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了选择直观、准确、可靠、经济可行和易于操作的水稻种子纯度鉴定技术;【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电泳鉴定法、DNA分子标记鉴定法和叶色标记技术鉴定水稻种子纯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结论】作者认为电泳鉴定法及DNA分子标记鉴定法只能获得杂交水稻杂种纯度的基本数据,不具备有效排除假杂种的功能,也不可能采取后补救措施解决因纯度低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技术运用在杂交水稻上,将结束传统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引发种子纯度检测的革命,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2013年在宜良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云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功能叶叶面积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6个品种实际产量比正常灌溉产量下降11.03%,达极显著水平。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分别比正常灌水降低4.58%、7.21%、8.53%,其中对实粒数影响最大,达显著水平。水分胁迫后齐穗期功能叶高效、低效、总叶面积指数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3.60%、10.55%、12.92%,水分胁迫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的倒1叶、倒2叶、倒3叶SPAD值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26%、1.32%、2.69%。在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降低的幅度小,抗旱性较弱的品种降低的幅度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功能叶SPAD受影响越小,且有增加的趋势,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云辐优26”系云南省首个利用苗期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NHR 111S与强优异恢复系浙辐26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具有自动排假功能的“放心”杂交水稻新组合,适宜在红河州内海拔1400m以下,边疆1350m以下的籼型杂交水稻及周边相似生态类型的籼型杂交水稻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36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开展了机插稻种植试验研究,对品种产量、群体质量、倒伏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10.03 t/hm^2,颖花量5.62万/m^2,结实率72.23%,收获指数0.56,最大叶面积指数9.91,抽穗期干物质量1619.28 g/m^2,倒伏指数79.16,总叶龄18.22,其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为C两优华占,产量为11.46 t/hm^2;低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7.03 t/hm^2,颖花量5.27万/m^2,结实率53.87%,收获指数0.46,最大叶面积指数7.89,抽穗期干物质1494.12 g/m^2,倒伏指数85.05,总叶龄17.56。总之,结实率是机插籼稻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高产品种在适当降低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结实率可以获得超高产,低产品种只有在增加移栽基本苗数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杂交籼稻组合在云南干热籼稻区种植的产量潜力,研究不同产量水平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选用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并根据当地水稻生产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显示,广优1186、德优4727、两优2186、宜优673、两优2161、宜香3003产量分别为15.65、15.29、15.19、15.18、14.89和13.95 t/hm~2。为更好的分析水稻高产形成规律,将6个品种产量划分为高产(13.0~14.0 t/hm~2)、更高产(14.0~15.0 t/hm~2)、超高产(15.0~16.0 t/hm~2)3个不同产量水平。超高产水稻较更高产水稻有效穗数提高10.25%,较高产水稻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分别提高32.13%、35.69%、12.50%;超高产水稻高峰苗数较更高产、高产水稻分别低10.32%和30.02%;成穗率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超高产水稻齐穗期总LAI为7左右,高效叶面积率70%左右。颖花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超高产水稻实粒/叶、粒重/叶较高产水稻分别增加20.00%和25.54%。超高产水稻齐穗期、成熟期、齐穗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产水稻分别提高11.70%、11.96%和12.35%。  相似文献   
6.
不同叶龄期穗肥对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氮肥用量,提高其利用效率,在不施基蘖肥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叶龄期施穗肥对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倒5叶施60%+倒3叶施40%氮肥(T3,氮肥用量120 kg/hm~2)、倒4叶施100%氮肥(T4,氮肥用量120 kg/hm~2)、倒4叶施60%+倒2叶施40%氮肥(T5,氮肥用量120 kg/hm~2)、倒5叶施100%氮肥(T2,氮肥用量120 kg/hm~2)、均施氮肥(CK,氮肥用量195 kg/hm~2)的产量分别为12.90、12.74、12.69、12.32、13.25 t/hm~2,氮肥贡献率分别为17.71%、16.58%、16.25%、13.77%、19.86%,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8.08、16.73、16.33、13.26、13.24kg/kg。总之,倒5叶施60%+倒3叶施40%氮肥的处理比均施氮肥处理氮肥用量减少38.46%,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敏感时期,探索水稻抵御干旱的栽培措施,以常规粳稻楚粳29号和云粳3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准确控制土壤水分(水势),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楚粳29号干旱胁迫处理较对照减产10.63%~47.60%,云粳39号干旱胁迫处理较对照减产6.19%~47.27%,减产程度依次为穗分化前期干旱胁迫(T2)﹥有效分蘖期干旱胁迫(T1)﹥穗分化后期干旱胁迫(T3)﹥孕穗期干旱胁迫(T4)。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有效分蘖期干旱胁迫降低了有效穗数,穗分化前期干旱胁迫使每穗粒数明显减少,穗分化后期干旱胁迫使每穗实粒数减少和结实率明显降低,孕穗期干旱胁迫对结实率或千粒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粳稻品种云粳4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和分次施用尿素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密度相同时,分次施肥的处理比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增产,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直播稻产量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基本苗2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6万/667 m~2的处理产量居中,10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低。(2)在施用控释肥的处理中,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施氮量相同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每穗颖花数刚好相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颖花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提高直播稻产量的主要途径。(3)当密度相同时,抽穗至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群体叶面积和总颖花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分次施肥A1RPQ4处理的群体结构优于其他处理,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最为平稳,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颖花/叶比和粒质量/叶比最大,产量最高,达到875.14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0~2011年,在临沧市以再生力强的高产组合宜优673为材料,在头季稻种植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造高产的基础上,设置播期、促芽肥用量及施用时期、留桩高度、不同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的头季稻和再生稻均比当地高产栽培技术增产,两季增产3.21 t/hm2,增22.22%,其中再生稻增产2.16 t/hm2,增132.90%。在云南再生稻头季应在2月20日以前育秧,4月中旬前移栽,8月中旬前收获,再生季于10月中旬收获;再生稻的产量与头季稻的产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要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必须确保头季稻的高产。在云南省再生季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总氮肥用量195 kg/hm2,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 d和收割后2~3 d两次平均施完,留桩高度30 cm。  相似文献   
10.
D优203是不育系D62A与蜀恢203杂交选育而得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经多年试验,均较对照汕优63增产,稻瘟病抗性强,品质好,适合云南省大面积生产应用,2008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