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短体线虫隶属于垫刃目(Tylenchida Thorne, 1949),垫刃亚目(Tylenchina Chitwood, 1950),短体科(Pratylenchidae Thorne, 1949),短体亚科(Pratylenchinae Thorne, 1949),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Filipjev, 1936),是一类重要的迁移性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 [1]。国内外已报道该属线虫百余种。其中我国已报道种类有P.alleni、 P.artemisiae、 P.coffeae、 P.crenatu、 P.cruciferus、 P.dioscoreae、 P.hexincisus、 P.loosi、 P.penetrans、 P.pratensi、 P.neglectus、 P.penetrans、 P.scribneri、 P.thornei、 P.varicaudatus、 P.vulnus及P.zeae 17种。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植物线虫的传播机会大大增加,我国口岸也先后从进境植物根围截获P.brachyurus、 P.neglectus、 P.zeae、 P.coffeae、 P.penetrans、 P.pinguicaudatus等。基于本类群线虫的重要性和国内以往的鉴定都主要单纯依据形态学特征,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rDNA的PCR-RFLP及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和海南不同寄主上植物线虫调查时发现的4个短体线虫群体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分折了福气多(10%噻唑磷颗粒剂)、乐斯本(48%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15.5%甲维·毒乳油、好年冬(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线净(5%丁硫·毒颗粒剂)、克线丹(5%硫线磷颗粒剂)、线虫快客(100亿/g淡紫拟青霉制剂)、天线一号(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中草药线虫速杀剂(15%中草药植物源可湿性粉刺)这10种药剂对保护地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施药45 d后还是70 d后,福气多、线净、克线丹、线虫快客、天线一号5种药剂均对黄瓜根结线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鉴于它们均属中低毒产品,在蔬菜生产上较为安全,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生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意义,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缺少系统的文献梳理,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热点演变特征认识不足。基于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及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对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群、发文机构、关键词及突现等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发表以土壤养分与土壤动物相关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且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每年均有所增加,至2016年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发文量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主要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近20年的土壤养分-蚯蚓研究中土壤质量和群落结构这2个关键词是2001—2021年最具有突发性的研究热点,从2020年开始对土壤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自育的26份番茄育种种质和抗南方根结线虫番茄品种‘仙客1号’及感南方根结线虫品种‘阿乃兹’为试验材料,采用病土盘栽自然发病鉴定、苗期二龄幼虫人工接种鉴定和PCR扩增及CAPS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试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水平及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28份番茄材料中,高抗17份、抗病6份(包括抗病对照‘仙客1号’)、感病2份、高感3份(包括感病对照‘阿乃兹’),无免疫材料,且病土盘栽鉴定与苗期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PCR扩增结果表明,27份番茄材料均能检测到一条750 bp的特异条带;TaqⅠ酶切结果显示,具有酶切位点的22份试材中有15份含纯合显性Mi-1/Mi-1基因、5份含杂合显性Mi-1/mi-1基因、2份含180 bp+250 bp+300 bp三条特异性片段,并且这22份试材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高抗或抗,而其余5份不含显性Mi-1基因的试材则表现高感或感,证明Mi-1是具有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的基因,分子检测结果与病土盘栽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的结果吻合率达92.6%;含有180 bp+250 bp+300 bp三条特异性片段的高抗材料可能含有其它抗根结线虫基因。