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满足皖南烟区烟稻轮作的大农业生产模式,特开展了皖南烟区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了解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及稳产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Y两优1号、丰两优1号、天优华占、深两优5814、两优6326在皖南烟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4.
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品种云烟8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皖南鄂皖、沪皖2个试验点开展了不同移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鄂皖试点,不同移栽期对云烟87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影响均不大;在沪皖试点,移栽期比当前生产推迟后,叶片数增多,茎围和节距减小,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降低,外观质量变差.综合2个试验点来看,云烟87在皖南3月19日左右(皖南当前生产移栽期)进行移栽,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适宜皖南地区烟稻轮作的粳稻品种,探讨不同施氮量下2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差异机理。在大田的条件下,围绕1个超级稻品种南粳44,结合当地一个品种皖稻94,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150.0kg/hm2、250.0kg/hm2、350.0kg/hm2),不同品种剑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二氧化碳-光合曲线、抗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表现等,分析不同氮素施用下其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从光合作用发挥的角度,在高CO2浓度下,参试粳稻品种在低氮或者中等氮素条件下,可提高其光合作用的CO2饱和点,表现高的光合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对高光强的利用能力增强,尤其可以缓解水稻在生育后期因低温高光强而发生的叶片黄化和早衰。超级稻品种如南粳44,比较适合中等氮素和高氮的栽培条件,通过不同时期的适应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叶片的光合功能,有利于其产量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不同装烟方式对烘烤能耗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装烟方式对烤烟烘烤能耗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装烟方式相比,叠层装烟方式提高了装烟密度,每千克干烟耗电量降低了0.020~0.035 kW.h,耗煤量降低了0.10~0.24 kg,且烤后烟叶的评吸总得分均有所提高;两种装烟方式烤后烟叶的等级比例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皖南烤烟化学成分与农艺性状和感官质量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皖南烤烟化学成分与农艺性状和感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皖南烤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农艺性状和感官质量较优。糖类物质含量与农艺性状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总氮、烟碱、钾和氯含量与农艺性状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糖类物质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余味、燃烧性和使用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总氮和烟碱含量与这些感官质量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宜皖南地区烟稻轮作的粳稻新品种,进一步明确不同施氮量下优质光身稻嘉58的种植表现,在大田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00.0kg·hm-2:LN、200.0kg·hm-2:MN、300.0kg·hm-2:HN)对嘉58的影响。结果表明,嘉58比较适合中等氮素,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叶片的光合功能,从而有利于大库的形成及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烤烟良种在皖南烟区的适应性,以K326品种为对照,选取6527、NX0916、HN0508、HC100、贵烟3号、FJ31-2、20810共7个品种在安徽省宣城市开展了区试试验。结果表明,6527色度、身份、油分、整体感官质量均优于对照,烤后产量、产值最高,在参试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皖南烟区2015年的气象因子和不同移栽期的农艺性状为依据,分析了气象因子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气象数据分析显示,3月上旬平均气温偏低,为5.85℃,不适宜烟叶生长,3月下旬为最佳理论移栽时间。(2)3月10日前移栽,团棵期温度偏低,不利于腰叶发育。各移栽期成熟期雨量均较丰富,不利于烟叶成熟落黄。(3)3月19~29日移栽,制约烤烟生长发育的气象因子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