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梗1号’、‘中梗2号’和‘中梗3号’是利用雄性不育系GP1BC1-12-11配制选择出的桔梗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根部药材产量高,抗立枯病。2年生‘中梗1号’桔梗总皂苷含量2.45%,桔梗皂苷D含量0.092%,侧根少,适于饮片加工。‘中梗2号’桔梗总皂苷含量2.89%,桔梗皂苷D含量0.097%,适于提取加工。‘中梗3号’桔梗总皂苷含量2.59%,桔梗皂苷D含量0.077%,粗纤维含量低,适于食用和药用。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伤害信号--茉莉酸类(JAs)对倍半萜可能的调控作用,以3年生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树苗为试材进行机械伤害和外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测定其茎中内源JAs和倍半萜含量。结果表明,机械伤害处理1 h后,内源JAs含量显著增加,随后迅速下降;伤害处理24 h后又有小幅升高。伤害处理诱导白木香产生3种倍半萜(δ–愈创木烯、α–愈创木烯和α–葎草烯)且含量随着伤害时间延长而增多。外源MeJA处理也能够诱导产生相同种类的倍半萜且诱导强度大于伤害处理。伤害早期(1 h)内源JAs含量升高和伤害后期(48 h)倍半萜含量增多是植物启动相应的防御反应和抵御伤害胁迫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带有促溶标签SUMO和纯化标签6×His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调控北柴胡皂苷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BcAP2-13的原核表达载体p13-SUMO-His6。载体热激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培养,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28℃和37℃不同温度诱导条件下均得到了融合蛋白13-SUMO-His 6。以Ni-NTA柱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成年兔4次以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表明,所得抗体效价较高。提取北柴胡毛状根及BcAP2-13超表达毛状根的总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在2种毛状根蛋白样品中均能检测到与预计13-SUMO-His6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的条带,BcAP2-13过表达毛状根总蛋白样品的条带强于普通毛状根总蛋白样品的条带,与预期一致。成功制备了北柴胡BcAP2-13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北柴胡转录因子BcAP2-13的确切作用位点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广藿香抗青枯病种质,对广泛收集到的农艺性状较好的20份广藿香种质进行青枯病抗性鉴定。利用稀释分离法对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病害症状,致病性测定,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将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鉴定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采用伤根接种法、蘸根接种法、拌土接种法和3×106 cfu/mL、3×107 cfu/mL、3×108 cfu/mL 3种不同菌量人工接种室内培养的广藿香苗。结果表明,以菌量为3×107 cfu/mL和蘸根接种法作为抗性鉴定方法为宜。利用该方法鉴定20份广藿香种质的抗病性,发现不同种质感染青枯病的程度有差异,其中无高抗种质,但有1份中抗种质(17号),其余有6份中感种质(占30%),13份高感种质(占65%)。另外,17号种质的农艺性状和挥发油含量较高,有望在育种上得到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5.
桔梗新品种‘中梗白花1号’和‘中梗粉花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梗新品种‘中梗白花1号’和‘中梗粉花1号’是利用来自大田生产的桔梗白花和粉花材料,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历经4代自交纯化育成,均为晚熟品种,花期长,适于药用和观赏栽培。‘中梗白花1号’侧根多,根部药材产量高,桔梗皂苷含量高,抗立枯病。‘中梗粉花1号’植株直立,侧根少,根部药材产量和桔梗皂苷含量均较高,抗立枯病。  相似文献   
6.
利用Taguchi方法对荆芥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dNTP,引物,模板DNA,Mg2 7aq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使用Quantity One 4.6.2软件对电泳图片进行处理,PCR结果用SAS 9.1.3 SP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荆芥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5 μL):dNTP 169.0 μmol/L,引物0.2 μmol/L,模板DNA 20.6 ng,Mg2 浓度2.1 mmol/L,Taq酶1.2 U;将目的条带权重赋值(s)引入PCR电泳结果量化赋值公式,增强其通用性;使用Taguchi方法进行荆芥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效果明显,但建立的引物浓度回归方程无最大值,说明该方法的应用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镜检北柴胡、狭叶柴胡、三岛柴胡染色体数目,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基因组大小,为柴胡基因组测序奠定基础。采用常规压片及显微镜方法观测柴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以柴胡嫩叶为材料,采用LB01解离液和碘化丙啶荧光染料,利用基因组大小已知的番茄(H-1706、潘那利)作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柴胡、三岛柴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2、26条,基因组大小估测分别为989.80 Mb和2.14 Gb;狭叶柴胡群体内存在2种类型:一种类型的叶片窄,成熟植株的根外皮为棕红色,染色体数为12条;另一种叶片较宽,成熟植株的根外皮为浅黄色,染色体数为26条,基因组大小估测分别为782.50 Mb和1.92 Gb。3种柴胡的染色体数目确定和基因组大小估测可为柴胡全基因组测序和细胞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技术检测草莓镶脉病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特异引物的PCR 扩增方法, 对30 个草莓品种进行了草莓镶脉病毒的检测, 同时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对被检植株进行了病毒检测, 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回收、克隆PCR 扩增出的特异DNA 片段,获得了携有草莓镶脉病毒CP 基因片段的载体。测序结果表明, 得到的特异DNA 片段同美国草莓镶脉病毒的株系ATCC 45058 CP 基因片段相比, 同源性为90. 94 %。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党参种质资源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总结了党参育种工作的相关成果。尽管党参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目前党参的育种工作多采用混合选择法和系统选育法,品种改良效果有限,建议针对党参的药用价值,对党参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加大利用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品种选育研究,如开展杂交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以更大程度提高栽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党参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植物SSR引物开发策略简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SR是一种优秀的分子遗传标记,已经广泛应用到遗传多样性检测、遗传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与标记辅助育种等多个领域.但SSR标记应用的前提是根据物种已知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才能进行PCR扩增.对于大多数物种而言,目前获得的基因组DNA及表达的cDNA序列还非常有限或者根本没有.由此人们不断的设计出各种方法以开发出尽可能多的SSR引物,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基于序列数据设计和发展SSR引物的方法,这对于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序的或者已经拥有丰富DNA数据的物种是非常快捷的策略.对于那些遗传背景复杂或知之甚少或基因组数据有限的物种,本文也系统的介绍了传统的文库法、富集法等开发SSR引物的策略.进一步的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经验,对FIASCO磁珠富集法和ISS-抑制PCR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