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足超微结构形态特征,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核桃举肢蛾成虫前足、中足及后足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核桃举肢蛾足均为步行足,前、中、后足体表的感受器、鳞片、爪及爪垫等超微结构类型无显著差异,后足与前、中足的差别在于后足较前足和中足粗壮,后足胫节着生较多披针形鳞片。雄虫各足平均长度均大于雌虫,雌雄成虫足部感受器类型主要有鳞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刺型感器在雌雄虫足上差异较大,雌虫足部刺形感器分为2种类型:Ⅰ型刺形感器和Ⅱ型刺形感器,雄虫足部仅有I型刺形感器。鳞形感器数量最多且分布位置分散,其他感器数量较少,分布位置较固定。足部鳞片有多种类型,可分为窄叶形、阔叶形、圆叶形、披针形和锥形鳞片5种类型。核桃举肢蛾足垫为刚毛型爪垫,其爪上分布有侧生的小锥形结构。研究明确了核桃举肢蛾雌雄虫前、中及后足的形态类型及足表面的感受器、鳞片、爪及爪垫等超微结构,为进一步探讨后足上举、摆动习性的生物学习性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核桃病害标准化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核桃主要病害的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了描述,按照核桃生育时期,制订了核桃病害标准化综合防治措施,以此对核桃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
养犬业是畜牧业的组成部分,但人和犬的关系又不同于和其它家畜的关系。在人类对物质需求占主导地位的年代,除犬以外的家畜由于能直接为人类提供肉、皮毛等生活用品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犬,市场也相对完善,相关的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也较多。在物质需求已相对满足的今天,作为人类的伴侣——犬的发展速度已明显快于其它家畜。从畜产市场的历史演化  相似文献   
4.
侧柏毒蛾幼虫酯酶对马桑毒素及4种杀虫剂的应激性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比较马桑毒素及4种杀虫剂对虫体内酯酶活力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酯酶应激性反应的异同性。结果表明,马桑毒素B及4种药剂处理后试虫酯酶相对活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酯酶基因的表达有3种类型,即稳定型、应激型和可抑型。同工酶谱分布频率、相似系数Rij、聚类分析及基因表达率分析结果表明,马桑毒素B与其它4种药剂处理间的相关性较小,但处理12h后马桑毒素B与捕杀特的Rij值为0.8764,即由马桑毒素B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树干注药对柳树叶片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注干液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敌畏·氧乐果)树干注射后对垂柳叶片内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均可导致垂柳叶片内可溶性总糖及纤维素含量下降,下降程度与药剂种类及注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吡虫啉对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 6 d下降了28.31%;敌敌畏·氧乐果对纤维素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 6 d下降了19.16%。4种药剂注药后短期内均可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下降,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含量又明显上升。其中吡虫啉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15 d升高了21.31%;敌敌畏·氧乐果对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15 d分别上升24.94%和 20.32%。  相似文献   
6.
利用6种鞘翅目昆虫引诱剂,分别在陕西秦岭火地塘林区、旬邑县马栏林区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6种引诱剂中,4#、3#引诱剂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等针叶林木蛀干害虫有较好的诱捕效果。4#引诱剂平均日诱集鞘翅目昆虫30.5头/器,日诱集横坑切梢小蠹为28.8头。4#引诱剂可用于华山松大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松幽天牛等蛀干害虫的监测与诱杀。  相似文献   
7.
马桑毒素致毒后试虫酯酶同工酶变化的时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earson相似性比较及欧氏聚类法,对马桑毒素处理后试虫血液、中肠及组织酯酶同工酶谱及酶带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处理组侧柏毒蛾幼虫的中肠、组织、血液的酯酶同工酶在处理后1~4 h之间酶带数减少,8~12 h内酶带增多,24 h以后这种激应性变化相对稳定.试虫受马桑毒素干扰后可使虫肠组织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组织及血液中分子量为中等的酯酶的酶谱变化较大,但是该毒素侵入虫体后的后期致毒性与前期基本接近,毒性效应有较为稳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树干注药后吡虫啉在核桃组织中的分布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吡虫啉经树干注药后在核桃树体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树干注药后吡虫啉在核桃树体内具有较好的传导、分布性能,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片>果皮>果仁。吡虫啉在核桃树体内残留期较长,注药后60 d时,药剂在核桃叶片、果皮和果仁中的含量分别为0.256、0.178 和0.046 mg/kg;注药后80 d时,吡虫啉在叶片、果皮和果仁中的含量均小于0.05 mg/kg。根据吡虫啉在核桃果仁中的残留量变化动态及国外相关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建议在利用吡虫啉树干注药防治核桃害虫时,注药时间距核桃采收期应大于60 d。  相似文献   
9.
防治核桃黑斑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危害核桃的重要病害。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研究了中生菌素等14种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等7种供试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原菌成团泛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40.27~252.41 mg·L-1,其中中生菌素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40.27 mg·L-1,噻霉酮、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EC50分别为50.62、53.25、54.88 mg·L-1,氟啶胺的EC50为176.96 mg·L-1。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4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核桃黑斑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依次顺序为: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81.35%,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82.65%。春雷霉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71.58%,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74.87%。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等药剂可作为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气质联用(GC-MS)和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平均取代度的方法。对HP-β-CD先进行甲基化反应,后将其酸水解为单环葡萄糖单元,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成链状葡萄糖单元,经羟基乙酰化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计算平均取代度(DS),并与MALDI-TOF-MS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GC-MS分析测得的DS为7.0,略高于使用MALDITOF-MS测得结果(DS=6.6)。GC-MS分析方法灵敏度较高,但是前处理步骤较为繁杂,MALDI-TOF-MS法能够快速检测样品,2种方法均可提供相关分析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