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0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综述光照、温度、水分3个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小麦物候期变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丰产优质育种团队以郑麦 366 为母本、良星 99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稳产小麦品种郑麦 369。该品种于 2018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180030。介绍了郑麦 36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商丘市1964—2010年气象资料和1985—2010年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区试记录,确定各年型适宜播种期、气象学越冬期、生产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依据1985—2010年的小麦产量统计结果,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气候产量和光、温、水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的减少,该区小麦播种期、越冬期、成熟期呈推迟趋势,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呈提前趋势,致使小麦全生育期和越冬期缩短、灌浆期延长,产量受气候的影响逐渐加重。小麦实际产量与生育期活动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呈负相关,其中与日照时数相关性显著;高温和干旱胁迫均抑制了籽粒灌浆速率,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导致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粒重降低;其中积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1963—2010年度商丘市小麦生长季的气象数据为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生育期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该区小麦干旱、冻害和干热风发生情况分别为十年八遇、十年十遇、十年八遇,重灾年发生情况分别为十年六遇、十年八遇、十年七遇。与常年相比,3种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呈现干旱和冻害变化不大,干热风有所减少;危害程度呈现冻害、干热风有所减轻,干旱在特殊生育期逐渐加重的趋势;时期分别呈现干旱在越冬期发生频率最高,年际间变化较大,返青至开花阶段频率次之,年际间变化较小,播种至出苗期频率最小,但呈逐渐增加趋势,冻害在初冬和早春逐渐减少,越冬和晚霜逐渐增多,干热风呈5月下旬减少、6月上旬增多的态势;空间分布呈现干旱东部和南部少,中部次之,北部和西部多,冻害东部重,西部次之,中部轻,干热风南部、中部轻,东部和西北部重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年的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研究了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不同生态区适应的大穗型小麦品种类型,结果表明:依据单穗重、穗长、小穗数中的某一指标和一个地区一年数值来区分,难以反映出此类品种的共有特性和各自穗部特征;大穗型小麦品种生态区域选择性较强,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选用品种。进一步分析可知,大穗型小麦品种应是穗长8.5 cm以上,公顷成穗数在570 万以下,单穗重较突出的品种,其中长江流域宜选用大穗、中大穗型春性品种,黄淮麦区宜选用中大穗型半冬性品种,其中黄淮南片也宜选用大穗型弱春性品种,而京津等北部麦区不宜选用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商麦167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许农5号与西农4211杂交的F5为母本,以矮秆抗病大穗型自选品系商麦0626为父本,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14。1特征特性商麦167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商麦156是商丘市农科所2015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探究商麦156的适宜种植模式,本试验以当地传统等行距种植为对照,研究宽窄行种植及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量增加,植株株高、冠层20cm处PAR值增加,单株次生根、单株分蘖数、植株干重及冠层底部PAR值降低,播量越大,小麦亩穗数越多,穗粒数、千粒重越少,高播量(195kg/hm2)、中播量(150kg/hm2)处理下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低播量(120kg/hm2)处理;播量相同(150kg/hm2)的条件下,宽窄行处理能降低植株株高,增加植株单株次生根数、分蘖数、干重及冠层底部PAR比重,协调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小麦产量。总之,商麦156适宜在宽窄行条件下种植,适宜播种量为150kg/hm2-195kg/hm2。  相似文献   
8.
豫东地区小麦生育期气候演变特征及光温水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PS软件对商丘市辖区永城、夏邑、虞城、梁园、宁陵、柘城、民权、睢县8个县级气象观测站1963—2010年的气象数据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并以旬为单位,分别计算不同年份各县区及商丘市小麦生育期(10月份到翌年5月份)日照时数、积温、降水量的总和及平均值,并作图分析了商丘市及各县小麦生育期气候演变特征及光温水协调性。结果表明,该区小麦生育期年降水量基本上稳定,但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具体表现为小麦生育期内的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每10 a分别以-63.3 h,0.25℃,-1.25 mm的速度增减;小麦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日照时数每10 a分别以54.0,7.0,8.1 h的速度减少,平均气温每10 a分别以0.16,0.16,-0.03℃的速度增减,降水量每10 a分别以0.01,-3.4,2.8 mm的速度增减。从光温水协调性来看,小麦生育期内旬平均日照时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上同步,呈倒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应用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过长期的农业种植试验,我国农业生产种植超高产栽培农艺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不断提高。本文就小麦超高产农艺农机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农业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商麦156为供试小麦品种,分别于2016年9月17日、10月1日和10月15日定植大蒜进行小麦间作大蒜试验,研究间作大蒜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寻小麦间作大蒜的最佳时期,探究同一处理时期内不同生育期间作大蒜下的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任一处理时期间作大蒜的小麦根际细菌数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且与大蒜定植时长正相关,至140 d时最大,W1G1(小麦播种前14 d定植大蒜)、W2G2(小麦与大蒜同一时间播种和定植)、W3G3(小麦播种后14 d定植大蒜)较对照CK(仅播种小麦)分别增加83.64%、64.21%和44.94%。随生育期的后延,对照和处理真菌数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同一处理时期内各处理真菌数量均低于小麦单作,且大蒜定植时长与真菌数量负相关。硝化细菌与氨化细菌变化规律类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对照与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均在120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在大蒜间作期内,对照和处理的小麦根际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变化规律相同,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升高,至160 d时W1G1、W2G2、W3G3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27.59%、23.45%、20.69%和30.56%、27.78%、16.67%。在140 d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生育期的后延而升高,至140 d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过氧化氢酶活力开始降低,在80、100、120、140 d和160 d时,W1G1较对照分别提高18.19%、29.21%、40.51%、48.78%和62.71%。可见,间作大蒜定植时期越早,小麦根际细菌、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数量越多,真菌数量越低,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