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鲣鱼脑为原料,对鱼脑磷脂超声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磷脂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鱼脑磷脂提取的条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醇(体积比2∶1)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超声温度为35℃,固液比为1∶9 (g∶ mL),超声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鱼脑磷脂的提取率达到氯仿-甲醇法的87.1%;通过薄层色谱分析,确定鲣鱼脑磷脂中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鞘磷脂3种磷脂;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鲣鱼脑磷脂的脂肪酸组成,高不饱和脂肪酸中DH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21.1%和2.4%.研究表明,用超声法提取鱼脑磷脂具有可行性,鱼脑磷脂中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鱿鱼肝脏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从鱿鱼肝脏中提取油脂与精炼鱼油的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炼后的鱿鱼油澄清透明,略显淡黄色,并有淡淡的鱼腥味,其各项指标均符合SC/T3502-2000鱼油一级标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鱿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精炼鱿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较高(36.5%),其中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13.1%和20.3%。  相似文献   
3.
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鱼肠道为原料提取蛋白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肠内的蛋白酶在硫酸铵饱和度为70%时,所得沉淀中酶活力最高。经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后,蛋白酶的纯化倍数达到了218倍。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5,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米氏常数为5.4 g/L。K^+和Ca^2+离子对该蛋白酶活性有较弱的激活作用,Mg^2+则能显著激活蛋白酶活性;Na+和Zn2+对蛋白酶的活性有较弱抑制作用,而Cu^2+和EDTA能显著抑制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生产的延续,也是渔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防止水产品发生腐败变质,从而延长水产品货架保存期的有效办法。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溶解度、Ca2+-ATPase活性等特性指标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水产品的营养组成及品质。水产品的加工方式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当的加工方式是保证水产品品质的关键。介绍了水产品加工方式及其优缺点,并对加工过程中蛋白的特性变化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水产品加工方式的运用及新型加工方式的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胆性腺作为海胆中唯一可食用部分,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尤其磷脂含量较高,其脂肪酸侧链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在海胆贮运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及水解,影响海胆的品质和风味。本研究以海胆性腺为原料,研究低温(4℃)贮藏过程中海胆性腺磷脂的降解变化。采用柱层析分析海胆性腺脂质组成变化,发现随贮藏时间延长,其磷脂含量从46%降低到2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海胆性腺中磷脂组成,发现海胆性腺中脑磷脂(PE)、卵磷脂(PC)、磷脂酰肌醇(PI)三种磷脂含量丰富,而在4℃贮藏72 h的过程中,PE、PI含量逐渐降低,PC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48 h后海胆性腺磷脂中首次出现了溶血卵磷脂(LPC)。通过气相色谱测定磷脂脂肪酸组成,发现海胆性腺磷脂中含有20余种脂肪酸,在贮藏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从5. 33%逐渐降低至4. 33%。说明磷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了降解反应。本研究为海胆性腺贮藏运输过程中磷脂品质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鱿鱼肝脏活性肽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鱿鱼肝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以鱿鱼肝脏蛋白为原料,通过蛋白酶水解来制备生物活性肽,研究了多种蛋白酶水解鱿鱼肝脏制得水解液的抗凝血活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当鱿鱼肝脏水解液浓度为5 mg/ml时,中性蛋白酶的水解液对ACE抑制率为68.0%;APTT值为59.8 s,TT值为34.2 s,比空白对照组分别延长26.7和20.6 s,表明鱿鱼肝脏的中性蛋白酶水解液具有抗凝血活性。中性蛋白酶解液对Fe3+的还原力为0.588,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64.5%,说明鱿鱼肝脏中性蛋白酶水解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其余的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鱿鱼肝脏水解液的抗凝血活性和ACE抑制活性均低于中性蛋白酶水解液的酶解液活性。[结论]鱿鱼肝脏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珠蛋白酶解液对植物诱抗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诱抗剂有很多种,如:寡糖、蛋白、寡肽、糖蛋白等。这类物质作用于植物后,能够使植物发生一系列反应,诱导植物产生植保素,从而具有抗病性。利用大豆子叶法对珠蛋白的两种酶解液(寡肽)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并对活性较好的两个浓度的酶解液进行了对烟草花叶病毒(TM V)的诱导抗性研究。结果表明,用珠蛋白酶解液处理后对TM V侵染有较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渔用钓饵分为真饵和拟饵。真饵是指鱼类可食性的动植物渔用钓饵,包括不经加工的天然钓饵和以谷物类、畜牧业副产物和水产品副产物等为原料加工的人工饵料;拟饵是指非可食性材料的仿水生生物型渔用拟饵,包括软质仿生拟饵、硬质仿生拟饵、金属拟饵。本文概述了渔用钓饵的颜色、形状、动作、声音等物理诱食因素和氨基酸、甜菜碱、核苷酸、含硫有机物等化学诱食因素,以及上述因素通过视觉、听觉和味觉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实现诱引效果的途径,同时介绍了新型渔用钓饵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着重介绍钛黄显色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肉中镁的研究,其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1.97%(n=8),标准偏差为±1.74,变异系数为0.91%。本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试验具有一致性,两者结果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及毋须昂贵的仪器设备等优点,并适用于各类型实验室的分析工作。 原理 肉样中镁经盐酸解为离子状态,并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镁胶体粒子,该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软体部分中获得水溶性蛋白质,发现胃蛋白酶水解牡蛎蛋白质产物的部分组分具有α-葡萄糖苷酶(AGD)抑制活性,其AGD抑制活性IC50值为40 mg/mL。经过色谱分离纯化,并经MALDI-TOF/MS质谱检测,最终在离子交换HPLC纯化中反映出的单一吸收峰,表现出4个核质比不同的质谱峰,说明是非单一物质,因而没有进行结构分析。根据牡蛎蛋白质水解产物的AGD抑制作用,牡蛎蛋白具有开发为降血糖产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