分子检测与抗性鉴定相结合,能为创制抗南方根结线虫新种质提供一种更加省时、省力且经济有效的科学育种方法,可为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多抗性番茄新品种杭杂301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番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杭杂301"番茄植株紧凑,生长势弱于"杭杂101",与对照品种"阿乃兹"无明显差异;首花节位着生于7.4叶,始收期比"杭杂101"和"阿乃兹"分别早1、2 d,为中早熟品种;第1至第3花序间隔叶数3.95叶,比"杭杂101"、"阿乃兹"分别多0.35叶、少0.45叶。"杭杂301"结果率77.0%,比"杭杂101"、"阿乃兹"分别高7.3、12.7个百分点。在低温条件下,"杭杂301"番茄非商品果率2.1%,比"杭杂101"、"阿乃兹"分别低0.4和1.6个百分点。"杭杂301"果实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大红有光泽,果型为扁圆形,单果重210.5 g,属于大果型番茄品种;货架期达21 d,较"阿乃兹"长5 d左右;果实硬度1.81 kg/cm2,较"杭杂101"、"阿乃兹"分别高0.14、0.18 kg/cm2;裂果率4.9%,比"杭杂10"、对照分别低0.3、7.5个百分点;商品性好、风味较好。"杭杂301"前期产量21.1 t/hm2,比"杭杂101"、"阿乃兹"分别高1.8%、2.8%;总产量81.8 t/hm2,比"杭杂101"、"阿乃兹"分别高3.6%、11.9%,与"阿乃兹"达到极显著水平。"杭杂301"对叶霉病和黄化曲叶病毒均表现高抗,对根结线虫表现抗;"杭杂101"对叶霉病表现高抗,对黄化曲叶病毒和根结线虫分别表现为高感、中感;对照"阿乃兹"对黄化曲叶病毒表现高感,对叶霉病和根结线虫均表现中感。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自国内13省(市)的1 546份土壤样品进行线虫分离和鉴定,从北京和浙江2省(市)的果园、桑园、观赏性花木等多年生植物的根围土样中分离到23个南京毛刺线虫群体,其中北京群体检出率占北京样品采集总量的39.1%,表明南京毛刺线虫是北京市多年生植物根围寄生线虫优势种;通过对浙江群体与北京群体的形态及测量值比较,发现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测量值差异很小,但北京美人梅(代码129)群体的2条雄虫和水栒子(代码088)群体的1条雄虫仅具1枚腹中颈乳突;各群体18SRNA区扩增序列与GenBank登录序列AJ439579和AJ439580的相似百分比达到99.2%~100.0%;对上述南京毛刺线虫群体rDNA ITS1区、ITS2区和28SRNA基因中D2D3区序列比较和酶切分析显示,该3段序列在南京毛刺线虫种内群体间都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引起浙江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脂肪酸甲基酯(FAME)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引起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番茄灰叶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相关报道,对番茄灰叶斑病的为害概况、发病症状、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防治策略等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硫酰氟熏蒸剂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硫酰氟熏蒸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在2011-2012年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硫酰氟熏蒸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及对黄瓜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施药35.0 g或50.0 g,熏蒸10天且散气1 w后定植黄瓜,可较好地控制黄瓜根结线虫危害。其中给药后50天防效分别为62.0%~61.5%、64.4%~70.2%,给药后90天防效分别为29.5%~45.3%、35.2%~50.9%,分别比对照增产17.5%~15.3%、25.3%~20.7%。生产上推荐35.0、50.0 g/m2为较佳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0.
毛刺类线虫系一类重要的植物外寄生线虫,其内包括一些可传播植物病毒的种类。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和rDNA分子特征从我国海南儋州、云南呈贡和昆明、福建厦门等植物根围土壤样品中分离鉴定出8个较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群体;通过对种群数量较大的海南儋州群体与福建厦门群体的形态及测量值比较,发现不同地理群体间主要形态测量值存在一定差异;各群体18S RNA区、r DNA-ITS1区、r DNA-ITS2区和28S RNA基因中D2D3区序列与Gen Bank已登录的较小拟毛刺线虫不同群体相应序列(AJ438053、AJ438054及AJ438056;KJ934126;JN123380和JN123381;JN123396和KJ513001)相似度分别介于99.1%~99.9%、95.8%~96.3%、99.5%~99.8%和99.4%~99.9%。对上述较小拟毛刺线虫群体r DNA-ITS1区、r DNA-ITS2区和28S RNA基因中D2D3区序列比较和酶切分析显示,该3段序列在较小拟毛刺线虫种内群体间都较为保守。其中28S RNA基因中D2D3区序列在种内群体稳定,种间群体有明显的差异,系毛刺类线虫鉴定一较好的分子靶标。有关结果对较小拟毛刺线虫的鉴定及鉴别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