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浩杰  刘善江 《北方园艺》2015,(14):174-177
以"京夏王"白菜和肥料增效剂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肥料增效剂分别在氮肥、磷肥不同施用量下对白菜产量、肥料利用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增效剂可以大幅提高白菜产量,相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使用肥料增效剂可提高白菜产量11.99%,相同磷肥施用量条件下使用肥料增效剂可提高白菜产量7.40%;肥料增效剂能明显提高氮、磷肥料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提升12.38%,磷肥利用率提升5.34%;肥料增效剂可降低白菜硝态氮含量,使白菜品质得到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整体分析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选取2002—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秸秆饲料化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主要对秸秆饲料化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21年秸秆饲料化利用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研究体量较大;中英文发文量排名第一的科研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中文主要发文作者间的合著关系由星型向网状结构过渡,英文主要发文作者间呈现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等多种合著关系;来自孔敬大学的Wanapat发文156篇,名列英文文献高产作者首位。秸秆饲料化利用领域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为“乳酸菌”、“组合效应”、“青贮”、“发酵品质”和“生长性能”,研究前沿聚焦于反刍动物生产和生长性能、添加剂对青贮和微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等方向。英文文献研究热点为“nutritive value”、“growth”、“rumen fermentation”、“dairy cow”和“degradation”,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和甲烷氧化的研究意义、氨氧化和甲烷氧化的功能微生物演替规律,以及二者交互作用机制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壤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的科学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未来研究应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结合宏观结果和土壤微观动态过程,揭示土壤中不可培养微生物代谢能力及其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对土壤生态过程的预测和调控。  相似文献   
4.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CeO2纳米颗粒催化柴油燃烧氧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柴油中添加Ce O2纳米催化剂后生成颗粒的氧化特性,该文配制了Ce O2质量分数分别为0、50、100 mg/kg的纳米催化燃油,利用微粒分级采样装置采集柴油机燃用3种燃料生成的颗粒样品,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Ce O2质量分数对颗粒形貌特征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升温速率、Ce O2质量分数对颗粒氧化特性的影响并采用Coast-Redfern方法计算了颗粒的活化能。结果表明:颗粒群为团簇状结构,粒径范围在20~70 nm之间;随着Ce O2质量分数增加,颗粒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向小粒径方向移动,计盒维数增大。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颗粒氧化过程出现滞后现象,氧化反应区域变宽,初始氧化温度、峰值失重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增高,失重率峰值变小。升温速率对颗粒反应活化能影响较小。升温速率相同时,随着Ce O2质量分数的增加,颗粒的反应活化能、初始氧化温度、峰值失重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均降低,Ce O2质量分数越高,降幅越大。Ce O2纳米催化剂添加到柴油后,使颗粒粒径变小,并能促进颗粒的氧化,降低颗粒起燃温度,可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再生温度和延长再生周期,对柴油机排气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吉林地区碱化土壤的特点,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水稻种植条件下不同用量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同时进行了脱硫石膏配施聚马来酸酐(HPMA)增强改良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碱化土壤pH值、碱化度,其中耕层土壤pH值最大降幅为1.59,碱化度(ESP)降幅在30%以上。施用脱硫石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水溶性Na~+、Ca~(2+)、SO_4~(2-)、HCO_3~-含量来调节土壤含盐量;适量施用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最大降幅为1.81 g·kg~(-1),过量脱硫石膏带入土壤的盐分不能及时淋洗反而会导致土壤含盐量增加。脱硫石膏配施聚马来酸酐对降低土壤pH值、碱化度无显著影响,但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从改碱与降低含盐量两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东北碱化土壤改良过程中添加脱硫石膏的质量配比以2%为基础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盐碱土遍布于全球100多国家,面积高达1×109 hm^2,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将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盐碱土壤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对土壤物质组分、理化性质和微环境表现出高度的响应特性,通过对土壤微生物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盐碱土的生物过程机制。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盐碱土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展,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土壤改良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功能性微生物土壤修复机制及资源利用等角度进行综述,以期为盐碱土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型改良剂对苏打碱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型土壤改良剂对碱土快速改良的效果,筛选出田间应用最佳的改良剂用量,采用田间试验与土柱淋溶模拟相结合方法,设A_0(不加改良剂)、A_1(改良剂5 t·hm~(-2))、A_2(改良剂7.5 t·hm~(-2))、A_3(改良剂15t·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用量改良剂对盐碱土pH值、水溶性盐总量、碱化度、土壤养分变化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_0处理相比,用新型改良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pH值、水溶性盐总量和Na+含量(P0.05),且随改良剂用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田间试验中施用改良剂的土壤碱化度由34.55%(A0)下降至18.20%(A_3)(P0.05),同时降低了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P0.05)。经改良后,水稻空瘪率显著降低(P0.05),水稻的有效分蘖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P0.05),其中,A_2处理水稻增产近三倍(290.8%)。综合改良效果与产投比,改良剂适宜施用量为7.5 t·hm~(-2)。  相似文献   
9.
硝化作用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传统硝化作用是指微生物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氧化为硝酸盐的两步反应,氨氧化过程是硝化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限速步骤。该过程是由编码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催化完成。2015年底,可以进行一步硝化的完全氨氧化菌(comammox)的发现颠覆了人们对硝化过程近百年的认知,并引发众多对comammox生理代谢、分布特征和相对贡献的深入思考。本文重点阐述农田土壤硝化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进展,通过比较AOB、AOA和comammox的发现、系统发育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等方面的差异,对农田土壤硝化微生物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深入了解农田土壤中氮素转化机制,为农田尺度氮素养分管理、面源污染防控及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