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实现黄蘑菇的长时间储藏,解决黄蘑菇在销售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问题,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处理方式,对黄蘑菇进行干燥研究,比较了黄蘑菇三种干燥处理后蛋白质、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了不同生长阶段黄蘑菇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小蘑菇营养品质明显优于已开伞的大蘑菇,热风干燥处理后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低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但蛋白质的降解使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常温晾晒和冻干蘑菇蛋白质含量没有差别,但氨基酸含量略高于冻干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本试验的研究,筛选出适宜西藏种植的冬油菜品种,向西藏地区引入抗寒性极强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打破西藏地区一年一熟种植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1西藏发展养蜂的重大意义西藏地域辽阔,蜜蜂产业的空间十分巨大。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和纬度、海拔的不同,具有几种不同气候环境的地带,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使蜜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能够获得商品蜜的蜜粉源植物有近100种,为我区养蜂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发展养蜂业正好带动了绿色蜂产品的生产。目前西藏的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均达到出口标准,适合绿色产品市场需求,并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西藏农业增加了一个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69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从本实验室已有SSR引物中筛选出23对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用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对引物共扩增出80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5条带,条带大小在50-400bp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50、0.53、0.56、0.59、0.62和0.70,供试材料可被划分为2类、4类、6类、9类、14类和29类。根据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可以初步判定这些油菜的亲缘关系,但是需要进一步结合这些材料的形态和地理分布特点,才能知道材料的起源和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对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及配制的正反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进行测定,并对杂交F_1代形态学、花粉活力和自交亲和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作母本,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较高;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正反交F_1代组合均表现为自交亲和,植物学性状均偏向于母本,自交亲和性表现为甘蓝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20.37、6.30、1.59、0.51,花粉活力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相似文献   
7.
西藏穗螨是我区近年来在春青稞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区一江两河地区均有危害,虫株率超过2%。严重者这4%≮%,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西藏穗螨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穗螨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螨、蛹和成螨4个阶段,西藏穗螨不直接取食植物,而是雌螨背上带有两块储孢囊,雌螨膨腹时储孢囊破裂释放孢子,螨虫直接取食孢子,而孢子为害作物造成穗腐。该研究结果为以后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群体密度对冬油菜壮苗和越冬有很大影响。密度太大,往往影响个体发育,形成弱苗,导致冬油菜越冬率降低;密度过小,虽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但容易造成地力、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浪费,同时容易造成苗势,营养体过大,形成旺苗,易受病虫害危害,反而不利于越冬。因此,合理的群体密度是提高壮苗率,保障冬油菜安全过冬的必要条件。通过研究表明,在西藏拉萨地区,当冬油菜密度在4—6万株/亩的情况,能得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结合多年来各昆虫专家对青藏高原昆虫的研究,将青藏高原划分成青藏区与东洋区两大区。并以青藏高原分布的155种瓢虫为材料,进行了瓢虫在青藏高原的地理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瓢虫在青藏高原的东洋区和青藏区均有分布,青藏区的分布占优势。由种类分布及特有成分分析可知,横断山小区和墨脱察隅小区为瓢虫在青藏高原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袁玉婷   《西藏农业科技》2012,34(4):22-25
本文通过将四种油菜新品种在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试验点种植,研究对其不同增产效果的影响,找出最适宜区域,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其最大增产潜力.试验结果表明699、京华165在林芝点产量最高分别达205.4kg、190.9 kg;青油17号在拉萨点产量最高达136.5kg;藏油11号在日喀则拉孜点产量最高达122.3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