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林业   9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叶矢竹复绿期光合特性及叶绿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无损伤测量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筛选不同复绿程度的叶片,揭示花叶矢竹白叶复绿过程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白化突变材料的复绿机制及观赏竹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叶矢竹花叶株白色不同复绿程度的叶片为研究材料,绿叶株相同位置的绿叶为对照组CK(100%),按照复绿程度为0、10%、30%、50%、70%和90%划分6个阶段,测定其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花叶矢竹白叶色素含量极低,叶片复绿过程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升高,而完全复绿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正常绿叶的87.02%、98.20%、89.37%、85.02%,叶绿素b恢复至绿叶水平,但叶绿素a、总叶绿素及胡萝卜素含量均未达到绿叶水平;白叶无光合特性,复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升高,气孔导度在复绿一定时期后趋于稳定,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表明复绿叶片光合速率变化受非气孔因素影响;复绿叶片光饱和点升高,光补偿点降低,复绿叶暗呼吸速率与绿叶无显著差异,完全复绿叶表观量子效率仅为绿叶的78.66%;荧光参数Fo、NPQ呈先上升后下降,Fv/Fm、Y(Ⅱ)和ETR均显著升高,说明光合色素含量升高时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和光化学转化效率逐渐恢复,用于热耗散的能量逐渐减少;qP在复绿初期变化缓慢,到复绿后期变化不大,表明叶绿素a/b反应中心开放比例受复绿过程影响不大;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显著,白叶叶绿体无成熟类囊体片层结构,绿叶叶绿体类囊体垛叠清晰均匀,复绿叶叶绿体内膜结构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光合色素累积及类囊体片层有序排列、垛叠是导致花叶矢竹复绿叶片光合功能逐渐恢复的2个重要的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2.
日本花叶矢竹组织培养与叶色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叶矢竹是矢竹的一个栽培变种.该文以花叶矢竹的侧芽生长点为外植体,研究了单独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N-6-Benzyladenine,6-BA)、噻二唑苯基脲(Thidiazuron,TDZ)和玉米素(zeatin,ZT),BA与ZT相互组合,MS培养基与添加激素的培养基交替培养对花叶矢竹试管苗增殖生长及叶色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添加BA时促进试管苗侧芽增殖,新芽乳白色,叶片绿色条纹,而添加ZT的试管苗伸长生长良好;当BA与ZT相互作用时,以3 mg·L-1BA和3 mg·L-1ZT组合时芽增殖系数较大,且新苗生长良好;交替培养有利于新芽生长,且保持花叶特性.  相似文献   
3.
紫竹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多酚氧化酶基因(PPO)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竹PPO基因的cDNA与DNA片段,将它命名为PnPPO。随后,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褐化程度紫竹组培苗中的表达情况。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所编码蛋白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其序列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PPO基因同源性很高,是PPO的同源序列。RT-PCR分析显示,在褐化严重的组培苗中PnPPO的表达量也较高。这说明PnPPO基因的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存在紧密的联系。图4参15  相似文献   
4.
菲白竹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菲白竹Sasafortunei幼嫩竹秆和竹鞭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以竹鞭为外植体萌芽率较高,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试管苗增殖效果优于噻二唑苯基脲(TDZ),但TDZ能促进新芽生根;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3mg·L^-1 6-BA与0.5mg·L^-1萘乙酸(NAA),侧芽增殖系数达3.60;添加3mg·L^-1 6-BA与0.01mg·L^-1 TDZ,增殖系数较高(3.43),且伸长生长迅速,生根率达到100%,可同时实现增殖与生根,有利于菲白竹大规模快速繁殖。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5.
苗木培育的理论与技术是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理论与实践技能。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根据现代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南方林木的生产特点,分析该校种苗学课程的现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实习等方面对种苗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充分体现种苗学作为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专业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绿竹高效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研究了小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组合、单独添加2,4-D(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浓度、有机添加物、甘露醇预处理等对小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8~1 cm的小穗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宜材料;2,4-D与NAA组合小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的质量也较好;小穗愈伤组织诱导以MS基本培养基添加3 mg·L-12,4-D、1 mg·L-1NAA和500 mg·L-1Proline、500 mg·L-1Glutamine、300 mg·L-1Casein Hydrolysate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质量也相对较好;甘露醇预处理小穗愈伤组织出现时间推迟,愈伤组织质量与未处理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麻竹研究现状和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1992—2013年的麻竹中英文文献进行查阅、分类与总结,文献计量共690篇,其中中文占75.21%、英文占24.78%。年份分布特点为逐年增加,2000年以后明显增多;文献载体以期刊为主,期刊分布范围较广,以林业技术和木材科学为主;研究内容分为营养生长与开花特性、栽培技术与方法、笋竹加工与化学利用、生态保护效应等8类,其中栽培技术、化学利用、组织培养、开花特性等研究较多,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金镶玉竹埋鞭育苗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密集饱满鞭芽的1~3年生金镶玉竹竹鞭,采用埋鞭繁殖方法,探讨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竹鞭自身特性等对金镶玉竹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镶玉竹鞭段鞭芽萌动及出笋的最适温度均为18℃,其萌芽率、出笋率分别为93.11%、81.83%;直径2 cm、鞭龄2 a的竹鞭埋鞭繁殖的鞭段成活率最高,为63.33%;长60 cm的鞭段经过300 mg.L-1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后的出笋系数最高。鞭段长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浓度是影响金镶玉竹埋鞭繁殖成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花秆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f. alphonso-karri)作为最具抗旱和耐寒能力的丛生型观赏竹,其独有的“孝”文化内涵,在竹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发挥竹组培苗在居家美化、庭园绿化特别是竹盆栽配植中的优势,探索花秆孝顺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文章以花秆孝顺竹当年生枝条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6-苄基腺膘呤(6-BA)、噻二唑苯基脲(TDZ)单因素及其组合对花秆孝顺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及萘乙酸(NAA)和6-BA组合对花秆孝顺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增殖试验中,单独使用TDZ控制褐化优于单独使用6-BA;2种调节剂组合使用其增殖效果优于单一调节剂,在6-BA 3.00 mg/L+ TDZ 0.05 mg/L配比下,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数最多,为4.80个。在生根试验中,0.30 mg/L的6-BA与NAA搭配可以促进花秆孝顺竹组培苗生根,其中0.10 mg/L NAA + 0.30 mg/L 6-BA处理的组培苗生根表现最优,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为1.70条,平均根长为1.30 cm。研究所建立的花秆孝顺竹组培快繁体系可为其种苗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蝴蝶兰品系RSW1离体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基本培养基、6-苄基腺嘌呤(6-BA)和噻重氮苯基脲(TDZ)、暗培养时间及叶片生育期对叶片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S、1/2MS最为适宜,改良Knudson C(改良KC)不利于不定芽发生.TDZ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效果好于6-BA,1.5 mg·L-1 TDZ对蝴蝶兰叶片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60.9%.适当时期的暗培养有利于不定芽的发生,以暗培养21 d效果最好,不定芽诱导率达到74.5%,分化系数达6.90.选择生育期45 d左右的叶片作外植体,可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和分化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