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中蜂对不同蜂花粉的取食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0个蜂花粉,在云南及重庆两地的缺粉季节饲喂中蜂蜂群,探索中蜂对花粉取食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中蜂蜂群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种类的花粉有选择偏好性,对同种花粉选择差异性不显著,发现中蜂对所用的山东茶花粉的取食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菌代料资源的拓宽,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也在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由于毛木耳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易推广,在我们多年试验和栽培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了木屑袋栽毛木耳的高产配套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筛选复壮优良毛木耳品种 经我们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Au897、杂交40、黄背毛木耳较为适宜木屑袋式栽培,其中以Au897、杂交40表现最好。这三个品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活力强,污染率低(污染率Au897为5.6%,杂交40为6.6%,黄背木耳为16.5%),平均生物学效率:Au897为137.68%,杂交40为114.08%,黄背木耳为123%。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毛木耳系中温偏高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而子实体在22~30℃范围内生长均良好。根据我省的气温条件,春耳期  相似文献   
4.
为使西藏蜜源植物得到充分利用,摸清其现状。采用野外调查为主,蜂农走访为辅的方式进行蜜源植物调查,咨询相关专家、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蜜源植物鉴定。初步确定西藏地区蜜源植物有18科51属64种,均为双子叶植物,其中主要蜜源植物20种,隶属于9科18属,辅助蜜源植物41种,隶属于14科37属,有毒蜜源植物3种,隶属于3科3属,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初花期多在夏季,蜜源植物分布相对均匀,在高海拔地区均有分布。西藏地区蜜源植物丰富,蜜质多为优质蜜,适合大力发展西藏养蜂业。  相似文献   
5.
广东含笑的引种繁育与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是原产我国广东的木兰科植物.其树形美观,叶片色泽独特,花美丽芳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庭园绿化优良乡土树种.文章就其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态、引种、嫁接繁殖与栽培管理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在园林应用中的意义.繁殖试验表明,采用多年连续嫁接是对其引种驯化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须充分考虑软件的保存策略。鉴于软件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其权益管理及使用问题成为全新挑战,探讨软件合理使用策略以期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方法/过程]通过对软件长期保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界定,以合理使用为分析视角,根据不同的使用情景提出软件合理使用与长期保存必要的前提条件和适用环境。[结果/结论] 合理使用为软件长期保存过程中的使用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策略。从短期效益而言,人们应当尊重软件所有权人的知识产权,对于软件的复制、使用和解析应当按照合同条款的约定;从长期效益而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机制,应当建立完善的软件长期保存政策并融合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7.
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原产于我国云南。其树姿优美,叶大浓绿,花艳典雅,极具观赏价值。文章对亮叶木莲的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态、生长发育、繁殖栽培及园林应用进行了介绍,以为其在园林绿化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0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蜜蜂研究团队成员首次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发现无刺蜂新家族,为无刺蜂属Trigona鳞无刺蜂亚属Lepidotrigona。目前,团队在墨脱县开展无刺蜂人工驯养研究,已经初步完成无刺蜂人工分蜂、扩繁技术关键点,并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无刺蜂饲养逐步进入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以西藏青稞‘藏青2000’和小麦品种‘高原437’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西藏恶性杂草白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供试的青稞和小麦品种对恶性杂草白茅种群数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密度的青稞对白茅种群数量和干重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小麦种植密度增大, 白茅种群数量差异显著, 而干重差异不显著; 当小麦种植密度达到15 kg/667m2时, 抑制白茅的作用最佳。在青稞与小麦种植密度相同时, 对白茅种群数量和干重的抑制差异极显著, 小麦的抑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