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高效利用美国豆芋花皂苷类化合物,以皂苷得率和纯度为指标,研究美国豆芋花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对制备的美国豆芋花总皂苷的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豆芋花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90%乙醇,料液比1∶20,温度70℃,提取时间2 h。得到的提取物石油醚脱脂后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树脂吸附柱纯化的工艺为上样皂苷质量浓度1 mg·m L~(-1),上样量40 m L·g~(-1)树脂,洗脱剂为80%乙醇(pH值6),洗脱剂用量4 BV(树脂柱体积)。制备的美国豆芋花总皂苷样得率4.24%,纯度达65.35%,比粗提物(纯度15.27%)提高了约3倍;抗氧化性能(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IC50值分别为51.08、29.24μg·m L~(-1))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IC50值为83.62μg·m L~(-1))也均优于粗提物(清除DPPH、ABTS自由基IC50值分别为286.51、69.92μg·m L~(-1),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浓度(IC50)值为1 043.57μg·m L~(-1)),表明该工艺可用于高活性美国豆芋花总皂苷的富集和纯化。此外,美国豆芋花总皂苷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类型为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为49.68μg·m L~(-1)。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能的医药中间体或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新资源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栀子花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花蕾期、盛开期和衰败期3个花期重瓣栀子花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盛开期重瓣栀子花为原料,比较了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醇、水)和水蒸气蒸馏4种不同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抑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花期重瓣栀子花总脂肪、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总酚、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则表现为盛开期显著高于其他花期。重瓣栀子花乙醇提取物的总酚(6.32%)、总黄酮(8.40%)、总环烯醚萜(19.80%)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IC50=98.50μg·mL-1)、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IC50=65.79μg·mL-1)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275.48μg·mL-1)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在抑菌效果上,水蒸气蒸馏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抑制效果均强于其他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研究鹅毛竹叶酪氨酸酶抑制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竹叶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及活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鹅毛竹叶酪氨酸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极法制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部位(SAE),并采用HPLC法定量分析其中绿原酸、咖啡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对香豆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山奈酚和苜蓿素9个竹叶特征性成分;通过DPPH法、ABTS法、FRAP法和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左旋多巴速率法评价SAE及竹叶特征性成分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能力。结果显示:鹅毛竹叶酪氨酸酶抑制物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6,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以此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SAE对酪氨酸酶的抑制IC50为658.46μg/m L,含有绿原酸(0.4285mg/g)、咖啡酸(0.0463mg/g)、异荭草苷(0.2999mg/g)、对香豆酸(0.4593mg/g)、山奈酚(1.7152mg/g)及苜蓿素(2.5513mg/g)6种竹叶特征性成分。其中咖啡酸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强,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熊果苷,推测为鹅毛竹叶抑制酪氨酸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表明鹅毛竹叶是一种来源丰富的酪氨酸酶抑制原料,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倪勤学  霍艳荣  陆国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25-20028,20453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果蔬中的水溶性色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老年退化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预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花色苷是目前国内外功能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结合花色苷的结构特点,综述了花色苷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途径,在预防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高血糖,抗癌,抗炎等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对花色苷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探索一条高效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竹叶抗氧化物提取均具有显著影响,优化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0.3098 mg/mL,提取物中含有总酚3.34%,总萜2.89%.为鸡毛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和不同花期栀子花挥发性物质之间的差异,本试验以山栀子、水栀子、狭叶栀子和重瓣栀子4个栀子花品种的花蕾期Ⅰ、盛开期Ⅱ和衰败期Ⅲ 3个花期的栀子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12个栀子花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对栀子花的香型进行判定和分类。结果表明,栀子花含有52种挥发性物质,利用PCA法可将52种物质简化至7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0.453%,可以反映大部分香气信息;通过PCA和CA将12个栀子花样品划分为2个集群:花蕾期Ⅰ的山栀子、花蕾期Ⅰ的重瓣栀子以及3个花期的水栀子归于1个集群;盛开期Ⅱ和衰败期Ⅲ的山栀子、盛开期Ⅱ和衰败期Ⅲ的重瓣栀子以及3个花期的狭叶栀子归于1个集群,归于1个集群则代表其栀子花香型相似。本研究结果为栀子花混合采摘以及后期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种地被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鸡毛竹(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南平倭竹(S.nanpingensis)3种地被竹的出笋、退笋和高生长3种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出笋期历时24 d,出笋后第6天至第16天进入出笋高峰期;鸡毛竹出笋期历时37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5天进入出笋高峰期;南平倭竹出笋期历时33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1天进入出笋高峰期;3竹种出笋数量和退笋数都呈"少—多—少"的趋势,出笋数:鸡毛竹(278株/m2)>南平倭竹(253株/m2)>黄条金刚竹(141株/m2);退笋数:南平倭竹(74株/m2)>鸡毛竹(63株/m2)>黄条金刚竹(33株/m2);3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呈logistic增长;3竹种昼生长量总体上高于夜生长量,在昼夜24h黄条金刚竹出现2次生长高峰,鸡毛竹出现3次生长高峰,南平倭竹出现1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条金刚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黄条金刚竹叶的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分别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arlsbergensis)、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6种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黄条金刚竹叶的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水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正丁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研究可为竹叶提取物抑菌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