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化肥的无节制使用造成土壤严重污染,迫使我国林业产业向集约型精准化生产发展。这就要求林业生产中要合理利用资源,达到节水、控肥、增肥效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一至三年生刺槐优良无性系人工林的精准灌溉制度和精细施肥制度,以及生物学特性、生长量、生理生态特性和材性等指标,对精准灌溉与精细施肥的响应规律,提出刺槐人工林智能水肥一体化栽培配套技术,提高林分蓄积量20%以上。  相似文献   
2.
旨在筛选鸡BCO2基因中具有潜在生物学功能的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sSNPs)。从SNP数据库中检索出8个BCO2基因nsSNPs,利用SIFT、PolyPhen-2、PANTHER和PROVEAN方法分析引起的氨基酸替换是否可能影响BCO2的功能预测。进一步对鸡BCO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以及进化位点保守性预测;使用SWISS-MODEL构建了BCO2野生型以及突变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3个nsSNPs (rs739117331、rs735703078和rs736211538)可能严重影响BCO2蛋白功能。  相似文献   
3.
农业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教学中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度不高、在校学生对该文化缺乏了解的现象,通过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与高校教育间的联系,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及问题,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展农业文化类体育活动、构建网络服务体系和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举办校园活动、慕课教学等。同时,对农业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在改革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慕课、选修课为主;在丰富教学方式上,应该注重公共课和专题讲座的理论依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创新学习方法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辅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考核模式方面,提出了多维监测、分类考核、因地制宜的考核方式。通过以上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深入学习探索奠定基础,进而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让农业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得以较好地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研究适度农地经营规模确定方法并合理确定河西走廊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劳均经营规模和户均经营规模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河西地区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在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大投入要素中,土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3)现有技术条件下,河西地区劳均最优规模和户均最优规模均远远大于现有规模。研究结论:加快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黑龙江地区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Cu、Zn、Cr、Ni不同化学形态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和Cr主要以有机物结合的可氧化态和残留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酸溶态和可还原态2种不稳定形式存在,Ni广泛分布于上述4种形态之中。污泥中重金属潜在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顺序为:Zn〉Ni〉Cu〉Cr。  相似文献   
6.
外源输入与蓝藻水华是太湖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为探究引江济太对太湖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选取2013-2014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分析对比各季节望虞河引水期太湖贡湖湾西岸、湾心以及东岸水域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引水期望虞河河水有机污染指标的浓度低于太湖水体,引水期从望虞河入湖口至贡湖湾口水域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有机碳含量均呈现递增趋势,引水能显著降低贡湖湾水体有机污染的含量。受东南季风与引水作用影响,夏季贡湖湾西岸叶绿素a含量与高锰酸盐指数显著高于其它水域;秋季引水对湖湾有机污染物相对削减率最高,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与总有机碳含量相对削减率分别高达51.4%、83.4%和57.9%,冬季次之,夏季对叶绿素a的削减效果更为显著。望虞河引水对太湖有机污染的改善效应呈现显著的空间与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5株生姜促生菌的分类地位和促生活性,本试验通过观察其菌体及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GJ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J130为纳什维尔链霉菌,NS87为非脱羧勒克氏菌,NS178为枯草芽孢杆菌,NS111为路德维希肠杆菌。用抑菌谱法测定了5株促生菌的拮抗特性,其中GJ3和NS178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1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拮抗效果。Salkowski比色法定量测定了5株促生菌产吲哚乙酸能力,菌株NS111产吲哚乙酸能力最强,其发酵液IAA含量为148.80 mg/L。  相似文献   
8.
9.
由于柳树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尤其是它们广泛的适应性,即对不良生境的抗逆性非常突出,利用途径多,因此又被誉为“社会与环境的资源”。竹柳杂交容易、可配性高、易无性繁殖,选育并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显著提高柳树造林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植物病毒病频发,严重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绝大多数植物病毒依赖媒介昆虫进行传播,而传播的关键是病毒如何突破昆虫的肠屏障、唾液腺屏障和卵屏障等多个生物屏障。植物病毒一方面利用其外壳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突破媒介昆虫的中肠屏障和唾液腺屏障;另一方面则与昆虫体内卵黄原蛋白、共生菌以及精子表面蛋白发生特异性互作,促进病毒跨越卵障碍,最终实现病毒在昆虫体内复制。此外,植物病毒还能通过侵染寄主植物影响其防御性状,间接改变媒介昆虫生理及其行为反应,促进病毒在植物间的传播。该研究对植物病毒突破昆虫生物屏障的分子机制,以及植物病毒-植物-媒介昆虫互作对于病毒传播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阻断病毒传播的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