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多酚的生产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是茶叶中所含的具有多酚结构性质的化合物,统称为茶多酚。茶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红茶中所含茶儿条素类物质经氧化生成的聚合物,也归纳在茶多酚内。这类物质均具有高灵敏度的抗氧化性能。根据近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抗细胞突变研究结果证明,其中有的组成成分,确有令人信服的成效。物尽其能而用之.不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必然会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从茶多酚用于单纯氧化作用为目的的食品保质(俗称保鲜)的角度考虑,利用茶多酚作为保鲜剂,比纯茶儿茶素的功效更好。而利用纯茶儿茶素的混合物,比用进一步分离…  相似文献   
2.
基础研究的成果,最终必然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的,开发研究为生产所用后,为扩大社会效益与提高经济效益作出贡献。茶叶科学包括有关茶叶的各个学科,它们各有各的研究课题。就茶叶生物化学学科内的各种科学研究而言,除了应继续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外,当前的重点似应深化茶叶化学成分的多种利用与综合利用的研究,并对当前多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利用面。其它各学科,根据开放发展的需要.也应有相应的重点研究课题。从茶叶生物化学有关的应用研究与结合保健问题的内容来说.是近3O年的研…  相似文献   
3.
绿茶贮藏中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氨基酸对成茶色、香、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茶汤的滋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茶叶氨基酸被公认为茶叶滋味物质。在绿茶长炒青贮藏过程中,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受外界温度、水份、氧气和光的影响,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致使内质趋向“陈化”。而茶叶中氨基酸在茶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则更为复杂,主要的化学变化概括起来可归纳为蛋白质的水解与氨基酸的降解,这两个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茶汤的滋味与鲜爽程度。当贮藏过久叶底变暗、汤色  相似文献   
4.
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及其发展前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阮宇成 《茶叶》1994,20(1):10-12
茶的保健功能,在历史上限于经验总结,茶疗的出现.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论文1500篇左右.对茶叶保健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茶多酚是茶叶重要的保健成分,已为世界公认.过去误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有害,本世纪初已否定了这一错误认识。茶叶化学成分迄今已发现560余种.有的含量极微,但在保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对某一成分与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茶叶所合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对人体有一定作用。但把茶叶说成是具有丰富营养的饮料,是不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灾变功能。茶叶中茶多酚含量15~35%,萃取方法简单.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人体衰老,还可用于食品保鲜、食油防。茶中绿原酸、儿茶素、Vc、Ve等都有保护皮肤功能.其他还有多种开发途径。总之,21世纪的理想保健饮料,应以茶叶唱主角.  相似文献   
5.
各种茶类都有不同的特征,习惯上名之为“风格”。绿茶类各种花式的风格,也各不相同。龙井有龙井的风格;炒青有炒青的风格,都有不同的特点。从红茶来说,工夫红茶与红碎茶的风格也不相同。这些都是茶叶生化成分的变化所决定的。茶叶生化成分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也有在生化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从红碎茶的品质要求来说,除了应保证鲜叶原料的品  相似文献   
6.
漫谈茶叶的保健作用与抗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阮宇成 《茶叶》2001,27(4):40-42
《茶叶》在茶叶刊物中深受茶叶工作者及爱好者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在普及茶叶科学的同时,适当地照顾了提高科研的内容,综述与地方茶文化报导,结合当前实际.研究报告不仅适当地照顾了科技教学的需要,且为引导更深研究提供了基础.《茶叶》不仅实现了普及与提高科学水平相结合的目的,而且丰富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了茶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8.
内卜龙层取必分一下﹄户甲险工已犷二目旧﹄闲坐西子畔一杯龙井春色淘人醉往事化尘绿叶浮杯水清香四溢苦思华茶业余热甘尽代生作科研就场手亲沏后同一品深惬趣醒浮氢富兰芳为之神往师徒尽开怀颜多喜欣作者附注:余品评龙井,松宽了浩劫之余悸,为了茶叶事业,愿尽余热,与博士研究生赵正惠一同下点亲自进行生化科研,激发绿茶品质,获得色香味俱优的成品,且芬有兰花香之佳茗,共庆成果,时年七十又四。.鉴品制绿茗有感@阮宇成$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  相似文献   
9.
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红碎茶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品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高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就整个红碎茶的品质而言,大多数产品仍然处于国际市场的中级和普通级水平。必须继续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红碎茶的品质,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红碎茶生产。通过最近几年红碎茶的生产、试验、研究,比较深刻地体会到,要改革机具,要提高品质都必须对红碎茶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变化规律有一定认识,只有按照这种客观规律来制定工艺,才能恰到好处。现就针对我国红碎茶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以围绕提高品质为中心,综合几年来的若干研究结果,对红碎茶生产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飽潲(食)瘟是我省歷史性未解决的病。本病特徵,為猪吃飽潲後,在極短期間內,嘴唇突然變為烏黑色、流涎、嘔吐、呼吸迫促,呈過敏性休克急速死亡現象,故農民稱為“猪飽潲瘟”。本病在我省部分地區發生頗為嚴重。1951年長沙市郊區羣眾反映,猪在飽食後發病迅速倒地死亡,但當時未引起注意。同年4月市內三湘米廠,養猪120餘頭,體重每頭70—80斤,飼料為白菜,碎米、細糠等,猪的營養極為佳良,事先無任何病徵,於下午6時喂潲後30分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