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桉树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桉树焦枯病不同发病等级调查桉树各因子生长量,分析不同病级对桉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病等级达到Ⅳ级时对胸径、Ⅲ级时对树高、Ⅱ级时对材积的生长已经造成极显著影响。根据不同发病等级与损失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损失率估测模型,该模型估测结果与调查实测数据相对误差1.32%(精度为98.68%)。以此模型估算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焦枯病危害,材积年损失率23.53%,年经济损失0.518亿元。  相似文献   
2.
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ABC转运蛋白在焦枯病菌对桉树侵染过程中的解毒作用,为揭示桉树焦枯病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利用BLAST、HMMER、Pfam数据库、TCDB数据库在全基因组内对桉树焦枯病菌的ABC转运蛋白进行鉴定和分类,并通过Prot Camp和IBS分别进行亚细胞定位和结构域图绘制,依据同源性对其功能进行推测分析。[结果]表明:桉树焦枯病菌共有70个ABC转运蛋白,它们分属于8个亚族。71%的转运蛋白位于细胞膜,10%位于液泡,其余部分位于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等内膜系统上。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包含全分子、四分之三分子、半分子及四分之一分子。根据同源性推测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与MDR、PDR、HMT、MPE、STE、P-FAT等几种转运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同时还与核糖体合成、翻译、过氧化物酶体合成的ABC转运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结论]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除作为外排泵转运外源化学物质、疏水性化学分子等物质。还参与细胞代谢、翻译、核糖体的合成、mRNA的输出、β氧化,并通过为辅酶Q的辅助因子增强呼吸代谢等多项生命活动为焦枯病菌的侵染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式接种绿僵菌后松墨天牛带菌量及致死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墨天牛成虫采用爬行、跗节、喷雾3种方式接种金龟子绿僵菌MaYTTR-04后的带菌量和死亡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式松墨天牛体的带菌量间差异极显著(F=79.179,P=0.0001),其中爬行接种的接种量最大,达到(5.60±0.49)×106孢子.成虫-1,是跗节接种的4倍多;接种后15 d,各处理天牛累计死亡率均达100%;模拟各处理毒力回归方程发现,爬行接种的方程的斜率最大,说明处理后天牛在致死中时(LT50)后期死亡速率较快,爬行、喷雾、跗节接种的LT50分别为5.3 d、6.8 d和6.9 d。综合分析表明,3种方式接种绿僵菌后松墨天牛的致死率非常高,其中爬行接种效果最好。可为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有效的施菌技术。  相似文献   
4.
10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种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及产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抑制作用随着杀虫剂浓度的下降而减弱。阿维菌素对大部分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小。阿维.灭幼脲、灭多威和辛硫磷对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在低浓度水平上有出现负抑制率,说明低浓度的该3种杀虫剂有促进金龟子绿僵菌菌落生长的可能。辛硫磷对显著抑制多数菌株产孢,而某些低浓度杀虫剂(如联苯菊酯、敌百虫、灭多威、阿维菌素和虫酰肼)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有负的抑制作用。另外,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度也不一样。Ma208菌株分生孢子对多数杀虫剂较敏感,但对氯氰菊酯较不敏感。Ma336菌株菌落生长受杀虫剂的影响较大,其他菌株受影响较小。Ma202、Ma103菌株的产孢量受杀虫剂的影响较大,而其他菌株受影响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流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是传统道地中药材,泰宁县是福建省雷公藤的重要产区,炭疽病是雷公藤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病害病原和有效开展预测预报,经致病性测定与形态学观察,确定雷公藤炭疽病病原有性态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无性态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害发生发展规律调查表明,雷公藤炭疽病菌以菌丝或子实体在病落叶和植株残留病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助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以自然孔口侵入为主,新叶较老叶先发病,病害一般5月开始发病,7、8月份表现为发病高峰期,9、10月份病情有所缓解,11月份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桉树焦枯病菌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焦枯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桉树商品林种植和苗木生产极具潜在危险性病害之一,受害桉树植株生长势明显减弱,甚至整株枯死,给桉树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丽赤壳属是桉树焦枯病重要病原菌。文中通过形态学鉴定结合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对福建省采集的桉树焦枯病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2株菌株中,10株为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2株为Ca.pseudocolhounii。Ca.pseudoreteaudii在福建省的分布为首次报道。Ca.pseudoreteaudii和Ca.pseudocolhounii分布广、适应性强,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旨在掌握该病原菌的分布动态,为加强预测预报和植物检疫防控桉树焦枯病为害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闽楠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楠是我国特有珍稀优良用材乡土树种,市场前景广阔。叶斑病是闽楠推广种植过程中新出现的叶部病害,可影响树木正常生长。闽楠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等研究,有助于明确病原分类地位和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防治。通过形态学特征观测和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闽楠叶斑病病原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闽楠小孢拟盘多毛孢ZZ-03菌株以Czapek或PDA+PBL培养基(pH 6.0)28℃黑暗恒温培养有利于菌丝生长;以PDA培养基(pH 8.0)28℃黑暗恒温培养有利于菌株产孢;以pH 8.0、28℃、全黑暗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以葡萄糖为C源、牛肉浸膏为N源有利于菌丝生长,以葡萄糖为C源、蛋白胨为N源有利于产孢;分生孢子萌发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桉树的次生代谢及其对焦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桉树抗病性早期鉴定生化指标,了解桉树抗焦枯病(C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 Moran)的次生代谢特征,对福建省11个桉树主栽种系对焦枯病的抗性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桉树不同种系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将11个种系分为抗病种系、中抗种系、中感种系和感病种系。对接种焦枯病菌后桉树不同种系次生代谢的研究表明,无论健叶还是接种后的病叶,多酚类物质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均表现为抗病种系〉中抗种系〉中感种系〉感病种系,呈规律性变化。接种前抗病种系、中抗种系同工酶谱带活性明显强于中感种系和感病种系;接种后,除感病种系外,其余种系均新增1~2条同工酶谱带。因此,多酚类物质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水平及同工酶谱均可作为衡量桉树对焦枯病抗性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福建省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种类,对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三明市明溪县、南平市建阳区和顺昌县4个地区采集的樟树枝干溃疡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分析,将病原菌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并结合代表菌株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翻译延伸因子(EF-1α)、RNA聚合酶Ⅱ大亚基(RPB2)和β-微管蛋白(BT)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最终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在福建省不同地区内采集到的75份樟树溃疡样本,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得到43个病原菌株,根据观察病原菌的菌丝生长状态和孢子特征,并结合系统进化树的结果,得到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和Lasiodiplodia iranensis 4种类型菌株。接种菌株后发病症状与野外发病症状相同,但致病程度不同,其中小新壳梭孢最强,可可毛色二孢次之,L.iranensis最弱。  相似文献   
10.
桉树焦枯病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P·V·L=W,以及公顷损失率估测模型,建立了经济危害允许水平时的病情指数XEIL的数学模型:XEIL=(100WPV-3.6107)/1.2914,以及防治指标或经济阈值XET的数学模型:XET=(XEIL-T·R)·Q=[(100WPV-3.6107)/1.2914-T·R]·Q。当病害的病情指数大于XET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而当病害的病情指数低于XET时则不需要防治。另外,根据不同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及防治费用等得出了不同防治措施下具体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治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