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移栽的野生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为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分析10%光照和全光照下低海拔区域引种云锦杜鹃的光合日变化,结果显示10%光照下生长的云锦杜鹃蒸腾速率低于全光照下生长的云锦杜鹃,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光照下云锦杜鹃的60.17%。两种光照下的云锦杜鹃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引起的,而10%光照下则为气孔限制引起。研究说明种植在低海拔环境的云锦杜鹃喜光的特性并不因为温度高而改变,但夏季遮荫措施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杜鹃花种类繁多,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千差万别。为了分析刺毛杜鹃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和为刺毛杜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以分析其耐热能力。【方法】利用光照培养箱创造4种温度环境(25℃/21℃,32℃/25℃,38℃/28℃,42℃/31℃),研究其叶片生理指标变化及生长情况。【结果】(1)在38℃/28℃和42℃/31℃温度下,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MDA等含量随时间推移呈先升后降趋势,而电导率和SOD活性呈不断上升,即刺毛杜鹃受到高温胁迫,但自身进行了积极的响应;(2)随处理时间延长,25℃/21℃、32℃/25℃和38℃/28℃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受气孔限制;而在42℃/31℃温度下,胞间CO2浓度有所上升,光合作用是非气孔限制;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随温度升高和时间推移而降低。(3)在42℃/31℃高温下,第16天植株叶柄变褐,处理23 d后植株有部分死亡;但在其它各温度下,植株生长正常。【结论】高温能降低刺毛杜鹃的色素含量、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改变细胞膜渗透性,但通过增强SOD的活性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以提高对高温逆境的抗性,在42℃/31℃高温环境下刺毛杜鹃可连续忍耐15 d,适合我国东南及中南部省份的低海拔地区城市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收集的版纳省藤家系进行苗期生长变异的观察,结果发现:家系间根长和芽长及叶片数和最大叶长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与气温关系显著,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趋势相似,移苗后的2、3个月生长最快,12月至次年的2月生长缓慢;主成分分析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中4个分布在勐腊尚勇地区。  相似文献   
4.
千岛湖地区森林土壤类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千岛湖地区森林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森林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分布以黄红壤为主,占86.8%;钙质紫砂土次之,占7.8%;侵蚀性红壤占2.7%;石灰岩土占2.5%;黄壤面积最小,仅占0.2%。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认为不同湖区林场的天然林土壤养分差异较大,从整个地区角度看各种林型间土壤养分无差异性,但从每个林场单独分析,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阔叶林地养分明显高于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因而,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对千岛湖地区林地的持续发展,提高其水源涵养、保持水土、景观生态等效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三叶崖爬藤种质评价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收集的三叶崖爬藤种质进行评价,筛选优良种质。以生长性状、环境适应性、经济性状三方面的9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其中总黄酮、多糖、移栽难易等3个指标是影响目标选择的主要因子。选出权重值大于4.80的14份优良种质,均来自余杭地区。  相似文献   
6.
以舟山群岛的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新鲜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普陀樟SRAP-PCR反应的Mg2+浓度、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模板DNA用量5因素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适于普陀樟的SRAP-PCR反应体系(20μL)为2.5 mmol/L Mg2+、0.2 mmol/L dNTPs、1.5 U Taq 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10 ng模板DNA、2μL 10×PCR buffer,该体系位点清晰,扩增稳定;利用该反应体系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24对。  相似文献   
7.
应用TRM-ZS4型环境梯度监测系统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红枫(Acer palmatum)、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紫丁香(Syringa oblat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cv.fernleaf)8个灌木树种降温能力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灌木树种在3.0m处的降温能力最能代表树种降温水平,8个灌木树种在3.0 m处的降温效果,呈现了“双峰”变化趋势,11:00点及15:00左右出现降温高峰,这种变化与植物“光合午休”现象较为一致,8个树种分成3个降温类型:桂花和红枫2个树种对环境整体降温能力强,尤其在3.0m高度层平均降温0.69℃,紫丁香、紫薇、紫叶李、紫竹等4个植物对环境整体降温较强,尤其对底层空间的降温强于其他灌木,海桐、凤尾竹2个植物对空间的降温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花朵在花蕾期、半开放期、盛开期及凋落期4个开花期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研究了鹿角杜鹃花香成分的种类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鹿角杜鹃花朵开放的4个时期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种类在开花过程中呈升高...  相似文献   
9.
对马银花种子形态和不同培养基质、贮藏时间、培养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银花种子呈纺锤形,扁平,种子细小,千粒重为0.052 8 g;不同培养基质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不大,11d子叶长出,但种子萌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贮藏时间种子培养8d后都开始萌发,种子萌发率间无差异;不同培养温度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较大,16℃时种子萌发需16 d,25℃和28℃时种子萌发需8d,萌发率最高的温度是16℃,种子荫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选取3个典型亚热带城市对城市森林环境的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PM1进行了监测研究,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具有一定的净化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作用,森林环境适宜开展生态游憩.乔木树种为主群落的作用优于灌木和草坪,并且存在宽度效应.稀释可能是缓解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可行途径之一.最后提出目前关于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