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个中国甘薯主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中国30个甘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甘薯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102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6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25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9.8条。其中S32和S39多态性最高,仅用其中1个引物即能将这30个甘薯品种完全区分开,且由此构建的指纹图谱出现的概率很小,分别为4.77×10^-7(1/221)和1.91×10^-6(1/219)。结果进一步表明,这30个甘薯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异幅度较大,为0.0390~0.4306,平均遗传距离为0.3086。RAPD聚类分析表明,地域分布相近的甘薯品种和具有同一亲本的甘薯品种聚在一起,与这些甘薯品种的系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2.
贺学勤  刘庆昌  翟红  王玉萍 《作物学报》2005,31(10):1300-1304
用RAPD、ISSR和AFLP标记对系谱关系明确的7个甘薯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24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9对AFLP引物分别扩增出173、174和168条多态性带。3种分子标记在检测甘薯品种间遗传差异上相关程度高,其中RAPD与ISSR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328。用ISSR标记估计的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1286~1.0932,平均0.4883,大于其余2个标记的估计值。3种分子标记皆可揭示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其中ISSR标记产生的聚类图与系谱图最吻合,认为ISSR标记更适于分析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2,4-D处理获得可育甘薯组种间杂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红  刘庆昌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10(2):113-115,T001
用50mg/L 2,4-D处理杂交不亲和组合甘薯(Ipomoea batatas (L.)Lam.)品种徐薯18(2n=6x=90)×L.lacunosa(2n=2x=30)以及I.trifida(2n=4x=60)×L triloba(2n=2x=30)的母本花器,获得了可育种间杂种植株,并对种间杂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和细胞学观察.特别是徐薯18×I.lacunosa的杂种后代具有明显的结薯性,这是首次报道获得具有结薯性的甘薯品种和第Ⅱ群近缘野生种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4.
甘薯胚性悬浮细胞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甘薯品种栗子香的胚性悬浮细胞为材料 ,以A2 0 8SE(pROA93)为供体菌株 ,对甘薯胚性悬浮细胞遗传转化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胚性悬浮细胞预培养 1~ 3d有利于转化 ,适宜的共培养时间为 4~ 5d ,适宜的Kan浓度为 5 0~ 75mg·L-1(悬浮培养阶段 )和 10 0mg·L-1(增殖培养阶段和植株再生阶段 ) ,适宜的Carb浓度为 10 0mg·L-1。获得了经GUS检测及PCR检测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5.
表达bar基因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甘薯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导入甘薯主栽品种徐薯18的胚性悬浮细胞中,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农杆菌菌株EHA105携带的双元载体pCAMBIA3300上含有bar基因.来自于徐薯18胚性悬浮细胞的直径为0.7~1.3 min的280个胚性细胞团用于遗传转化.共培养3 d后,首先在含有2 mg/L 2,4-D、100 mg/L Carb的液体MS培养基中培养1周,然后将胚性细胞团转移到添加2 mg/L 2,4-D、100 mg/L Carb 和0.3 mg/L PPT的固体M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8周后,将获得的37个PPT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 mg/L ABA、100mg/L carb和0.3 mg/L PPT的固体MS培养基上,其中的34个愈伤组织诱导得到体细胞胚并发芽形成小植株,共获得了164株拟转基因植株.PCR分析表明,其中的123株为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bar基因稳定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正确表达.除草剂喷洒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高度除草剂抗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湖北省农村能源供应和消费情况,建立了沼气能、秸秆能和太阳能建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08~2028年的湖北省农村能源建设进行了动态模拟.通过比较在改变投资结构、改变投资规模等投资方案下生态环境效益的变化,得到了较优的投资方案;指出了采取提高农户接纳程度,增强技术支撑能力等措施能有效增强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甘薯品种栗子香的胚性悬浮细胞为受体材料,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表达bar基因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甘薯植株。农杆菌菌株LBA4404携带含有bar基因的双元载体pCAMBIA3300。共计450个胚性细胞团用于遗传转化。在添加2 mg/L 2,4-D、100 mg/L Carb和0.5 mg/L PPT 的固体MS培养基上选择培养8周后,得到了19个PPT抗性愈伤组织。将这19个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 mg/L ABA、100 mg/L Carb和0.5 mg/L PPT 的固体MS 培养基上,其中的10个抗性愈伤组织共再生出103株拟转基因植株。PCR分析表明,其中的69株为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bar基因稳定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除草剂喷洒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高度除草剂抗性。  相似文献   
8.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是我国及世界人民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具有品种繁多,表型特征差别大,基因组小,繁殖周期短及与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近等特点,是研究豆科植物基因功能的重要遗传资源。为创造丰富的变异资源,对菜豆品种黄金勾种子进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处理剂量为200 Gy,在M_3代观察并统计变异的类型。以百粒重及种子大小(长与宽)为代表,对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的大粒(菜434)和小粒(菜601)株行与野生型对照相比,所检测的3个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野生型对照。在总计3 500株M_3单株株行中,607株株行在生育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叶部性状、株型、育性及种皮颜色等性状上与野生对照相比变异较为明显,其中5.5%的变异株行的变异属于典型的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符合3∶1分离比例,初步确定该类变异由单基因所控制。选取部分重要变异性状株行,进一步在M_4代进行表型观察,验证M_3代性状观察的结果。所获得的具有稳定遗传的材料不仅可直接应用于品种选育,还为克隆引致性状变异的功能基因及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9.
甘薯肌醇-1-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新品系农大603是从感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病品种徐薯18的辐照后代中获得的一个抗茎线虫病的突变体。以农大603和徐薯18块根的mRNA为模板,根据植物抗线虫病基因NBS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RT-PCR分析,发现农大603的肌醇-1-磷酸合成酶(Myo 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 , MIPS)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徐薯18。采用3'RACE技术扩增出MIPS基因的3'末端cDNA。根据植物MIPS基因 5'端一段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并与3'端的特异引物组合,扩增出该基因的5'端cDNA序列。DNA序列比对表明,甘薯MIPS基因与大豆(Glycine max)、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的MIPS基因同源性较高,分别达83.63 %和83.89 %。甘薯MIPS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抗甘薯茎线虫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厌氧干发酵处理畜禽粪便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厌氧干发酵处理畜禽粪便过程中,发酵温度、发酵原料的C/N比值和操作方法(有无搅拌)3个因素的改变对发酵前后物料的全氮绝对损失率和沼气总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厌氧干发酵处理畜禽粪便过程中速效氮、pH和总固体含量的变化,得到了厌氧干发酵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发酵温度为55℃,C/N为12.5,有搅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