPSLO17和Ketan Nangka进一步得到证实,Calotoc和Padi Bujang是新筛选出的, Aus373和Dular还需重新测试。其后又对广亲和性的遗传基础作了分析,认为是由一个单基因S-5控制,并对该基因在育种实践中特别是杂种种子生产中的应用作了阐述。福建省农科院雷捷成1984年报道: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发现一个…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江淮下游地区夏火豆地方品种11个与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有关的生理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大豆地方品种自然群体,所研究的生理性状中均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分析估计了各个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响应以及与小区产量的相关,得出:生物产量和叶面积相对生长率可作系统选择的辅助指标,其两年平均相关选择效率分别是对产量直接选择的77%和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