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89篇
  111篇
综合类   740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58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综合分析了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经营模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如发展规模小、设施简陋、技术缺乏、集约化程度低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如扩大规模、完善设施、提高育苗水平、合理规划、政府引导扶持等。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与鲜食型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关系,以徐薯32和徐紫薯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施氮量(N)水平和5个密度(D)水平,于2017,2018年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的薯块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体上在N0(0 kg/hm~2)和D1(43 785株/hm~2)水平下薯块产量最高。施氮使2个甘薯品种的干物质率降低,而显著增加了蛋白质含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干物质率、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还原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呈波动变化,均在D3水平下最低。施氮总体上使两品种块根的淀粉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和崩解值明显降低,消减值均明显升高,造成蒸煮食味品质的下降;两品种的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值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波动变化,徐薯32在D3水平下最大,而徐紫薯5号在D2水平下最高;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淀粉RVA谱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和特性间的差异。综合本试验结果,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大量施氮使甘薯产量下降,并降低了薯块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在43 785株/hm~2的密度水平下薯块产量最高,但适当增加密度有利于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酵母细胞中的甘露聚糖是一种非淀粉多糖,存在于酵母细胞壁的外层中。酵母甘露聚糖通常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的形式相连,被称为甘露糖蛋白。酵母甘露聚糖在动物营养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酵母源生物产品中的关键功能性成分之一。甘露聚糖含量是评价酵母提取物、酵母水解物、酵母培养物等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就饲用酵母甘露聚糖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种源地芡实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芡实的叶均直径、叶最大直径、果径、果长、果质量、粒数、粒质量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栽植密度间产量存在差异;不同种源地间8项物理性状指标均无明显差异;除果长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无影响外,其余6种性状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均存在差异,表明交互作用对产量有影响。7种性状与种源地的交互作用下,种源地与产量间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6.
7.
8.
黑龙江省一 、二积温区水稻花药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水稻花药培养效率,促进该技术在粳稻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以五优稻2号及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区骨干亲本的F1、F2为材料,对提高花培效率的几个关键环节如取材标准、关键时期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方法改良。结果表明:取穗以叶枕距、颖壳颜色和花药长度等多重因素为标准;适用于以五优稻2号为亲本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进口N6+凝胶3.6g·L-1+蔗糖60g·L-1+2,4-D2mg·L~(-1);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KT 2mg·L~(-1)+IAA 1mg·L~(-1)+蔗糖30g·L-1+琼脂4g·L-1,同时辅以16h光照;生根培养基中加入3~6mg·L~(-1)多效唑,可以壮苗促分蘖,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刺梨果试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试验分析方式测定刺梨果试鲜重和干重、As A和DHA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含量、GalLDH活性、AAO、AAP、MDAR、DHAR活性,通过试验研究解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麻山药种植田沙壤土流动性离散元模型颗粒放尺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简化麻山药-沙壤土复合体离散元模型,提高离散单元法在农业领域中的计算效率,以沙壤土为研究对象,在EDEM离散元软件中构建非球形颗粒,进行双目标参数标定试验,采用放大颗粒粒径方法,利用转鼓、坍塌与FT4流变仿真试验,从颗粒群动态堆积角、流动质量、流动速率以及能量等方面探究了颗粒放尺效应对颗粒群物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处理后的2 mm粒径沙壤土基质静态堆积角和动态堆积角平均值分别为32.16°和35.02°;与独立标定试验相比,双目标标定试验获得的仿真参数更具准确性与唯一性;在动态堆积角试验中,真实沙壤土颗粒在转鼓中所形成的动态堆积角随粒径和旋转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在仿真试验中,转鼓转速相同情况下,非球形颗粒群在增大粒径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动态休止角差异较小;坍塌试验中,不同粒径颗粒群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质量与平均流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误差随粒径增大而增大;颗粒质量相同时,将粒径分别放大2倍及4倍,颗粒数量同比减少87.24%、98.92%,仿真时间明显缩短,计算效率显著提高;FT4流变试验表明,当放尺因子S为2时,阻力FV及其力矩T随时间变化的拟合曲线值约为原尺时的2倍,而当放尺因子S为4时,与原尺相比,拟合曲线斜率差异显著,相关性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构建沙壤土离散元放尺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农业工程离散元放尺仿真计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